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纯学 高若宇
【摘要】全球信息化对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必须变革专业实验室建设管理机制,建设网络化的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室,优化和合理配置实验教学资源。该文主要论述网络化跨学科、跨专业的教育技术综合实验中心的共建共享,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办学成本,并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这类实验室的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教育技术;实验室建设;综合实验中心;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5—0119—04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界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为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就必须改革以课程、专业为对象的传统实验室格局,建立跨学科、跨专业的网络化综合实验中心,完善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达到提高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目的。我校于2006年6月初步建成了面向全校文科院系的网络化教育技术综合实验中心,投入运行到现在已有五个多学期,现结合实验中心的建设与运行情况,将我们在建设和运行中的一些思考和研究介绍给大家,以求相互借鉴和共同提高。
一 建设网络化综合实验中心是新形势的要求
1 高等教育形势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要求高校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现代社会需要具有科学性、社会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征的综合性人才。社会希望高校培养既具有科学理论又熟练掌握一定的技术,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不论是理工科还是文科,高水平、高质量的实验室建设的都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实验教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尤其是教育技术学这样应用型非常强的专业,实验教学和实践环节更是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网络化的实验中心更有助于综合人才的培养和训练。
2 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高效配置的要求
高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各类学校相继将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引入教学、科研和管理,为广大的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现代教育技术软硬件环境。
教育技术学是现代教育科学体系中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教育认识的逐渐深入而发展起来的,是现代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学科”,是一门思想观念新,技术含量高,实验量较大的应用性专业,许多课程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和实践训练。
高校开展资源共享,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教学科研设备资源,充分发挥现有设备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的主要作用和资源优势,提高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目前办学的一个方向,我们必须整合传统的实验室格局,建立跨学科、跨专业的网络化综合实验中心,完善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达到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资源利用率的双重目的。
二 网络化综合实验中心的建设过程
1 建设综合实验中心的构思
为了加强兰州大学教育技术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同时又兼顾到学校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较好地解决长期以来文科院系实验教学环节薄弱这一问题,我们探索建设网络化跨学科、跨院系的教育技术综合实验中心,将有限的经费、设备、场地与人员进行优化组合,建立一个高效率、高质量、高要求的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实验中心将是对相关专业的同类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实验内容、实验设备、实验程序等内容的系统整合后,建立起来的一种灵活、系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实验中心以专业师资队伍、实验设施、科研方向和专业特色为基础,实现指令性教学与学生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实验管理运行环境。
