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人体内部生态环境

2009-07-18 07:30
百科知识 2009年13期
关键词:甲烷杆菌人体

乔 梁

人与自然一样,也有内部生态环境。人的内部生态环境(或内环境)在哪里?血液循环和淋巴系统是人的内部环境之一,但是人类最大的内部环境则属胃肠道。这个环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我们是健康还是亚健康,抑或是生病。要了解这个问题,就要先理解我们的内部环境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内部环境的生物多样性

在人的胃肠道中,大肠和小肠充斥着大量的细菌。过去,人们认为人体内大概有500多种细菌,但是,现在的研究结果认为,这个结论不正确。人的内部环境中充满了海量的细菌,大概有1000万亿个之多。然而,人体内所有的细胞加起来才约100万亿个(成年人),而细菌数量就达到了细胞的10倍,这有可能吗?

过去,计算人体内部环境中的细菌的方法是从肠道中提取细菌,然后在培养皿上培养,待菌落长出后,再计数统计。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数据便是,人体内大约有500种细菌。这个结论也一直沿用至今。但是,这种计算方法无法有效查清人体内环境中的所有细菌,会有大量的遗漏。因为,这样的计算可以查到在培养皿中生长的常见菌落,对于无法在体外环境中生长的细菌,则无法计数。因此,“人体内有500种细菌”的结论并不准确。

随着科技手段的发展,如果用基因测序技术就有可能检测到那些只能生活于人类的内部环境但在外部世界难以生存的细菌。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大卫·雷尔曼等人采用焦磷酸测序法获得了我们以前未曾知晓的人体内环境中更为准确的细菌数量和种类。用这种方法可以先提取大量待检测细菌的DNA片段,这些基因片段一般编码某些常见的分子,再根据基因片段上的变异情况,对细菌进行分类。由此就能检测到比传统方法所能检测到的更多细菌。

新的检测结果表明,人体肠道内的细菌种类远远超出我们的想像,至少有5600个细菌群落,而细菌则有1000万亿个。所以,从细菌多样性程度来说,胃肠道堪称人体内的热带雨林。

那么,人体内环境中的细菌从何而来呢?人一生下来其内环境中就有了细菌,而且这些细菌可能会影响其后来的生活。

人之初的细菌其实来源于母亲。研究人员对14名初生婴儿的肠道内微生物进行了一年的研究,他们收集婴儿出生当天排泄的粪便样本,然后在他们的第一年中定期收集粪便样本,同时也收集婴儿母亲的粪便、阴道分泌物样本。再从这些样本中分离出微生物,并提取微生物的DNA,用现在常用的基因芯片鉴定微生物的类型。事实上,婴儿获得的最初的微生物就是他们降生到这个世界上第一次所遇到的微生物。比如,婴儿的微生物最相似于出生第一天母亲粪便中的微生物,以及阴道和乳汁中的微生物。而且,在1岁时婴儿就建立了与成人相似的细菌群落,这些细菌群落足以伴随和影响人的一生。

内部生态的平衡

人需要细菌来帮助吸取来自食物的营养,也要依赖它们来抵御入侵的细菌,还要依赖它们来吸收药物,和促使免疫系统的健康成长。所以,可以把人类看成是由各种细菌组成的超级微生物。人从出生到成年以后,还会有各种细菌通过食物、呼吸道加入到人体的内环境中,以丰富和扩大内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

不过,按对人体有益还是有害的功能而言,在这个生物多样性的热带雨林中,细菌大体可分为正常菌或益菌与恶菌或害菌两大类。根据生存所需的条件,如是否需氧,则可分为厌氧菌和需氧菌。正常人内环境中的菌群主要为厌氧菌,少数为需氧菌,前者约为后者的100倍。

人体内环境中的正常菌群为类杆菌、乳杆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等,而恶菌则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副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白色念珠菌等等。在正常情况下,是正常菌抑制恶菌,使得种种恶菌只是路过人体内环境的过客,因而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而且,由于正常菌群占大多数,它们得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例如分解食物、调节免疫系统、分泌维生素K等营养物质、吞掉食物残渣等。

人们正常进食后,经肠胃消化与吸收,最后化为粪便排出体外,其中有食物渣滓,也有大量细菌,包括益菌和恶菌。可引起肠胃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等会依附在不洁净的食物上进入体内,但也会在食物消化吸收后排出体外。虽然这些恶菌会在肠道释放毒素,引起抵抗力不强的人产生腹泻等症状,但也会被完全排光,不会残留在肠道里。

但是,比较可怕的是,由于人体内环境中菌群失调,“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让大量的正常细菌减少或其功能受到抑制,这些正常菌就不能发挥功能,使得路过的恶菌开始发威,危害人体。例如,随意使用和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可以使肠道正常菌群被抑制而数量减少,同时耐药的过路菌过量繁殖,造成肠道菌群失调。这时会产生一些临床症状,称为肠道菌群失调症,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感染,其次为梭状芽胞杆菌、绿脓杆菌和变形杆菌所引起的感染。

当然,如果进入肠道的恶菌太多太强,例如伤寒杆菌、霍乱杆菌等,就会引起相应的疾病,这时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攻击恶茵,以治疗疾病。所以,只要是正常人,体内有足够多的正常菌是可以让致病菌没有立足之地的。但如果机体抵抗力减弱或滥用抗生素造成内环境中的益菌与恶菌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便会引起疾病。

