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玲
为什么会有农民工家长把孩子送到教育总体质量相对低下的非法打工子弟学校呢?农民工家长是否存在教育信息缺失问题?通常,他们如何获得子女的教育信息?2008年,在参与教育部—世界银行“促进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课题时,笔者发现,农民工家长的教育信息获取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信息占有程度:不充分
公共信息,指由政府及学校正式向社会发布的各种信息,主要包括国家、地区有关农民随迁子女的教育政策。在
调查中,笔者发现农民工家长对此类信息的占有非常不充分。
以政策信息为例,早在2001年,我国政府就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中提出流动人口子女就学“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和以公办中小学为主”(简称“两为主”);之后在2003年,教育部等部门颁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个《意见》已经成为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准则。但是调查发现,农民工家长对这些政策及其用语非常陌生。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表示自己了解《意见》和“两为主”政策的农民工家长比例相当低,分别为16.2%和13.9%。而明确表示自己没听说过《意见》和“两为主”政策的家长高达30.7%和45.7%。
农民工家长公共信息占有不充分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流动性吗?我们能否乐观地认为随着农民工在流入地居住时间的延长,他们终将掌握更多的公共信息?答案是否定的。
二、信息主要来源:熟人社会
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民工家长在流入地已经生活了较长的时间。本次调查涉及的北京农民工家长在京时间平均为10.18年,其中甚至有19.6%的家长在京的时间已经15年以上(含15年)。一些研究也证实,现在的农民工已经不再属于季节性的“候鸟”,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打工不再仅仅是为了获得相对较高的经济报酬,而是存在着强烈的向城市移民的愿望,他们当中绝大多数都是潜在的定居者,而不是暂时的流动者,与其家乡仅保持着微弱的联系。正如有学者撰文所指出的,这些长期居住在城市的中国农民工实际上已经完全构成了中国城市的新移民群体,只是制度性限制使得他们至今还没有获得城市系统的正式认可罢了。
身为城市“边缘人”的农民工一直被排斥在城市之外,他们在城市生活中依然保持着传统的“乡土社会”,“离土不离乡”。一些研究利用社会网络理论分析了农民工群体,认为他们能够离开土地,依靠的是自己的血缘、地缘资本,而在进入城市生活多年之后,尽管社会关系的经营从“情感型”逐渐转向“工具理性型”,但是他们还相当依赖根据血缘、地缘而结合在一起的初级群体。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在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这种与现代性原则格格不入的传统社会网络,却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发挥着节约农村—城市劳动力迁移成本和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然而这样一种制度在保护农民工的同时,也造成了农民工在城市中的“与世隔绝”。调查中发现,农民工家庭获取学校信息最主要的渠道是熟人的介绍(家长问卷中这个比例高达61.2%),由老乡、亲戚、邻居或同事等交织而成的“熟人社会”自成一体,可以使他们在内部充分交流,但也止步于此。群体内部的高度一致性,也阻止他们收集多样化的信息。在这个意义上,农民工家长信息可谓是闭塞的。
可见,“熟人社会”带来了空间上的隔离,从而造成农民工群体的封闭及信息的闭塞。应该说,在当前的信息社会里,信息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但是农民工家长对公共信息的态度相当微妙。在访谈中,有家长表示他们并不信任所宣传的政策。
我自己去问过某某小学,他说的那一万块钱也不是借读费,好像是叫赞助费。看你自愿出多少。那我说给多少,两千行不行,他们说不行,一万块钱是底线。一万块钱是六年的,以后就不用交了。他们说这个费不交那个费不交,那都是假的。
——访谈摘录1
在封闭的“熟人社会”中,个体的经验会转化为整个群体的经验。对于这些农民工而言,他们在信息选择上更加信任所处的小社会而非公共机构。而且,在有限的信息空间内,对一所公立学校的认知很可能泛化为对所有公立学校的认知。可见,农民工对公共政策的信任极易受损。
问:你有没有听说过免学费的事?
答:我看电视上这个也免那个也免,不太可能,现实生活跟电视上说的是两码事。
——访谈摘录2
综上,笔者认为农民工家长公共信息占有上的不充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认定这个问题就是因为这些家长在流入地生活时间太短或其所受教育程度不高所造成的。农民工所属群体的文化特征及其与城市及公共机构的张力都在其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信息获取的主要方式:道听途说
那么在公共信息缺失的状况下,这些农民工家长如何取得自己所需的信息呢?
在访谈过程中,为了求证农民工家长到底如何了解自己所需要的学校信息进而选择学校,我们不停地追问家长获取学校信息的方式。结果,有一个词开始高频率的出现,那就是“听说”。
问:您有没有考虑过让她去公立学校上学?
答:考虑过。
问:为什么没去?
答:听说那也挺麻烦的,要这证那证的。那证咱都办不齐,五证咱就没有。
——访谈摘录3
问:有想过让他去公立学校上学吗?
答:想过啊,但公立学校太贵啊。收费一样,肯定上公立学校。
问:去过哪几所学校?
答:都是听别人说的。
——访谈摘录4
我们都是做买卖的在一起吧,我们也没时间出去,就有这么大的孩子的,主要的事情呢,就得问,问有孩子上学的,问在哪哪上,就这么问。
——访谈摘录5
家长里短、道听途说,这种被认为是无生产性、非理性的交流方式,其实正是农村社会中传播信息最快捷、经济的方式,而生活在城市熟人社会中的农民工显然也保留了这个特点。在调查中发现,通过熟人介绍了解到子女目前所在学校的家长高达61.2%,远高于学校宣传或媒体报道等其他途径。
这种口耳相传的信息获取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信息弱化及歪曲的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工能否得到尽可能准确及全面的信息有赖于他/她的社会网络。科尔曼在分析社会资本形式的时候,就指出信息为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并把个人获得信息的可能性列为其社会资本的重要内容。我们确实可以发现,选择非法私立学校的农民工家长即使在小群体中也更处于弱势的地位。
但与此同时,这种信息获取方式也极大地满足了农民工家长的需求。在空间、时间的巨大限制下,这种方式不仅快捷、经济、灵活,甚至能弥补公共信息上的不足,帮助农民工了解到自己最迫切的问题所需的信息。比如,他们可以在工作场合(比如市场)自由地收集信息;又比如信息可以非常细微且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如孩子的中午饭能不能解决以及如何解决等。
综上所述,在面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时,不能简单地把问题归结为农民工家长对政策的不了解或“无知”。以择校为例,调查发现,在所有被调查的家长中,有56%的家长在送孩子入学时根本没有经过比较,而44%的家长则考虑了不止一所学校。笔者以为农民工有自己独特的信息渠道,这种渠道可能存在种种的局限,但也更加贴近农民工的生活状况。农民工可以从中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那么,哪些信息是农民工家长在择校过程中会考虑到的?换言之,哪些因素制约了农民工家长的择校观?这是教育部门在决策过程中必须给予考虑的。
(本文所有访谈摘录均出自笔者家访农民工家长的记录。)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张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