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弃与建构:高考优秀作文启示录

2009-07-16 09:33张期梦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09年6期
关键词:海子中学生中学

张期梦

摘要我们通过对高考优秀作文的分析,发现中学作文教学并非完全是无效的,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目标单一、教学无序、方略失当等。中学作文教学应该回归生活本真,表达内心真诚;化繁复为简单,构建思维模型:建立科学体系,灵活有效指导。

关键词作文教学反驳问题策略

高考语文试题从来都是受到责难最多的,而对高考作文的讨论更是热闹非凡,但往往热情有余冷静不足,思考流于表面,缺乏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认真分析了任意抽样的八篇四川省2008年高考优秀作文(非延考区)之后,笔者认为到了对中学作文教学有所扬弃并探索新的策略的时候了。

一、正确认识中学作文教学

中学作文教学多年来备受批评和指责,认为中学作文教学是随意的、无效的,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表达能力越来越低;认为中学作文教学重形式轻内容、重语言轻思想、重结果轻过程,中学生越来越矫情、浮躁、肤浅;认为中学作文教学压迫主体意识,题型封闭,材料陈旧,手段单一,限制了中学生进行自由联想、想象、创新。这些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当前作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但程度夸大,缺乏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缺乏深入的调研,因而或失之片面,或走向极端。

1对中学作文教学无效论的反驳

人们认为中学作文教学随意无效主要是从学生整体上所呈现的作文考试结果、生活中的表达能力和写作实践活动水平来判断的。这里涉及到一个比较对象的问题,“无效”是一个相对概念,是比较而言的。我们不妨将现在中学生的作文水平与过去几十年间学生的作文水平进行比较。笔者将手中今年的八篇高考优秀作文与1998年全国部分高考优秀作文进行比较后发现,前者相对而言,视野比较狭小,语言相对平淡,材料比较陈旧,句式比较单一,结构相对趋同。而后者题目《坚韧——我追求的品格》《脆弱》与四川省今年语文高考作文话题“坚强”(非延考区)相似,这说明我们中学作文教学在很多方面较过去还是有很大进步的。或许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我们的批评者将自己读中学时全班的作文水平与现在同层次的中学生的作文水平进行比较后看看是否我们的作文教学真的是“随意无效”。

事实上,很多人认为当前中学作文教学随意无效是因为现在的中学生的作文水平没有达到他们期望的水平。社会发展迅速,对人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这无形中对中学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教育发展水平远远低于社会发展水平,包括作文教学在内的语文教育也相对滞后,要真正达到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正因为这样,进入新世纪后我们开始了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

2对中学作文教学形式论的反驳

中学作文教学“教什么”,历来是一个困扰语文教育界的问题。经过好几代人的摸索,中学作文教学将目光停留在了语言、方法和技巧上。但是现在它却遭到了人们的质疑,认为它导致了中学生作文矫情、浮躁和肤浅。然而,批评者们并没有告诉我们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我们困惑了,这样做不行却又不知道怎样做是对的,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中学生阅历有限,生活体验和人生经验比较少,我们不能在选材和立意上对他们提太高的要求,再加上每个学生的阅历不尽相同,作文教学在语言、方法、技巧上多下工夫无可厚非。古人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作文教学的“渔”是什么呢?那自然是语言应用、写作方法和表达技巧。其实这一点古人的体会或许比我们深刻,古代私塾教师强调诵读积累,强调入格训练,蒙学就开始背诵《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和进行“对对子”的训练。这本质上就是在进行语言、方法、技巧的基本训练,至于所谓的古人开始就重文化积淀其实严格上说更多是在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较为丰富的人生体验后才开始的。通过分析高考优秀作文后发现,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比较高,方法和技巧也已比较纯熟,如果在立意和选材上能有所提高,作文水平就会达到相当的高度。这表明我们在中学里所进行的作文教学已经完成了所传授的内容,随着学生生活体验和人生经验的丰富,写作水平自然会有质的提高。所以对中学作文教学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只能把能够教授给学生的东西教给学生。当然,在教授的过程中要注意方法策略应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3对中学作文教学限制论的反驳

这种观点由来已久,随着语文新课改的深入更是深入人心。新课改提倡开放式的教学,这是大势所趋,但是否开放教学就意味着完全否定以往的教学方式,就意味着所有的教学都采用开放式教学?上世纪九十年代教育界就开始为把较为封闭的教学向较为开放的教学而积极努力。作文教学领域也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教学实验,但这些具有先锋性质的教学实验后来都偃旗息鼓了。原因就是我们认识到写作“入乎其律”才能“出乎其律”,完全开放的作文教学容易导致“放羊式”的教学,学生个体作文水平差异加剧,不利于学生整体作文水平的提高和作文教学科学有效的指导。

中学作文教学从来不反对学生自主创作、自由表达,反而一直提倡学生个性化的有创意的、有真情实感的创作。人们批评中学作文教学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联想、想象和创新,但优秀作文的分析显示这些学生具有较高水平的联想、想象和创新能力。有人或许会说,这些学生是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难道中学作文教学一定要让学生整体上具有较高水平的联想、想象和创新能力吗?这种要求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章熊先生曾指出,写作测试“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写作的“共性”,“注重基本能力”。写作测试如此,中学作文教学也是如此,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写作共性,注重写作基本能力的培养。中学作文教学的这种特点就决定了中学作文教学是需要限制的。只是我们在具体教学中要有一定灵活性,对那些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开放式的教学,鼓励他们个性化的、有创意的表达和创作。

