散文写作中的“造境”与意义拓展

2009-07-22 10:12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造境散文文字

刘 祥

在众多的文学体裁中,散文是极富张力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方面因为其形式的自由灵活、少有规矩而呈现出创作技法上的无限丰富性:男一方面又因为其内容的无限宽泛、无所不及而表现出主旨意义的无比复杂性。正因为如此,有人认为散文特别好写,只要是来自生活的任何感悟,都可以用散文的形式随心所欲地表达出来:有人认为散文特别难写,面对如此浩瀚繁复的社会生活画卷,要用有限的文字表达出心灵深处的无限感触,总会感到无从落笔。

其实,散文的好写与难写,并无一个固定的标准。与其他文本的写作一样,散文写作除去需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外,更需要的,同样是生活的积累。只是散文对生活的依附性更强。因为散文的“散”。倘若没有了相对丰富的生活积淀为依托,也就必然失去了放飞思维的翅膀。

写作散文,首先需要“造境”。也就是要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表象中,筛选出最适宜于表达自己思想的生活素材。使其成为自身思想的最佳载体。这种“造境”,不但需要遴选出最有价值的生活物象,更需要将这些物象进行思维的深加工与再创造,使客观的事物因作者主观情感的灌注而呈现出个性鲜明的特色。

下面,笔者将从散文写作中“‘意的提炼与‘境的营造”等六个角度,谈一谈散文写作中的“造境”与意义拓展问题。

一、“意”的提炼与“境”的营造

任何一篇优秀的散文,都是“意”与“境”和谐统一的产物。散文中的“意”。指的是作者试图表达的某种意义。这种意义,客观存在于作者的思想中、是作者人生观价值观的自然体现。散文中的“境”,指的是文章借助一定的文字营造出的某种氛围。这种氛围,或是以景物描绘为主,或是以故事叙述为主。或是以事理阐释为主。

“意”与“境”的关系中,“意”是主观的、内在的。“境”是客观的、外在的。“境”为“意”的表达,提供物质保障:“意”为“境”的营造,提供灵魂与方向。

“意”与“境”通常情况下总是相互交融的。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收录的26篇散文。每一篇都可以看成“意”“境”交融的典范。比如刘亮程的《寒风吹彻》,其“意”在于表达特殊生存状态下的生命意义及人生感悟,其“境”就是贫寒落后的西北乡村生活图景。唯有这样的乡村。这样的生存环境,才会有这样的人生体验。倘若置换了这样的背景画面,那么,也就必然丧失了这样的意义思考。

再比如下面这段我们特别熟悉的文字:

我看见他载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道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先生的这段经典描述,之所以能数十年来打动一代代读者,其最大的成功。同样来自“意”“境”的交融。这里,“肥胖”的父亲这一特殊“象”,经过作者细致生动的描绘而转换成凝聚了丰富情感的“境”。在这个“境”里,“肥胖”所带来的行动的艰难,成为了最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的深情的一个情感聚合点。因为这一特殊的“境”的营造,讴歌父亲的“意”,也就得到了很好的表达。

现在,如果我们将这段文字改动为如下内容,再品味其中的情感,就会明了“境”的营造对于“意”的提炼的重要作用: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一阵风般跑到铁道边,然后轻捷地跃过两轨窄窄的铁轨,一个助跑。便跳到那边的月台上;他肥胖的身子丝毫不显累赘,显得充满了力量。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如此改动后,衣着还是那样的衣着、肥胖还是那样的肥胖,但因为增值失了“行动艰难”这一特殊的“境”,作品中撼动心灵的那份情感也就必然随之消失。此时,我们再读“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就会觉得这泪来得毫无道理。“境”的改变。直接影响了“意”的确立与提炼。

由此可见,一篇散文要想表达出某种有价值的“意”,离不开“境”的营造。这“境”的取舍,又必须以“意”的提炼为线索。“意…‘境”和谐,则写出来的一定是好文章:“意”“境”脱节,则一定是坏文章。

二、情的渲染与理的表述

散文是作者心灵的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可以观察作者的喜怒哀乐。感受作者的酸甜苦辣,品味作者个性化的思考。

同样,当我们从事散文写作时,要想让读者通过我们的文字来了解我们的内心,唯一的路径,就是把我们的情感、我们对生活对事物的看法倾注到我们的笔端。也就是说,我们在散文中表达出来的每一件事、每一份情,都应该也必须来自我们的生活本身。用巴金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我的任何散文里都有我自己”。

