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 勇
全命题作文,根据题目结构和性质分为词语性(含短语)命题、句子性命题两类。词语性命题又可按间语的性质分为名词性命题、动词性命题、形容词性命题、代词性命题等。所谓名词性命题,就是指作为题目的词语是名词性质的,如“春风”、“个性”、“泪与人生”(名词性并列短语)、“我心中的奥运”(名词性偏正短语)等。
名词性全命题作文,其写作内容应该控制在同或短语的内涵所在的范围之内,包括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甚至临时意义。所以,写好名词性全命题作文要把握三个要点:第一,确切理解作为题目的词滑的含义,包括它的多个义项;第二,在该词语义项范围内做发散性思维,看看可以从哪些义项中找出有新意的素材,也可以想一想,该词语有没有合适的临叫性意义,通过比较,选取一个义项作为作文的立意核心;第三,在选定的义项上再做发散性联想,比较、取舍用于作文的材料,然后下笔成文。
下面我们就以“时间”这道作文题为例,淡淡这类作文的写作方法及要点。
真题回放
世上有这样一件东西——它对人人都绝对平等,不论贫富,不分老幼,决不自私,它对一切人都公正无私,在它面前,皇帝和乞丐同样富有。对不同的人,它又奖罚分明,它给某些人带来硕果累累,予另一些人的,却只是空虚和感叹。对于工人、农民,它就是财富;对于医生、护士,它就是生命;对于军人,它就是胜利;对于自学者,它就是知识。这,就是时间。
请以“时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体裁自选,600字以上,书写工整。
命题解读
面对这样一个名词性作文题,可以分三步审题:
第一步,运用限制联想法或扩展联想法搜寻与之相关的材料。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所谓限制联想法,就是给名词加定语,使我们的联想相对集中,相对具体,便于展开;所谓扩展联想法,就是由这个名词扩展到与其相关的事物,以便打开思路。用限制联想,可从“谁的时间”开始联想,可以想到教师的时间、学生的时间、二人人的时间、军人的时间、科学家的时间等等;从“时间的什么”开始联想,想到时间的故事、时间的告减、时问的主人、时间的脾气、时间的性格等、用扩展联想,还可以从“时间与什么”开始,想到时间与成功、时间与事业、时间与人生等等。
第二,运用接近联想法或多向联想法,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写作心路。所谓接近联想,就是由相类似的此事物想到彼事物,由时问的“对人平等”性,想到几位同学对时问的不同态度和不同利用;由时间的“公正尤私”性,想到我曾经抱怨时间似乎对我特别吝啬,不然别人能做成事,我为什么没有做成;由时间的“奖罚分明”性,想到甲的成果累累,乙却两手空空。所谓多向联想,就是由一点生发,向多个方向展开联想,如,由时间开始想到时间的用途、时间的特性、时间的比喻等等。
第三步,运用深层追究联想法或逆向思维联想法,追求一点深度或者新意。所谓深层追究联想,就是从表面现象向本质性的方向再思考,如想到时间的永恒性、不可逆转性等;所谓逆向思维联想,就是在一个方向思考后,问一下:这样确实是正确的吗?调过头来想一想,可能会出现新的思路。如,我们要珍惜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最多的事情,往深层追究一下:这里面有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问题,或者有没有走向偏激,造成事与愿违的情况发生。我们要精打细算,加班加点是一般人们眼中珍惜时间的方法,可逆向思考一下,不制定科学的计划、不合理地使用时间,效果会好吗?把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压缩掉而增加一个小时的课业时间,效果就一定理想吗?
有如此三步联想,一般就不会感到没有材料可写了,同时也为我们能写出有新意的文章奠定了基础。
技法点拨
想清楚后,我们就可以构思文章了。下面的思路可供同学们参考:
1从时间的多方面属性展开思路。从物理学家的角度上看,从哲学家的角度看,从文学家的角度看,从普通农民的角度看,从教师的角度看,从学生的角度看等等,写成知识介绍性的说明文。
2从一个具体事件入手展开思路,讲一个与时间有关的故事,表达一个主题。比如,写你自己或者同学一天的生活,井井有条地做着该做的事情,生活得充实而有滋味,那满脸的自信,那欢快的步子,那不时抑制不住哼出的轻快小调,处处透露着一种愉快的气息,文章开头可以不经意地暗点时间,结尾也点出时间,事情也围绕时间这个主线索来写。
3从各种人对待时间的态度入手构思,写一篇散文。如,时间是人人都能感受得到,又是人人都难以说清的概念。军人说:时间就是生命,战场上一分钟,甚至一秒钟就意味着多少战士的生命是存还是亡;教师说:时间就是教学效率,浪费了一分钟时间,对一个人来说也许只是一分钟,但对整个班级来说就是50分钟甚至更多;商人说:时间就是金钱,早一分钟签订合同就可能打败一批对手,拥有更多收益,迟一分钟,将有可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4从对时间的理性思考入手构思,写一篇议论文。现实生活中有人逍遥度日,空掷时光,虚度光阴,东游西荡,还说这是潇洒。如,某大学园区,星期一到星期五公交车上总是满载着来来去去的年轻人,由这些现象引发议论,分析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提出“珍惜时光,努力学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