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主体”在权力中体现

2009-07-22 03:35翟跃通刘冬艳
现代教育科研论坛 2009年4期
关键词:邓小平爷爷主体

翟跃通 刘冬艳

“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宗旨,而课堂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阵地。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就必须多给学生一些权利。下面是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点做法,供大家共同探讨。

1.课前给学生一些“采购权”

传统的课堂教学把学生定位在一个起跑点上,造成有人“饿死”,有人“撑死”的严重的贫富失调现象。

为了协调这一矛盾,教师在讲授每一课新内容前,要提醒学生们和本课有联系的背景知识和相关文章,从而能顺利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学生手中数量不少的课外书,学校的图书馆,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父母长辈胸中的“墨水”都可以成为他们的原料采购基地。

发达的信息技术,网络资源的多样化、丰富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随意调用。学生每一次探索都能获得认知和创造的乐趣。教师教给一种方法,学生说不定能探究出两种甚至十几种方法。

如我在教学《在大海中永生》这篇课文时,由于学生年龄大小,对邓小平的生平和丰功伟绩了解太少了,于是我提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邓小平爷爷的资料,学生们纷纷忙开了。在课堂上学生们精彩的发言,让我刮目相看。有的学生通过问姐知道了有关邓小平爷爷的歌《春天的故事》,并还唱了一两句,“有一位老人,在祖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有的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邓小平爷爷曾指挥了平津战役,他和“军神”刘伯承领导的刘邓大军,让敌人闻风丧胆;有的学生通过上网浏览知道邓小平爷爷提出了“改革开放、一国两制”,有的学生通过问爷爷知道了近几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的学生别出心裁的收集了邓小平爷爷的名言: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还有的学生收集到了……自由地采购,积极地参与,让学生对邓小平爷爷有了全面的了解。

2.上课时,给学生一些发言权

教是为学服务的,新知识的形成固然需要教师的指导,但作为教师的我们若能多花些时间在课堂上,通过创设情景,将师生的情感融于认知活动中,使学生在一个愉悦、宽松的环境中学习,以引起他们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产生的效果与“竹筒倒豆子”恐怕区别不是一点点吧。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手段。

2.1想象。想象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也是一个人对于某事高度投入的表现。它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理解力、感悟力。充分利用文中的省略号可以补白的地方,让学生畅所欲言,这不仅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激情。

2.2交流。一位名人说过:“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交换以后还是一个苹果。假如我有一种思想,你有一种思想,交换以后我们每人都有两种思想。”运用交流方式,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自由阐述个人的所得知识,将单一思维转向多向思维,学生中交流中增长了知识,扩展了思维空间,发展了思维能力。

3.出错时,给学生一些辩论权

课堂不是平静的水面,学生出错在所难免,不要把错误视为洪水猛兽,也不要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而要把它看作一种正常现象,更要教学资源,把知识引向深一步的契机。出现错误时应允许有争辩,不要怕争辩耽误你宝贵的时间,更别担心它会影响到你公开课的完美。争辩、交流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学会倾听、接纳和评析,让对课文的理解更深步。如果一开始就不容置疑摆出观点剥夺学生的发言权,他们以后会为了不出错而用自己的嘴巴说别人的话,相信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小脑瓜中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有利于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作为教师,要随时准备好课堂上学生创新火花的闪烁。这需要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和亲切自然的体态语言等等。教师的学识、修养和教师创设愉悦课堂的能力,都是受到学生欢迎的因素。

4.作业时,给学生一些选择权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认识事物,感性认识占主要地位,对事物的好恶,常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对于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事,常能自觉地去做,甚至能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但要考虑到教学的需要和学生接受知识、巩固知识的需要,而且更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要,精心设计出既符合教学要求,学生又感兴趣的作业。

4.1尽量呵护学生,让学生少做作业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不但在课堂教学时这样做,在布置作业时,也要充分相信学生,克服那种“唯恐学生学不会、记不牢而让学生多写多练”的思想。对于那些非主要的作业,能让学生少做的决不让学生多做;能不做的,决不让学生去做;能用思考形式去做的,决不让学生用体力的形式去做。

4.2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选择如何去做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不但在课堂教学时这样做,在布置作业时,还要在作业的形式上多样化,让不同的学生可以做不同的作业。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用绘画的方式去做,可以用写作的方式去做,还可以用摘抄的方式去做,甚至可以选择不做。这不仅有利于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而且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和学习自觉性的培养。

如我在教学《东方之珠》这篇课文时,。我为了学生能更好地体会课文的情感,在教完课文后我启发到:“学完了这篇课文,我们谁能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香港的热爱之情呢?这作为一项家庭作业,在明天的课堂上交流。”第二天,我们班的小作家王萌已经有了一篇近千言的读后感,一名善于歌唱的女同学写下了《东方之珠》的歌词:东方之珠,我的爱人……我们班的绘画大王李鹏因为平时成绩不好,上语文课时经常无精打采的,但今天他得意洋洋地举起了自己的大作,用铅笔勾勒的图画上,太阳公公正咧着嘴笑着,远处是几笔曲线代表着平静的大海,近处的沙滩上挤满了人,一个小姑娘腰缠着游泳圈,一手梳理着被海风吹乱的头发,一手拿着大海螺靠在耳朵上倾听……多富有诗情的画面啊!他已完全体会到了浅水湾的浪漫和休闲……就这样,学生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享受了阅读的乐趣。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想得到高效的语文课堂,看到专注的神情,听到精彩的回答,让语文课堂真正动起来、活起来,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就必须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空间,有更多的权力。

收稿日期:2009-03-24

猜你喜欢
邓小平爷爷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冬爷爷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红色读物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
邓小平总书记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