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2009-07-16 03:05杨佩龙
新课程·上旬 2009年5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情感

杨佩龙

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语文教学就是科学的理性和艺术的灵动最好的二者合一。语文教育离不开情感的表达,而课堂因为有学生的参与,情感的元素就更为浓重。然而,现在的语文教学大多是学生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因而学生容易表现出厌学的情绪。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开拓学生的思维。

一、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活动的自由度,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和发现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把“要我学”的观念改变成“我要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主导、张扬个性与价值引导、赏识评价与是非分辨的关系,让合作成为学习方式的主流,把握好合作研讨与独立思考的关系。例如,我们可以在字、词、句、段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去体会课文。尤其是在文学篇目的教学上,我们可以在扫除了生字难句的障碍后,让学生把自己的经验和情感渗透到作品中,把作品的不确定性和空白结构按照自己的理解组织起来,从而领悟作品的意义。

二、教师应该改变旧的教学观念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评价一堂语文课是否成功,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学生的参与度与思想的发展度。例如,我们都知道文学作品不只表达一种意义,学生可能会对同一个作品做出各种各样的理解。过去那种由教师统一给出每篇作品中心思想的做法,恰恰是抑制了学生的这种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变得自己不会读作品,也不知道怎样去理解文学的意义。这样学生即使把教师教的一切背得滚瓜烂熟,也只能是高分低能。所以,我们教师要改变旧的观念,承认学生每一种无错误的理解都是对作品意义的一种创造和丰富,学生的理解越是有个性和独创性,就越应该加以鼓励。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社会阅历不同,因而对于作品意义的认识就不同。对于学生来说,其世界观尚在形成之中,也缺乏社会和人生的阅历和深厚的艺术素养。这样,要对作品意义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当然就有困难。我们教师就应该用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方法,帮助引导学生去理解作品。

三、语文课堂要改变旧的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并非文章的内涵越丰富越好,语言越精美越好。一篇课文就是一个生动的场景,一个生动的世界。要搞好语文教学,不仅要抓住课堂,更要注意课外,拓宽学生的生活面,丰富他们的人生体验,提高他们的审美眼界等。因此,语文教师们应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践经验,设计创新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用新的教学观念武装自己,使语文教育的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1.创设情境,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在语文课堂上,创设情境,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信息交流,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在课堂的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内在的求知需求,能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内,一开始就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诱发学生与课文相应的感情,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获得与课本情绪相似的感知,进入情景。充分做到教与学的和谐互动,也就取得了最好的效果。因此,语文课讲究创设情境,促其体验。

2.适当的“形式主义”

我们在给学生讲解文学作品的时候,也可以从文本角度适当讲讲形式方面的东西。比如,我们可以给学生讲讲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之间的区别,让学生明确认识到文学语言的特殊性。只要我们在不否定内容的前提下,加强对作品形式的分析和讲解,并不会犯形式主义的错误,相反倒是克服了以前只重内容不重形式的片面性,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全面更完整。

3.辅导学生应以点拨、引导为主

如果认为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就可以撒手不管,那是错误的。教师把学生视为主体,责任不是减轻而是加重了。现在他不能只把自己的知识或备课手册中的现成结论倾倒给学生就算完事,而是要辅导学生自己去理解把握作品。当学生不会这么做的时候,他应教给学生怎样做。也就是说,他给学生的不是死的知识,而是获得知识的本领。在回答问题时候,应当提醒学生尽量摆脱那些千篇一律的公式和套话,而要把自己摆进去,用自己的经验(亲历的或间接的)、情感、眼光和生活理想去得出自己的答案。

师生的学习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涉及到内容与方法的问题。从学识积累到生活积累,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精神积淀过程。教师要努力适应课堂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素养。对教师而言,这是保持教学魅力的保证。

作者单位:河南省内乡县赤眉镇北岳中学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情感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情感移植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