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霞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各方面知识的内在动力,也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起点。人的兴趣是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具有可塑性的,同时能随着人的意志和需要而不断转移。我们如果加以引导、培养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就会让我们的学生终身受益。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的教学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因为小学生年龄小,学习的主动性还不够,而他们特有的活泼、好奇心理又使他们对感兴趣的事物往往投入极大的注意力。所以,只有抓住并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
一、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各节课的目的、任务,端正学习态度。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直接动机以学习体育的直接兴趣为动力。这种学习动机一般容易随客观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因而较为短暂不稳定,没有长久性。心理学家们认为,学习动机是由学生受外部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新课标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淡化评价的区别、选拔功能而强化其激励、发展、创新功能,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适度的表扬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学生做得好的方面在第一时间给予首肯,会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以创新的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变化、新奇、刺激、对比是维持注意的必要因素,同样也是引起兴趣的主要方法,反之,呆板、单调的教学形式,只能使学生感到枯燥、厌烦。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根据教学的客观规律不断地改革,创新课的教学形式,力求有新意。这样的课必然会使学生情绪饱满、兴趣浓厚、越上越想上。
三、通过言语激励,来激发学生兴趣
美国一位著名教育家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除了鼓励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方法。”小学生容易产生满意愉快感,这种情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一些素质较差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表扬鼓励,使他们消除消极情绪,提高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平时注意观察,特别要注意学生很微小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使他们树立信心。在学生遇到挫折时,教师应当及时给予学生以鼓励,通过鼓励传达对学生的信任,这样就会给学生一种极大的上推力,使学生有力量克服面前的困难。
四、体验成功,发展兴趣
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激励、鼓舞人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发展,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但由于学生的先天禀赋的不同,其学习基础、性格、志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而,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还要注意因人而异,在活动中采取相同的起点,不同的重点,分层施教的方法,使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以提高,让层次不同的每一名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教学中,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掌握基本要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并肯定学生的成绩,要注意多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当学生在练习中“卡壳”时,如果教师不予帮助,就会逐步泯灭他们上好课的自信心,从而对学习产生畏惧感、厌烦感,失去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循循善诱、扶上一把,使他们取得点滴的成功,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他们就能获得成功后的满足,从而逐步增强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由获得知识技能并在情感体验上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内部动力。浓厚的兴趣与积极的情感以及坚强的意志,是个体心理素质水平提高的具体表现。在《课程标准》的实施中,只要教师把真诚的爱献给学生,把精力和热情倾注在课堂教学上,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就一定能使学生逐步形成稳定持久的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五百户镇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