人体内环境中细菌的生物多样性概念和作用还可以扩大到对食物的消化和利用上。人类每天摄取的能量约有10%来自细菌转化出来的脂肪酸。帮助人类消化的益菌如果保持正常状态,就会让人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体态均匀的外表。但是,如果能帮助消化和吸收的益菌数量过多却可能造成另一种失衡或病态,即超重或肥胖。例如,能更多地吸收食物中的能量的“肥胖细菌”就会让人变胖,从这个意义上看,也许它们是另一种恶菌。

消化吸收也需要好的内部环境

肥胖者肠道内游弋着一种与苗条者体内迥然不同的细菌。前者体内的微生物群实际上是在帮助肥胖者发胖。在人和小鼠身上的试验证明了这一点。尤其是在小鼠身上的试验发现,把肥胖小鼠肠道内的特殊细菌移植到其他正常小鼠肠道内,后者也变得比正常小鼠肥胖了。这种“肥胖细菌”从食物吸收了过多的能量,后者被身体吸收并沉积起来成为多余的脂肪,肥胖便形成了。因为,生物在获取能量上稍有不同,就可能对肥胖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

在人的内环境中也有同样的情况。研究人员收集并提取12名肥胖志愿者粪便中的细菌,并用基因遗传序列鉴定不同的细菌种类,最后与5名较瘦的志愿者粪便中的细菌进行比较。

这两组、志愿者的细菌大多数都可归为两类细菌,一大类是厚壁菌门,包括李斯特菌、

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另一大类是拟杆菌门。对比发现,肥胖者比瘦者多出约20%的厚壁菌,同时又比瘦者少了约90%的拟杆菌。

研究人员在一年的时间内对肥胖志愿者给予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结果他们体重最多减少了约25%。在这段时间,肥胖者体内的厚壁菌比例有了下降,而拟杆菌的比例则上升了。当然,这两类细菌的比例水平尚未达到瘦者体内两种细菌的比例。

这个结果提示,不同细菌帮助消化食物的结果影响着人体的肥胖。如果改变细菌类型就能够影响体重,比如减少厚壁菌的数量,增加拟杆菌的数量,可能会让人减肥。

随后研究人员又提取瘦鼠和肥鼠肠道中的细菌,把这些提取的细菌注入那些肠道内没有这些细菌的小鼠肠道内,因为这些小鼠是在消毒的笼子中长大的。2周之后,那些注射了“肥胖细菌”(从肥鼠体内提取的细菌)的小鼠比接受了“瘦细菌”(从瘦鼠体内提取的细菌)的小鼠的脂肪量大约增加了2倍。尽管脂肪量的增加只是以克为单位,但也足以说明小鼠的肥胖显著增加了。

经遗传工程改造而变肥的小鼠也有更多的肠道厚壁菌,而且它们的肠道中的细菌在整体上有更多的分解难消化的食物纤维成分的基因。这意味着肥胖小鼠能从它们所吃的食物吸收更多的能量。从它们吃入的食物的能量与排出粪便的能量相比较就知道它们吸收了更多的能量。

现在,我们还能肯定另一种细菌与人的肥胖有间接关系。这种细菌称为史氏甲烷短杆菌。它的任务是吃掉由其他微生物所排出的氢和废物,并且把这些废物转换成甲烷,从肛门排出体外,同时又帮助其他细菌更好地消化吸收营养。

对从无菌室培养出来的肠道内没有任何细菌的老鼠肠道注射一种人体肠道内常见的益菌——卵形类杆菌。然后把这些老鼠分成两组,其中一组除了有卵形类杆菌外,还注射甲烷短杆菌,另外一组则没有注射其他细菌。结果,注射了甲烷短杆菌的老鼠体内存活的卵形类杆菌数量是没有注射甲烷短杆菌老鼠的100倍,而且有甲烷短杆菌的老鼠长得比没有甲烷短杆菌的老鼠肥胖。当两种细菌都存在时,卵形类杆菌分解、代谢果聚糖的基因活性大大提升。

包含麦类、洋葱、芦笋在内的许多蔬菜都含有果聚糖,人类本身无法分解消化果聚糖。但卵形类杆菌会把果聚糖转化为脂肪酸,老鼠的肠道可吸收这些脂肪酸,将其转化为能量利用,或是转变为脂肪堆积。数周后,有甲烷短杆菌的老鼠血液中的醋酸盐(脂肪酸的一种)比没有甲烷短杆菌的老鼠多40%,而体内的脂肪也多15%。

这提示,甲烷短杆菌清除了肠道内的废物,因此有利其他细菌的生长。如果废物堆积,则其他细菌无法生长。85%的人肠道中有甲烷短杆菌。而且,肠道内甲烷短杆菌较多的人,其肠道中的其他种类益菌也可能比较多,可以分解较多的果聚糖而产生较多脂肪酸,因此会让人摄取较多的能量,这样的人就容易肥胖。相反,肠道内甲烷短杆菌比较少的人则不太容易肥胖。

所以,如果要让我们的内部生态环境平衡,也需要像自然环境一样,要有许许多多的细菌和微生物,以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同时,还要保证益菌抑制恶菌的生态平衡,更不能人为地滥用抗生素来破坏人体的“热带雨林”。(文章代码:1304)

责任编辑张田勘

猜你喜欢
甲烷杆菌人体
人体“修补匠”
排便顺畅,人体无毒一身轻
液氧甲烷发动机
论煤炭运输之甲烷爆炸
乳杆菌属分类学地位变迁后菌种名称英解汉译检索表(二)
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作用及其产品开发
侧孢短芽孢杆菌A60
Gas from human waste
奇妙的人体止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