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韵

2009-07-21 05:19江上苇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09年12期
关键词:北齐皇帝标准

江上苇

话说大隋朝开皇初年,也就是6世纪80年代初的某一天,长安城里的一群官员下班后闲极无聊,于是一帮人琢磨琢磨。说老陆头家里房子大,陆太太待人又热情,更重要的是他家孩子也不淘气,一般不爱在叔叔伯伯们的宝马屁股上放炮仗或是画王八——要不咱们就去他家蹭顿饭?

就这么着,这帮家伙就跑到太子洗马陆素家里去了。去的都是些什么人呢?咱们一个个数来:仪同刘臻,这人先后做过南梁、西梁、北周、隋四朝的官儿;前武阳太守卢思道,这位也混过北齐、北周、隋三朝;著作郎魏澹,北齐、北周、隋的“三朝元老”;咨议辛德源,北齐、北周、隋的“三朝元老”;国子监萧该,南梁、北周、隋的“三朝元老”;常侍李若,这位仕宦履历不详,但至少混过北周、隋两朝是没有问题的:最传奇的要数外史颜之推,他前后竟换过南梁、北周、北齐、北周(中间曾叛逃北齐一回。北齐灭亡时。他又企图说服北齐皇帝和他一块儿叛逃南陈,但未能得逞,遂再次投降北周)。隋五个东家!所谓物以类聚,这主人翁陆素自然也不会是什么好人,他也是混过北齐、北周、隋三朝的……

原来是一帮子三姓家奴哇,这帮人聚一块儿那是相当的可疑啊!要在大明朝,锦衣卫的探事番子铁定就偷偷跟着去了,次日清早就会有一份爬在墙头上草就的偷窥心得递交到皇帝的案头。不过大隋朝的头头儿们还想不到这个,那年头讲究海纳百川,政治胸怀还不像九个世纪后的朱皇帝那般狭隘,有司愣是没想到要派个精明强干的情报人员去爬墙头偷窥一番。

然而还是有人记录了那天晚上发生的故事。

一切一如既往,先吃饭,再喝酒,酒劲上来了就骂娘。因这帮家伙不是搞文秘就是搞外交的,又大多有混过三四朝的经历,所以骂着骂着话题就扯到当时天下语言之纷乱:“古今声调既自有别,诸家取舍亦复不同。吴楚则时伤轻浅,燕赵则多涉重浊,秦陇则去声为入,梁益则平声似去……欲广文路,自可清浊皆通;若赏知音,即须轻重有异。”大家骂得相当开心,从江浙人骂到河北人,从陕西人骂到四川人。骂到最后,大家都吃了一惊,这天下竟然就没有一种标准汉语!

这还了得?目前天下一统是大趋势,今后万一北京人碰上广东佬,大家不是鸡同鸭讲,猫对狗说么?要解决纷乱的语言问题,首先就该制定一个权威的语言标准。

标准么,好办!咱们老萧不是南梁皇族么?他说的就是标准普通话啊。还有老颜,他走遍天下,见多识广,正好来给老萧做个补正。其他人也别闲着,一块儿来帮忙出出主意。

喂喂喂,老陆家大小子,叫陆法言是吧?过来笔录,把叔叔伯伯们的发言摘要记录一下,今晚咱们就把这个标准纲要搞出来……

于是,此夜无眠。

一眨眼。十来年就过去了。

到隋文帝仁寿元年的时候,那天晚上负责记录纲要的陆法言,又经过多年的苦心研究,终于按群贤们的思路整理出了一部书,一部大隋朝版的普通话标准——《切韵》。

就如那帮三姓家奴们预测的那样,随着天下的统一,皇帝们立刻就意识到了统一口语的重要性。为了未来在召开政事会议时不至于南腔北调鸡同鸭讲,大唐朝的皇帝开始在科举考试中加入韵文和律诗项目——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考较那些候补官僚们国标拼音过不过关。不但要考声韵母正误,还要考你平仄通否——出韵、出律就是个落榜。

而考官们出题的正音标准,正是那部现成的《切韵》。在此后的一千年科举考试中,《切韵》系统的韵书一直是科考的正音标准。

如果说大隋朝短短的寿数中还留下了些什么闪光的东西的话,那么一个是大运河,另一个就该是《切韵》。

在千年之下,《切韵》原书早已散佚。仅仅只留下陆法言的一篇序言,而这个序言里所讲述的,就是前面那个故事。

编辑姚晟

猜你喜欢
北齐皇帝标准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皇帝需要帮忙吗
女皇帝
永远幸福
酷爱学习的小皇帝
《陆孝昇墓志》考释
党员标准是什么?
《龙藏寺碑》艺术风格浅析
北齐文林馆考证及其对北齐文学的贡献
北齐长城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