二、中学作文教学病因探讨

笔者曾有意识地在中国知网上输入“中学作文教学”进行搜索,发现大部分文章都是在对中学作文教学提出批评,这本是好事,说明语文教育界是自觉的,长于反思,但是如果稍加总结就会发现所提出的批评意见大多都集中在人文失落、浮华虚无、内容肤浅、素材贫乏、文体模糊、书写较差等方面,这些问题的确存在于中学生的作文中,但我们似乎又很难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原因何在?没有抓住病根!我们只有从具体的教学实践、课程编排和教学程序中去发现“病因”,才可能从操作层面去解决问题。下面尝试从这些角度探讨中学作文教学的“病因”所在。

1目标单一

中学作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我们似乎很难瞬间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说是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可以说是让学

在欣赏文章时就不会因写作对象的“虚化”而觉得虚假,感受到的依然是真诚和纯净。

2化繁复为简单,建构思维模型

一直以来,我们对写作主体进行写作的过程的研究都局限于“材料(聚材、选材)—主题(立意)—结构(谋篇布局)—表达(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语言(遣词造句)”的虚拟的写作过程框架,缺乏对写作主体进行写作时的思维原理的研究,而写作思维才是写作操作技术之谜的核心。有学者将写作思维原理与写作文化、写作智慧相结合提出了广义的写作美学框架,即“言之有物:拓展思维——深化与超越:言之有文:赋形思维——重复与对比;言之有理:路径思维——分析与综合:言之得体:策略思维——协调与对抗:言之有序:行文思维——渐进与平列”。这样,立意与行文、语言和思维就形成了有效对接,作文教学就不再繁复了,学生作文也就不再枯燥乏味了。

我们不妨用写作思维原理中的行文思维来解析一篇题目为《海子,你该学会坚强》的高考优秀作文。行文思维又称为赋形思维,包括两个方面:重复和对比。重复思维使文章绚烂厚重,对比使文章曲折深刻。小作者通过三个简洁的排比段落铺陈引出“学会坚强”的观点,运用了重复思维,这就避免了因直接出示观点而显得单薄。接着,作者借教材里海子的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意境用优美的语言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揭示海子的企盼和向往,给人以温馨和谐优美之感。然后笔锋一转,在海子的“死”上尽情书写,并且层层深入,从多个角度指出“只要海子坚强其实可以不死”,直到最后抒发感慨“海子,在天堂,你应该学会坚强”,同时巧妙点题。这个过程整体上是对比思维,重在强调海子的死的启示,深化观点,在对比的两个方面又使用了重复思维使文章丰富绚烂。海子的诗,海子的死,极其简单的两个对象在作者笔下通过思维的展开成为了一篇优美的文章。这里,我们只用写作思维模型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但我们也能够从中感受到写作思维模型对于写作教学的巨大意义。它能够将单薄肤浅的立意变得厚重深刻,将有限单调的写作素材变得丰富多彩。

3建立科学体系,灵活有效指导

关于中学作文教学体系的问题,《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在2006年第4期曾进行过专题讨论,刊发了马正平教授和李真微老师的文章。李老师主要从写作源头的角度出发尝试探索作文教学体系,马教授则从写作思维模型建构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果从教学实践方面来进行考察的话,后者所提出的教学体系相对而言更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探讨。笔者为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建构作文教学体系,写作基础(知识技能、内容素材)——写作行为(写作目标、写作思维、例文辨析、实践运用、成果展示)——写作指导(过程点拨‘评阅批改、改正清誉)——巩固延伸(二次作文、心灵充电、范文精读、训练强化)。当然,建立作文教学体系并非一日之功,还有待我们在理论和实践领域深入探讨。

在上面讨论作文教学体系时其实我们已经谈到作文指导的问题,严格意义上说作文指导是包含于教学体系之中的。我们强调指导要灵活有效就是指在指导过程中要定目标、分阶段、多角度、多方法、有针对性。这方面的讨论和建议已经很多,只要我们多学习多摸索多总结是可以做到灵活有效指导的。为了说明写作指导的重要性,笔者特意节选了一篇题目为《月光·坚强》的开头部分供大家思考。

葫芦池畔,清风徐来,吹皱一池春水;

风波亭边,月光皎洁,照彻人间冷暖。

断壁残垣。“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一手挽歌唱了千年,沈园的柳絮飘了千年。沈园的目光凝聚了千年。

陆游,将对表妹那浸入骨血的思念埋葬于内心最澄澈皎洁的月光,并最终坚强地站了起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人心本如是。

败,水滴石穿,百川归海,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辱,胯下韩信,赤壁子瞻,山登极顶我为峰的超然。

我们姑且不论书写是否有错别字,标点符号是否正确,句意是否通顺,分段是否合理,仅从行文的逻辑联系和主题内容的吻合与否来进行评价,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这篇作文的开头部分在这两方面出现了较大的问题。而这肯定与作者平常写作的随意性有关。试想,如果我们的老师平时对这位同学的指导严谨一点、认真一点,不被其语言和形式迷惑,那么这位同学凭借自己的语言修养和语文素养在高考中肯定会展现出更高层次的写作水平。

猜你喜欢
海子中学生中学
德令哈,没了“海子”你还剩下什么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在多解中学创新
九寨沟观海子(外四首)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解析海子之《死亡之诗(之采摘葵花)》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