散文中渲染情感、铺陈事理的方法很多,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景(事)、情、理的有机交融。任何优秀的散文,都是这三者完美结合的典范。反之,如果三者各自独立存在于作品中,无法实现相互间的渗透融合,那么,文章注定失败。

下面,我们看几段文字:

其一

啊,家乡,我的家乡!你虽然贫穷,但你却以你那瘦弱的身躯哺育了我,使我学到了不少知识,我要为你立一座丰碑,你无私的奉献,使我们这些远居他乡的人永远怀念你。啊,家乡,我什么时候能回到你的怀抱。

其二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我倚在高高的船栏上,看着船渐渐地离岸了。船和岸之间的水面渐渐地宽了。我看着许多亲友挥着帽子,挥着手,说着“再见。再见!”我听着鞭炮噼噼啪啪地响着,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镜面了,镜面模糊了。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其三

那些痛苦的呼唤经常在我内心深处回响。饥饿中的孩子,被压迫被折磨者。给子女造成重担的孤苦无依的老人。以及全球性的孤独、贫穷和痛苦的存在,是对人类生活理想的无视和讽刺。我常常希望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减轻这不必要的痛苦,但我发现我完全失败了,因此我自己也感到很痛苦。

第一段文字,以直抒胸臆为主。作者试图通过标语口号式的文字,实现讴歌赞美家乡的目的。然而,这样的文字,并不能激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只让人感到矫揉造作、夸大其辞。

第二段文字,前三个短句也是直抒胸臆。后面则立足于景的描绘,在纯客观的景象描述中,蕴藏着远离祖国的巨大悲哀。读这样的文字,我们便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也就容易理解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情感与事理了。

第三段文字,在现象的列举与叙述中不但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也将作者因这些现象的存在而生发的情感融入到冷峻的介绍中。表面上看,找不到一个直接抒发情感的句子。细细品读,却又句句含情字字说理。读

这样的文字。我们不但可以感受到情感的熏陶,还可以引发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切思考。

这三个例子。将这样的一种信息传达给我们:散文写作中,无论是抒情还是说理,最好的方法,都是要将情与理隐藏到写景或叙事之中。这样的隐藏,给读者留下了体察品味的空间,给作品带来了含蓄蕴藉的美,因而也就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反之任何自作聪明的直接抒情、直接说明,都只能使文字走向虚空。

三、实处落笔与虚处延伸

优秀散文与平庸作品的主要差异,在于“神聚”基础上的“形散”。好文章总是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深挖“境”的意义,使有限的文字,呈现出最大的思维张力。而蹩脚的文字,通常只是就事论事,思维始终局限在文字的表面意义之内。

如何突破就事论事的思维障碍,使我们的作文“逸兴遄飞”、“思接干载,视通万里”呢?我们就必须学会“实处落笔,虚处延伸”。

且欣赏下面这段文字:

霜落。朔风乍起。庭中红叶、门前银杏不时飞舞着,白天看起来像掠过书窗的鸟影:晚间扑打着屋檐,虽是睛夜,却使人想起雨景。晨起一看,满庭皆落叶。举目仰望,枫树露出枯瘦的枝头,遍地如彩锦。树梢上还剩下被北风留下的两三片或三四片叶子,在朝阳里闪光。银杏树直到昨天还是一片金色的云,今晨却骨瘦形销了,那残叶好像晚春的黄蝶,这里那里点缀着。

这段文字,节选自日本作家德富芦花《晚秋初冬》第一节。文段中的划线句。属于眼中所见的实际景物,其余内容。都是由眼前实景而生发出的联想想象。如果我们只把划线的句子连接起来朗读,其段落基本意义大体也可以表达出来。但倘若如此,这段文字就少了无穷的意味,作者由自然景物变化而生出的独特情感,也因之而无从表现。

如何在“实处落笔”的基础上实现“虚处延伸”呢?方法并不复杂。一是联想想象,二是运用修辞。

比如上例中,由眼前的红叶、银杏叶的飞舞,联想到它们在白天和夜晚的不同情状。再用“鸟影”的比喻、“扑打”的比拟,使原本抽象的叶落景象变得具体可感。这就使落笔处实写的具体落叶景观,走向了虚写中的内容延伸和意义拓展。

