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经和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据统计全国约有5000 万~15000 万人患有此病, 发病率约为3.8%~17.6%)。是由于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而引起发病。在发病的人群中多以中老年人及伏案工作的人员为多见。本文通过社会调查,以了解其发病原因,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调查对象
调查我校教职员工、大学生、中学生共15 000人,年龄14~70岁,工龄3~40年。其中工龄3~5年的11 230人,6~15年的1200人,≥16年以上的2570人;大中学生11 350人,教师2530人,机关工作人员是700人,其他职业420人。对以上人员进行了问卷式调查,并对部分人员进行了检查。
2 结果
颈椎病发病率为18.65%,不同工龄、职业的人员颈椎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2。
3 颈椎病的发病因素
颈椎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相当复杂,其发病因素多种多样。但下列因素在颈椎病的产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3.1 性别 与颈椎病无明显关系,但与职业、劳动强度等综合考虑时可能有意义。
3.2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部的劳损也日益增加,颈椎会产生各种退行性变,而椎间盘的退行性变是颈椎病发生发展中最基本和最关键的基础。另外,小关节和各种韧带的退变也有重要的作用。一般地说,颈椎病几乎可发生于所有人群,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
3.3 职业 1958年,Jackson通过对8000例颈椎病人临床观察指出,颈椎病好发于低头伏案工作的人群[1]。从表2中可以看出,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的人员与颈椎病的关系非常密切,发病率较高。
3.4 外伤 不适当的体育锻炼、头颈部外伤、慢性劳损易诱发颈椎病。另外,颈椎病患者中,病因为外伤者从10.29%~32.6%不等,日本人报道交感型颈椎病70%有外伤史[2]。
3.5 生活方式 睡眠姿势、工作姿势、看电视姿势不当以及床垫过软,使颈椎长期处于过伸的疲劳状态,颈椎两侧肌肉不对称,形成颈椎病。
3.6 解剖变异 颈椎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椎体融合、第1颈椎发育不全或伴颅底凹陷症棘突畸形、椎弓根和椎板骨突、颈肋、第7颈椎横突肥大、颈椎隐裂等。Walliam[3]曾报道49例颈椎病患者中有6例(占12.24%)有解剖变异,赵定麟报道了140例无症状者的X线片结果,解剖变异7例,为5%,明显低于颈椎病组的12.24%,说明解剖变异与颈椎病的发病有关[4]。
3.7 代谢 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人体代谢失常者,特别是钙、磷代谢和激素代谢失调者,往往容易产生颈椎病。
3.8 咽喉部炎症 当咽喉部或颈部有急性或慢性炎症时,因周围组织的炎性水肿很容易诱发颈椎病症状的出现。
3.9 精神因素 从临床实践中发现,情绪不好往往使颈椎病加重,而颈椎病加重或发作时,病人的情绪往往更不好,很容易激动,形成恶性循环,颈椎病的症状也更为严重。
3.10 外界因素 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受到寒冷、潮湿因素的影响,可引起局部肌肉张力增加、肌肉痉挛,增加对椎间盘的压力,引起纤维环损害。
4 讨论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化、突出、颈椎骨质增生、韧带肥厚、变性、钙化等退行性改变刺激或压迫其周围的神经、血管、脊髓、肌肉等引起的。颈椎病常见于中老年人,近年来年轻化趋势明显。经调查,在颈椎病患者中,年龄在40~59岁之间的占40.7%,30~39岁者占22.8%,而30岁以下者已达25.3%。
一般地说,颈椎病几乎可发生于所有人群,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因为在这个年龄段肌肉、韧带弹力减退,颈部也出现了软组织劳损与骨关节的骨质增生,使颈椎神经根及椎动脉、脊髓受到刺激及压迫,从而出现了颈部酸胀、僵硬、麻木、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头部不能向某个方向侧转,当颈部后仰时还可出现麻木感并可向手臂、手指放射,并伴有头晕、头沉等症状,更有甚者可造成一时的视力模糊。
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的办公室一族,尤其是会计、打字员、刺绣工人为高患人群,而丹麦学者通过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司机患病率最高[2],并呈逐年增长趋势,个体累计低头工作时间与颈椎病患病概率间存在高度相关[5]。还有一些工种如口腔医生、电工等工作时也长期保持一种固定姿势,改变了这两个位置的正常状态,所以他们都是颈椎病的易发人群。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20岁左右的年轻患者有增多的趋势。因为这个年龄段都是中学生和大学生,他们在上课时保持习惯性的不正确的坐姿,加之对上网的迷恋,久而久之使颈部肌肉的肌力减弱、韧带松弛、退化、椎间盘退变,造成了颈椎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中老年人虽是颈椎病的高发人群,但上升趋势不是太大,近年来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率上升明显,有人统计青少年颈椎病患者所占比例由1996年的8.7%上升到去年底的12%。这与其心理、行为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对这一新的发病人群, 新的发病特点,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加强对青少年的健康教育,改正不良习惯,才能保证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Jackson R. Charlesc Thomas,1958:4-26.
[2]吴毅文.颈椎病病因、分型、诊断与治疗[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8,18(2):157.
[3]Walliam L. J Neurosurg,1962,19(3):986.
[4]吴毅文,余家阔,占磊.颈椎病流行病学研究概况[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0,25(1):37-38.
[5]孙波, 叶家琪,张日辉.长期伏案工作人员颈椎病的运动疗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27(2):72.
(收稿日期:2009-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