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昱
设计就是人类把自己的意识加在自然界之上,并以此来创造人类文明的一种广泛的活动。从人类诞生那一刻起,我们所用的、所看的、所创造的,没有一样不体现人类设计的痕迹,没有一样不体现人类自身的认识和情感的特征。它直接反映出了一个国家的文化积淀和这个国家主要民族的心理共性。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其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必然会对中国的设计产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一、礼乐文化的渊源
春秋时期,学术思想十分活跃,使得社会思潮与文化也达到空前繁荣的地步, 是一个文化开放的时代。中国
文化的礼乐成分非常突出,它深层地规范着中国美学思想,影响着中国设计艺术的发展。那么,“礼乐”是什么呢?相传它是在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礼仪,是原始巫术礼仪基础上的晚期氏族统治体系的规范化和系统化。作为早期宗法制的殷周体制,仍然包裹在氏族血缘的层层衣装之中,它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直接从原始文化延续而来。一方面,它有上下等级、尊卑长幼等明确而严格的秩序规定,原始氏族的全民性礼仪已变而为少数贵族所垄断;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基础延续着氏族共同体的基本社会结构,从而这套“礼仪”一定程度上仍然保存了原始的民主性和人民性。
二、礼乐文化在设计中的体现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祭祀中,如方位、位置尊卑、服饰、酒食、器皿、乐师、庆典词章等,都能在其设计安排中既体现出礼法,又有特定的文化习惯,这种礼乐文化符合中国人的特定习惯思维、审美趣味,是中国设计的早期形态。“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都说明人的行为是以礼乐为准绳的,我们东方人的审美思想、设计艺术都无时无处不受这“礼乐”文化的支配。无论是家具、建筑、服饰、审美大众文化行为,还是园林建筑等诸方面,都受到礼乐文化的影响。例如很多明式家具存在着浓厚的封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为封建统治阶级所占有使用,椅子坐面和扶手都比较高宽,这是和封建统治阶级要求“正襟危坐相一致”。如果我们考察中国建筑的材料结构,会发现其基本上也是木质材料,形成一种独特的木质结构体系。它满足了中国人的含蓄、质朴的风格,几千年的建筑特征总是如此。所以,中国建筑体现出高超的艺术成就,显示出与西方建筑语言截然不同的特点,自始至终保持着手工艺操作手段,是我们中国设计美学的理念,它古朴并具有生活味,体现了我们的血缘文化特点。
(一)在城市布局上的体现
作为一个典范,北京故宫的严格对称布置,层层门阙殿宇和庭院空间相联结组成庞大建筑群,把封建“君权”抬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种极端严肃的布置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典型。《考工记》中对周代的城市建设制度有明确的记载,城的大小因受封者的等级而异,城内道路的宽处、城墙的高度和建筑的颜色都有等级的区分。中国古代的城市,特别是都城和地方行政中心,往往是按照一定的布局进行规划和设计的,以保证帝王的使用和安全为目的,体现了国君的尊严。居民被限制在四周有方高墙封闭的“里”或“坊”里,“里”、“坊”置于街道围城的一个个的方格里,市场集中在少数特定的坊内,住宅和商店只能面朝“坊”内开门,坊的开关都是定时的。这一切都着力渲染皇权礼乐的审美意识,体现着尊卑等级秩序。这种影响在民用住宅中也存在着。
(二)在民居建筑上的体现
建筑物通常都是人主要活动的场所,这一点可以从空间的变化看出来。其设计原则是内向含蓄的,多层次的,力求多方面的均衡对称。由于建筑群是内向的,因此,想清楚了解中国建筑的完整形象就必须从组群院落整体去认识。四合院在家庭生活上充分体现出古代社会的长幼有序、上下有分、内外有别。在家族制度深厚的中国,四合院维系着亲情,并体现了不同家族成员的不同地位。北京四合院形制尽管基本一样,但在封建时代,其规模、样式以及装饰都有严格的等级差别。
清代四合院大体上可分为四个等级:亲王、公侯、品官和百姓。大小也因地位尊卑而分单院、前后重院和多重院。亲王府规模最大,样式和故宫大体相同,但面积和规模要小得多,分前后两个部分,前部分有3重殿堂。公侯宅第有前厅、中堂、后堂为7间,大门为3间,门上有金漆兽面锡环。一、二品官,厅和堂各有7间,大门为绿油兽面锡环;三、四、五品官,厅和堂为7间,大门为黑油锡环;六、七、八、九品官,厅和堂只能有3间,大门为1间黑色,用铁环。一般平民住宅只可建10到30所房屋,但每所正房不得超过3间。由此可见礼乐文化深刻的影响。
大门是建筑的出入口,也是人的脸面,无论在建筑样式、建筑等级、建筑装饰上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建筑的大门除了提供出入的物质功能外,它所具有的标志与象征作用也很重要。同时它所表现出的传统礼制的思想,所反映出的等级制度以及文化内涵,可以说是建筑文化中很重要的部分。即使是官居一品的大学士,他所居住的四合院的宅门,也只能是一间,与普通百姓没有区别。但是,在大门的样式上,却做了严格的等级限制。只有一定品级的官员才可以使用广亮大门与金柱大门,一般百姓是不可以采用的。四合院的大门因此由于等级可分为王府大门、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如意门、墙垣式大门等形式。王府大门是屋宇式大门中的最高等级:通常有五间三启门和三间一启门两等,这种大门建在宅院的中轴线上,宏伟气派。在民宅中,墙垣式门最普遍,它的样式尽管很多,但基本造型相同,主要由腿子、门楣、屋面、脊饰等部分组成,一般都比较简单朴素,所以采用者也不在少数。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彭德,中国美术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杨先艺,设计艺术历程[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郑昱(1984.11—)女,湖北武汉人,武汉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设计艺术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