这样的由实而虚,显然不能只满足于迈出的第一步。接下来,作者又由“扑打着屋檐”的比拟出发,进一步联想到画景。这一联想,叉使“扑打”这个动作涉及的对象由一片落叶而转为数不清的落叶。

经过这样的两步“虚处延伸”。实写中抽象的“飞舞”,就不再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一幅有声有色、有点有面、有意有境的立体画面。于是,诵读这段文字时,我们的眼前就会有各种姿态的叶子在半空中曼妙地飞舞着,我们就可以听到片片落叶叩击屋顶上的瓦片的扑扑声响。这样一来,原本只作为“物”而存在的落叶,也因为凝聚了作者的情感而成为了“境”。

除了语句的“实处落笔、虚处延伸”外,散文的整体内容安排也遵循这样的规则。比如余秋雨的系列文化散文,大体上都是由某一实际景观的游览落笔,然后开始放飞思绪追忆古今。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样的“虚处延伸”是有一定限度的。文章不但要能延伸出去,更要能聚拢回来。这种收拢的方法,同样并不复杂。依旧以《晚秋初冬》第一节为例,“雨景”的联想之后,只要把话题回归到飞舞的落叶上,自然就有了“晨起一看,满庭皆落叶”的景物实写。

当然,也可以在“虚处延伸”之后,采用男起一段、回归话题的方式收拢文字。关于如何收拢这一问题,下面将专门阐述。

四、文字的隐显与意义的张弛

当代作家贾平凹在他的《怎样写好散文》中,说过这样一段话:“记住:越是你知道多的地方,越要不写,或者写得很少;空白,这正是你要写的地方呢。”贾平凹认为,散文写作中如果处理好了“空白”,就既可以使散文“散”起来,显现出散文的神妙:又可以使散文含蓄起来,意在笔先。看似胡乱说,骨子里却有分数。

贾平凹的这段文字,为我们揭示了散文选材中的一个重要道理。这个道理,简而言之,就是“留白”,精当的留白,调控着文字的隐与显、意义的张与弛,使散文因之而具备参差披拂之美。

优秀的散文,都是留白的典范。史铁生《想念地坛》中,随处可见留白:

有一天大雾迷漫,世界缩小到只剩下园中的一棵老树,有一天春光浩荡,草地上的野花铺铺展展开得让人心惊。有一天漫天飞雪,园中堆银砌玉,有如一座晶莹的迷宫。有一天大雨滂沱。忽而云开,太阳轰轰烈烈、满天满地都是它的威光。

这段文字。倘若将所写景物一一展开描述,至少可以拓展成一篇十分优美的写景散文。然而,史铁生只将每种景物浓缩为一个简单的句子,使不同时间不同气候下的四幅图画组合成一组概括力极强的排比旬。这就使文字之外的无穷意义被隐藏到了有限的意象背后,给读者留下了十分丰富的联想想象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中。不同的读者,可以读出不同的意义,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情感。隐与显、张与弛,尽在读者心中。

散文中留自的方法,并不难掌握。首先,杜绝啰嗦。其次,相信读者能看懂自己的文章,千万不要把方方面面都交代个遍。第三。是追求诗意,注意在作品中通过精当的选材、精彩的细节实现“造境”目标。

需要强调的是,散文写作中的留白,只适宜于略去读者熟知的那些内容。对于读者不了解或一知半解的内容,则需要详写。如果把这些内容也省略了,读者就无法很好感受文章的情感与意义。比如《想念地坛》中关于“写作的零度”的相关阐述,史铁生就写得十分细腻。如果这一部分不详细交代,读者就无法理解。

五、素材的取舍与线索的收放

散文的写作素材来自生活本身,但并非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纳入散文的写作范畴。理论上说。散文是心灵的产物。什么内容可以写,什么内容应该写,应该完全取决于作者的写作目的,然而,实际写作中,散文的选材总要受到读者群体价值取向的影响。中学生的散文,更是不但要受到时代与社会对中学生道德品质要求的制约,而且要受到来自自己的老师以及考试时评判自己的文章的老师的共性价值取向的制约。在这多重制约下,中学生散文写作势必要在选材上注意避开一些“雷区”,要尽量让自己的文章呈现出健康向上的情感意志价值观来。

哪些素材应该在写作中毫不吝惜地舍弃呢?首先是那种宣泄伽恨表示不满类的:其次是极端个人主义。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类的;第三是心理灰暗,格调低下类的。