根据长期以来的文科实验教学经验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分析,文科实验室建设对硬件的要求基本类似,其模式为“计算机+通用软件+行业专用软件+资源库+专用外设或接口”[1],利用网络化的高配计算机平台和不同学科、专业的相关软件,构建各种实验教学环境就成为可能,所以利用教育技术综合实验中心这一技术平台,可以同时兼顾相近专业和学科的许多实验教学任务,使相关院系都能充分享受到资源最优化配置的好处与效益。
实验中心的建设要在现代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提供不同类型的软、硬件教学和研究环境,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性、交互性和控制性的特点,既满足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实验要求,又能够兼顾其他学科和专业的实验教学,还能开设专门技术和系统的综合实验,同时要求具有进行开放实验的条件,可满足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实验的要求;要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力求各种资源最大共享,同时为全校的文科院系提供相应的科研服务,力争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避免重复性建设与资源浪费。
2 建设综合实验中心的可行性
早期教育技术学专业通常建有电声媒体、电视媒体、摄影和计算机类媒体等实验室,彼此分开,相对独立,各自承担相应课程的实验。这种建设模式的缺点是很难实现硬、软件资源的共享,其原因是:其一,传统硬件制式的不同带来制作的教学资源制式的不兼容或兼容性差;其二,承载信息的模拟载体与数字化的载体的不同,使得传统的设备制作的教学资源在计算机类媒体上完全没有办法处理;其三,不同实验室之间缺乏信息沟通的有效渠道。因此,要开设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有很大难度。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数字化的图像和视音频信号拾取设备,如数码相机、数字摄像机、扫描仪和数字录音机等,为计算机处理视音频教学 资源提供了可能性,而图像、视音频压缩编码国际标准的颁布和实行,使得直接数字化后数据量大得惊人的视音频数据大大压缩,这样一来,视音频的教学资源在计算机及其计算机网络中存储、处理和传输完全是可行的,加上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网络带宽和传输速度也极大改善,建构教育技术网络化综合实验平台是完全可行的。
综合实验中心的建设有助于实验室队伍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往院系实验技术队伍,人员分散,水平参差不齐,流失比较严重”[2],建设校级综合实验中心,有助于将相关人员进行优化组合,进行科学化、统一化的管理,建立起一套合理有效的管理、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并定期进行有计划的进修和培训,形成比较稳定的梯队,有助于实验队伍与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3 综合实验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要求实验具有技术新,媒体综合能力强,接口齐全,应用平台先进,实验连续性强等特点,因此,综合实验中心既要提供不同类型的现代教育技术软、硬件环境,又要提供各种媒体资源和系统集成的学习、教学实验平台,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性、交互性和控制性的特点,要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要求,力求信息资源最大共享,同时还要考虑相关学科和专业的要求,兼顾不同实验对象的特点,建立一个统一管理的网络化综合实验教学平台。
建成的综合实验中心,根据实验内容和功能将其分为以下四个子实验室:
(1) 图形图像编辑制作实验室
该子实验室面向新闻传媒、教育技术、影视编导、艺术设计方向的学生,用于培养相关专业学生的非线性编辑、影视后期制作、电视栏目包装、平面艺术设计,动画设计与制作的理论课教学与实验教学。采取了性价比比较高的matrox中端产品,安装相关的专业软件,组成41台图形图像工作站。学生可通过大量的编辑制作和创作设计的练习,打下坚实的专业技术基础,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的还是同类型的或相近的设备和软件,不至于产生陌生感,能够很快熟悉工作环境,进入角色。
该实验室主要用于《非线性编辑》、《电视栏目包装》、《艺术包装设计》、《平面设计》、《电脑动画制作》等10多门课程的教学活动。
(2) 摄影摄像实验室
该子实验室采用主流的数字化摄影摄像设备,主要培养学生在摄影摄像方面的专业技能,使其能熟悉相关的专业设备,熟练掌握摄影、摄像的基本技能、掌握构图、用光的技能与技巧。该实验室建有广泛应用于电视台的三维虚拟演播室,使得传媒传播方向的学生能真正适应电视台及电影电视媒体公司的主持及演播室节目制作的能力,掌握视音频素材的拍摄、录制,数码照相机的使用、各种数字图象信号的采集等技术。
该实验室主要用于《摄影与摄像基础》、《艺术摄影》、《司法摄影》、《电视片拍摄》、《节目主持》、《电视访谈》等电视节目制作课程与摄影摄像技能课程的教学活动。
(3) 多媒体综合实验室
相当一部分文科实验是建立在专业软件的基础之上,如moodle(课程管理平台),经济、管理软件系统,心理学实验平台,模拟证券系统,期货、物流管理系统,网络教育平台,计算机网络管理以及外语模拟环境听说练习等专业软件。该子实验室使用高性能品牌PC搭建的小局域网,配合各相关专业所用到的专业模拟软件或系统,模拟相应的证券、期货、物流的交易和运行情况,模拟网络教育、视频会议系统等应用环境,使学生在模拟环境中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模拟操作和演练,培养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子实验室主要用于《课件设计与制作》、《管理信息系统》、《证券学》、《期货经济》、《物流管理》、《金融管理软件》《网络教育应用》、《网络与电子商务》、《电子证据调查学》等各种专业软件与技能课程的教学活动。
(4) 数字音频实验室
面向音乐、广播、影视、教育技术方向的学生,培养学生在数字音频创作及处理技术方面的能力,利用20套火键midi键盘与yamaha音源、小型录音棚、专业音频编辑制作工作站,使修音乐方向和广播节目课程的学生掌握数字音乐创作、数字混编处理、电子配器以及广播节目录制播出等知识和相应的专业技术,同时具备一定的音乐处理和创作能力。
