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月
7月
一、盆栽榕树“叶黄枝瘦”
诊断:
症状表现:盆栽养护数年的圆叶榕树,在春季发芽展叶后,植株出现枝条纤细瘦弱、叶片稀疏发黄现象,植株长势欠佳,缺乏榕树盆栽应有的那种充满生机和活力之精气神。
成因分析:盆栽榕树出现“叶黄枝瘦”的不正常现象,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可能有2~3年来进行及时的翻盆换土,土壤板结、营养不良所导致;二是越冬期间室温偏低、光线严重不足、通风条件欠缺,从而导致榕树植株老叶全部脱落,而新抽发的枝叶,因得不到老叶的营养供给,引起新抽发枝叶的不正常“叶黄枝瘦”三是植株在抽发新枝叶期间,疏忽了及时追施速效肥、浇水和调节光照。
处方:
1对于未能及时进行翻盆换土的植株,应及时进行换土、修剪,置于半阴处,待其恢复正常叶色后,再给予常规的水肥管理。
2对于盆土板结的植株,定期给予松土,同时每半月追施一次经过充分腐熟的稀薄有机肥,也可用0.2%的尿素加0.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喷施和根施。
3为防止发生缺铁性黄化,可在浇灌用水中添加0.2%的硫酸亚铁粉末;注意要给予充足的光照。
二、紫薇叶片上的白色“膏药状物”
诊断:
症状表现:进入5月份,紫薇叶片抽生后不久,在其幼枝嫩叶上出现白色小粉斑,扩大后为圆形病斑,白粉斑可相互连接成片,有时白粉层覆盖整个叶片,严重时病斑呈“白色膏药状”。叶片扭曲变形,枯黄早落,影响树势和观赏。发病后期白粉层上出现黑色的小点粒。病菌主要侵害紫薇的叶片,嫩叶比老叶易感病,嫩梢和花蕾也能受侵染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秋季发病最严重
成因分析:这是比较典型的紫薇白粉病,病原菌为南方小钧丝壳菌。其分生孢子在50℃~30℃的温度范围内均可萌发,以25℃为其最适萌发温度:孢子萌发需要较高的湿度条件,在100的湿度条件下萌发最好;该病菌以菌丝体在病芽或以闭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冬。春季气候适宜时,形成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侵染嫩梢和新叶,生长季节有多次再侵染。
处方:
1秋季清除病残体,重视紫薇植株的修剪,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芽、病叶、病花和病梢,集中销毁处理。
2休眠期喷施2~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原菌。
3发病初期,喷洒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选2~3种交替喷洒,每10天~次,连续2~3次。
三、沙龙皇后万年青叶片“萎蔫”
诊断
症状表现:长期摆放在室内或从租赁场所撤回的盆栽沙龙皇后万年青(又名“白雪公主”),经常会出现叶色失绿发白、叶片萎蔫倒伏、植株精神不振的情形:如果不及时进行施救处置,很有可能导致全株枯萎死亡。
成因分析:盆栽沙龙皇后万年青出现这种情形,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根部因积水、盆土干湿失衡,导致其营养须根失去吸收功能而坏死腐烂:二是摆放场所光线过强、通风不良;三是栽培基质不“紧实”、透风漏气引起植株毛须恨的干枯坏死;四是盆土较长时间未进行松土、换盆
处方:
1将植物从花盆中脱出,检查其根系,剪去已经坏死的根系,更换新鲜、疏松的培养土重新上盆,待其缓苗后再给予正常的水肥管理。
2如果是因为盆土短时间内的偏干所导致,应先给予叶面喷水,待其叶片恢复挺起后,再将其置于半阴处缓苗,并给予正常的水肥管理。
3盆栽沙龙皇后万年青应陈列于半阴的场所,在生长季节要经常给叶面和环境喷水,并定期埋施少量多元缓释复合肥颗粒。
四、毛鹃叶片泛黄现“白点”
诊断:
症状表现:每年到了4~5月间,随着气温的升高,在地裁毛鹃的叶片正面,会出现大小不等、疏密不一的浅白至浅黄色的小斑点,仔细检查叶背面,有黄褐色的小污点,并附着有具翅膀的小虫在刺吸汁液。该虫使叶片正面密布灰白色斑点、背、面蒙上许多黄褐色污斑,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孕蕾开花及叶片观赏。
成因分析:这是杜鹃网蝽为害的典型表现。它又名杜鹃军配虫,学名:Stephanitis pyioides。属半翅目、网蝽科刺吸性害虫,在长江流域普遍发生,1年发生5~6代,主要为害杜鹃类的叶片。有世代重叠,以卵在叶片组织内越冬。每年4月下旬越冬卵开始孵化,1个世代28~30天;刚羽化的成虫呈白色,后变为黑褐色,翅上网脉逐渐显现;羽化2天后交尾,不久产卵于叶背主脉两侧的组织中,上覆有黑色胶状物。成、若虫在叶背群集为害,被害叶片正面形成灰白色斑点。它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叶背吸食汁液,受害严重时斑点成片,以至全叶失绿,远看一片苍白,叶背可见到很多黑褐色虫粪和蜕皮,造成植株长势衰弱,提早落叶,影响生长和开花。
处方:
1利用其群集性,对人体又没有毒性,少量盆栽毛鹃上发生害虫时,可用手捏杀。
2于秋末清扫落叶,可消灭大量越冬虫源。
3栽培数量较多时,可用10%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2.5%功夫乳油2500~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杀,交替用药,注意喷洒叶片的背面防效良好。
五、卷丹叶腋出现“紫黑色球状物”
症状表现:每年的4月前后,地栽的卷丹植株的叶腋间或顶端,可见到一些逐渐发育长大的大小不等、呈卵圆形的紫黑色球状物,发展到后来手指一碰即脱落这种“紫黑色球状物”到底是什么?它对植株的正常生长有无影响?
成因分析:卷丹植株叶腋或顶端出现的“紫黑色球状物”为珠芽,为部分百合种类的一种特殊器官,可以作为无性繁殖的材料。大的珠芽直径可达2.5cm,小的珠芽直径只有0.2cm~0.3cm。
处方:
1待珠芽在其茎干上发育成熟,呈紫黑色、手触即落时采收,将其播栽于沙土中,覆土以淹没珠芽顶端为宜,维持苗床湿润,1~2周即可生根,20~30天后出苗,一周后进行移栽,冬季维持苗床不结冰,次年即可长成可开花的商品种球。
2如果不是为了将其珠芽培育成繁殖材料,应及早将其抹去,可促成卷丹植株长得高大壮实,也有利于地下鳞茎的膨大。
六、榔榆叶片上冒出紫红色“尖果”
诊断
症状表现:每年到了5、6月间的春夏之交,在榔榆类盆景植株的叶片正面,常出现大小不等、疏密不一、形状各异、不断长大、先绿后红的颗粒状虫瘿,后来虫瘿破裂、呈黑褐色,不仅影响到观赏,而且为害到榔榆盆景植株的正常生长。
成因分析:这是由于被秋四脉绵蚜等寄生所导致的虫瘿该虫为转主寄生昆虫,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其越冬寄主主要是榔榆等,转主寄主主要是禾本科植物,每年发生10多代,以卵在榔榆等树皮裂缝中越冬,翌年4月越冬卵孵化出干母,为害叶片,形成虫瘿。在虫瘿中胎生干雌,发育成成蚜后产生迁移蚜,于5月底、6月初飞迁至禾本科植物根部为害。9~10月侨蚜产生有翅性母,发育成成蚜,迁回榆树上产生性蚜,交尾后,在较大榆树主干向阳、背风面的裂缝中产卵,以卵越冬。
处方
1陈列榔榆盆景的周围,或在培育榆树桩圃地附近,应在5~6月间彻底清除禾本科杂草,消灭秋四脉绵蚜的中间寄主。
2于越冬卵孵化阶段、9~10月蚜虫回迁榆树以后,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杀,也可于秋冬季在榆树桩主干或相大榆类树木的主干上喷洒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可有效杀灭其越冬卵。
3如果是盆景植株上出现少量的浅红色虫瘿,及早将其摘除即可。或在榔榆桩萌芽展叶期间,定期喷洒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本栏编辑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