另外,个人情感纠葛类的材料,也是需要尽量避开的“雷区”。男女生之间朦胧的情感固然很美好,但它的美,就美在朦胧。一旦把这艨胧的东西放到文章中展现,那么,也就打破了它的价值。

当然,有所弃则有所取,写作素材中,也有一些内容,是特别容易博得读者喜爱的。最能给读者以好感的素材,莫过于感恩之心。当我们怀揣一颗感恩之心写作时,我们笔下的人、事、物就都会附加上我们的情感。而

这源自心灵深处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

确立了理想的写作素材后,自然需要在谋篇布局上下功夫了。这一环节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线索的收与放。可以充当散文线索的内容很多,常规情况下。至少有以下六种:①感情线索,②事物线索,③人物线索,④思绪线索,⑤景物线索,⑥行动线索。无论我们用哪一种线索来贯穿材料,都必须既保证这条线始终操控在我们的手中,又能够通过适当的“放”来获取尽可能丰富的文本意义。

线索的“放”可以通过引申、对比、引用、联想、想象等手法展开。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围绕着“不平静”这条情感线索和月色下的行踪这条叙事线。时而抒写心情,时而描绘景色;时而将思绪放飞到古代,时而将目光锁定在现实。如此纵横跌宕,文章的内涵自然就远非单纯的景色描绘可以比拟。

线索的“放”,生成的“形”的“散”;线索的“收”,决定了“神”的“聚”。正是这线索的收与放,才诞生了散文作品的摇曳多姿。我们要想写出挥洒自如的优秀散文,又怎么能不在这方面下功夫呢?

六、细节的铺陈与框架的简约

优秀的散文作品,必然是一个“活”的整体。这个整体。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分解的。散文整体框架的“活”。一方面体现为内容的鲜活、意义的灵活,另一方面表现为有限的文字之外活跃着的无限意义。

受写作时间和写作字数的限制。中学生散文,尤其是考场中的散文,其“境”的营造、线索的“放”和意义的拓展。都只能在有限的800字空间内完成。这种螺蛳壳里的道场。要想做得像模像样儿。就必须在保证整体框架十分简约的基础上,用尽可能清晰的线索。将足以打动人心的细节串联起来。只有如此。文章才有可读性。

散文是需要细节的。散文的情,要通过细节来呈现;散文的理,要借助细节来阐释。散文的细节,不但是对生活的再现与思考,更是对生活的提纯与深加工。

2007年江苏省高考高分作文中。成功的细节铺陈案例很多。下面两段文字,就是其中的代表:

其一

爷爷已将半导体打开,“咿咿呀呀”就哼着淮剧,手里捧着一杯温热的浓茶。

妈妈一边在灶膛里塞木柴,一边用家乡话轻怨:“浸草(潮),扫(烧)呸嚓!”

我轻轻推开蒙着纱网的木门,新鲜的豆浆味就越过湿滑苔藓跌跌撞撞地涌了进来。

老屋顶上的天空就是这样展开卷轴。

其二

我做好饭,洗好表服。又把汤盛到饭盆里,拿了5个馍,一齐放到篮子里,我赶紧吃过饭。碗都没涮,便骑车下地了。

当我到地里时,父亲已割了七八垄了。他脸上很多汗珠,衣服湿透了。他说:“你来,吃过了吗?我割光这一垄,再吃……”

这两段文字中。前者通过三幅精选的画面,展现了一种悠闲自在的乡村生活图景。三个画面,全部属于细节描绘,但又决不拖泥带水,舍弃了所有的前因后果,只用最精彩的片段彰显鲜明的主题意义。后者则将“我”的一系列动作用最精炼的文字叙述出来,腾出空间用来描绘父亲的汗珠、衣服和朴实的话语。如此,也就将父亲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由此两例可以发现。散文中的细节铺陈,是十分注重材料取舍的。散文的细节描绘,大多舍弃了无关紧要的铺垫照应,只直接选取最能体现主旨意义的那一段来展开。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否则在无关紧要处大肆铺陈,就不但使重点无法突出,而且使全文不够简约。

猜你喜欢
造境散文文字
观物造境——李昂界画世界的生态隐喻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文字的前世今生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造境、起伏、强化——妙用技巧增强故事感染力
论沈从文小说的造境艺术
无才勤补拙 造境意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