该子实验室主要用于《播音与主持》、《和声学》、《电脑音乐》、《配器法》、《电视配音》、《广播节目制作》、《数字音频合成与制作》等各种与数字音频录音及处理技术的教学活动。
4 网络化综合实验中心架构图:
为了实现网络化、集约化的管理,中心使用千兆以太网技术组建局域网,各个子实验室能通过网络相连并接入校园网,通过总管理服务器对各个子实验室的软件和设备进行管理和软件更新服务,也可进行日常的监控和维护,系统做到了单项实验和综合实验相互兼顾,同时实现了整个系统的数据集中管理,功能分布灵活,维护简易的要求,而且又具有良好的扩充能力,可以满足将来技术的发展和教学要求的提高,其中图形图像编辑制作实验室还添加了地面卫星接收设备和校园有线电视接收设备,便于相关课程的资源采集。网内设置了资源、媒体服务器,实现资源交换和共享,也可将录制的课程、学生和教师的作品以及相关资源放置于此服务器上,供全校学生通过点播来学习和交流。
三 网络化综合实验中心的运行及使用情况
综合实验中心在设计和建设中实现了网路化、集约化、数字化,大大地提升了实验教学条件的档次,提高了资源、设备的利用率和共享程度,投入使用以来,一直以高效率、满负荷的状态运行,例如“图形图像编辑实验室”自2006年9月到现在的5个学期里,几乎每个工作日都在使用,甚至在晚上及节假日还要安排教学活动。
1 使用率非常高,居于学校各种类型实验室前列
由于中心建成时间较短,人员、设备的数量还非常有限,目前暂时只承担新闻、教育、艺术、文学等学院的教学任务,五个学期以来,共承担课程30多门课,总教学时数和总人时数大大超过了学校的额定工作量,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和效益。
2 实现了高效化的管理,教学效果好,获得师生好评。
综合实验中心建立并投入使用以来,一切工作都以教学为中心,开出了教学计划的全部实验课程,教学效果良好;制订了一系列相关制度与规定,确保了实验中心高效稳定的运行;人力、物力资源得到了集中、统一的管理,实现了资源的共享,设备维护与更新更加及时到位。各学院的师生对实验条件非常满意,对实验室的管理和服务给予好评。
3 开设了影视类开放性实验。
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影视类的开放性实验。首先由学生提出选题的申请,教师和学院审核同意后,就可以安排实验,选题完成后,将其成果的复制品在实验中心存档。这样的开放性实验具有学生参与度高的特点,使得对于影视媒体有兴趣并具有一定基础的同学,都可以申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影视制作能力,也丰富了校园文化。
四 在建设与运行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1 文科教学有其特殊性
文科部分教学课程,例如传媒传播、动画制作、播音主持等方向的实验课程,其重要性甚至胜过理论课程,事实上,许多课程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传授知识和训练才能相结合的一个过程,是一种专业技能的传授、训练和专业意识的培养,完全不同于自然科学的验证性实验的简单模仿,实验过程包含设计和创作素养的训练和培养,要达到教学培养目标,就不能脱离相应的环境和实验条件来开展教学,否则只能讲授空洞的理论、纸上谈兵。
2 核心是实验内容与课程的建设
文科实验教学在硬件建设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其特殊性更多的表现在实验内容的不同要求方面,例如,同样进行摄影摄像教学,艺术设计方向的学生要求更多考虑的是美感与构图,而新闻方向的学生则更多的考虑主题清晰度和时效性;又比如同样是3D动画课程,艺术方面的学生主要着力于模型构建和色彩搭配,而其他专业学生更关心现有素材使用和混合动画编辑方面,实验教学中心应当充分了解不同专业、学科的差异性,与学院一起做好实验课程建设和相应资源的建设,考虑到以后的发展,我们认为由实验教学中心侧重提供基础性、硬件性的平台,而各院系侧重做好适合自己的实验内容与课程的软环境建设是比较好的一种方案。
3 开放性、综合性是发展方向
实验内容及方式要向开放性、综合性实验的方向发展,这是目前很多高校进行探索与尝试的领域,这样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各种技能的综合应用,组织、管理能力的锻炼。例如一部电视短片的制作,从构思到组织拍摄,从前期到后期,从脚本创作到整体处理的每个过程,以及制片、编导、摄像和编辑的不同岗位的锻炼,都将考验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对各种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是对其综合素质的最佳检验,所以我们认为实验内容、方式的开放性、综合性是实验中心今后继续发展的方向,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
五 结束语
兰州大学教育技术综合实验中心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在建设中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初步架构了全校文科院系共享的网络化综合实验中心的框图,在此为高校综合实验中心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与方案,其核心理念为以最小的投入换取较高的效益,本着综合性、开放性和交叉性三大基本特征,从教学功能、科研功能和服务功能出发,遵循目标性、现代性、可持续性和创新性原则进行建设。实现了高效率、高质量与高要求的目标,避免了重复建设与铺张浪费,为学校文科教学与科研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高校的同仁提供了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 徐婷,张晓京,张力军等.大学文科实验教学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10):106-109.
[2] 孙永林.文科实践教学中心建设模式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6):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