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庆军
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现代的数学理论,而且是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教学的价值不仅局限于帮助学生获得和记住书中的知识,而且要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呢?这里笔者结合数学教学实践,谈一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些做法。
1.在预习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良好的课前预习能让学生发现许多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做到听课有目标,课前准备有条理。
1.1读出目标。反复阅读要学习的内容,联系已学习过的知识,逐句推敲其含义,对概念、法则、定理、符号进行正确运用。边阅读边思考,边分析边提高,边解决问题边发现疑问,然后用数学语言写出反映知识结构的阅读提纲,确定听课时要学习的主要目标。
1.2要读出条理。写好阅读提纲,可以有条理地准备好听课所用的资料和用具,并将主要用途补入提纲中。这样学生有准备地进入课堂,有目标地听讲,并使用资料和用具,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课后再完善修改预习提纲,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思索。
2.在课堂教学是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
最有效的教学途径是课堂教学。教师既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以激发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要适时、恰当地引导,使学生思维不断得到发展,这是教学艺术所在。
2.1创设合适的问题情景,叩开学生的思维之门。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要想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有学习的积极性,其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创设合适的问题情景。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吸引学生的兴趣,那么怎样才是合适的问题情景呢?(1)要和学生已经有的知识经验有联系,使学生有条件、有可能去思维和探索,这样的问题才具有亲切感。(1)要有新的要求,使学生不能简单地利用已经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从而使学生面临一种似乎熟悉,但又不可能很快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的情境之中。这时,学生有一种“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言”的心理状态,有一种不可遏止的、跃跃欲试的求知欲,促使自己积极去思考。
2.2要启发引导,促使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活跃起来。首先要给予学生以适当的思考时间。思考问题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这可以说是人人皆知的常识,但就本人所见时下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希望学生能立即回答。一旦遇到“冷场”,教师就会显得不耐烦,不是重复其问题,就是急着提出另外一些问题来弥补这个“冷场”。殊不知这是干扰学生的思考!那么,怎样知道学生是否在积极思考?一个明显的标志是学生的眼光。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学生的目光明亮有神,表示专心致志,而且心领神会,思有所得;学生的目光呆板凝滞,表示遇到疑难或阻梗,心有所思;学生的目光游移不定,多数表示他们思想开小差,心不专一。另外还有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多少时间?我认为这不仅需要看问题的范围和程度,还要看所教学生的水平,总之“目中有人”这个尺寸还是可以把握的。其次要与学生的思维同步。常听学生这样说:“课堂上听懂了,就是自己做不出来。”也常听老师这么说:“我横启发,竖启发,就是启而不发。”师生的两种说法都反映了教师的启发引导是否与学生的思维同步,和我们平常使用收音机或电视机一样,首先要求发射机和接收机必须都开动,其次两者必须在同一波长或同一频道上,这样就能发送和接收好信息,获取满意的效果。
3.注重习题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们必须注意到很多习题隐含着进一步扩展其数学功能、发展功能和教育功能的作用,从而解决这种问题到转身独立地提出类似的问题并解答这些问题,这个过程显然扩大了解题的“武器库”。由此,学生类比和根据能力得以形成,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也得到发展。首先,利用一题多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选讲的习题不在量多,而在于质精。对于典型习题,要注意从知识的纵横联系上剖析和寻求途径证法,从而促使学生的思维向多层次、多方位发散。其次,利用一题多疑,发展学生求异思维。求异思维能打破习惯程序而赋予开拓创新意识。在处理课本习题时,应引导、鼓励学生质疑,只有大胆地质疑,才能更有效地发展求异思维,并使这种思维更趋深刻。最后,利用一题多变,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创造性思维表现为在新的问题面前具有应变的能力。它主要体现在善于联想,能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对所面临的问题能初步地进行去粗取精、去伪求真地剖析,它具有跳跃性和发散性,而训练、培养这方面的能力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对课本某些例题、习题作深入的探讨则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4.完善数学评价标准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不可缺少的因素
传统数学评价偏向以课本知识为唯一的标准,往往要求分细,偏重速度和熟练,忽视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评价。因此,学生评价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习惯思维程序而赋予开拓创新的意识。
总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就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和不同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去感受、去体验数学知识所包含的深刻思维和丰富的智慧,使他们在生动活泼、饶有兴趣的学习中发展思维,提高能力。我认为这才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
收稿日期:2009-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