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健
夏堇(Torenia foumieri)花型小巧,颜色丰富,花期长,在初夏和秋天时节正值盛花期,丰富的花色配上嫩绿的叶片,勾画出一道美丽的风景。
夏堇属玄参科蝴蝶草属一年生草花,是夏秋季高温地区重要的草花植物,别称花公草、花瓜草、蝴蝶草、蓝猪耳。由于夏堇唇形的花朵颇像堇菜科的三色堇,而且又是在夏天开花,所以被称为夏堇;又因整朵花蓝紫色的斑块颇大,极似猪头上的双耳,故称之为蓝猪耳。
夏堇多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矮生性丛生植物,植株高约15cm~30cm,株形整齐而紧密。全株光滑,茎细呈四棱形,自然分枝极多,直立性稍强于三色堇。叶对生,长约3cm~5cm,呈卵形或卵状心形,先端尖,叶缘有细锯齿,无托叶。花生于上部叶腋或顶生总状花序。花朵略小于三色堇,花型酷似金鱼草与紫罗兰,花瓣喉部有黄色的斑点,相当醒目而可爱。夏堇原种花冠青紫色,上唇青紫色或紫红色,不明显2裂,下唇蓝紫色或紫红色,3裂,中裂片有黄斑。花色丰富而多变,有白色、粉红、桃红、紫红、紫蓝、深紫、蓝以及蓝白双色、红白双色、紫白双色和其他混色等。花期长,为4~9月或5~10月,几乎涵盖了春、夏、秋三季,而夏季为开花盛期,在热带地区可常年开花。花后结长形蒴果,长椭圆形,果熟后开裂,种子细小,约1000~1250粒/克。
夏堇属阳性植物,喜光,其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不耐寒,但耐高温高湿。夏堇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壤土或沙质壤土为好,土壤需要排水良好。
播种是夏堇最常用的繁殖方法,一般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最佳,在华南及热带地区,可全年播种。夏堇种子极细小,且发芽需要一定的光照,播种时可掺些细土,播后不需要覆土,保持土壤湿润,用薄膜覆盖(若盆播则上盖玻璃即可),约2周发芽。在播种前先将种子浸泡10~12小时,可提前发芽,而且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出苗后去掉薄膜,放在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地方,轻度追肥。苗期生长缓慢,长至5cm后生长速度变快。从播种至开花约需70~100天。播种后20~25天,幼苗长有2~4片真叶时可进行移栽或上盆(盆口径为10cm)。株高15cm时进行摘心,促使多分枝多开花。
可通过控制播种期来调节夏堇开花的时间。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6~7月开花,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10月可开花。
夏堇也可扦插繁殖。于夏秋季,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剪取顶端嫩枝,长约12cm,有3~4个节,插入,保持20℃~30℃的温度和较高的空气湿度,约15~20天生根,生根半月后即可盆栽。可以使用吲哚丁酸或市面上出售的生根剂处理插穗,缩短生根时间,增加生根量。具体方法是将插穗剪口蘸0.1%吲哚丁酸800倍液或“根太阳”生根剂400倍液后,插入沙盆中。
扦插完毕后要及时浇透水,第一次水一定要浇透,使扦插条与土壤紧密结合,以后正常管理应保持土壤湿润或每天喷雾,喷1~2分钟即可。扦插后要及时速阴,在夏季遮光率要达90%,在春、秋季遮光率达60%~70%即可。
夏堇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对光照反应敏感,光照不足时,植株生长柔弱,开花少,但忌阳光直射。为此,家庭栽培选择朝东窗台或朝南封闭阳台为宜。
夏堇茎叶茂盛,花朵密集,生长期需充足的水分。夏堇耐高温、耐早,但夏季气温高,天气又炎热,蒸发水分比较快,所以,除早晚两次浇水外,上午11~12点一定要浇水,如果是阴天或在春、秋种植,每天浇两次水即可。家庭栽培时,夏季经常向植株喷水,增加空气湿度,有利于茎叶生长和开花。
夏堇移栽上盆后7~10天左右可施第一次肥。这次肥叫定植肥或催芽肥,一般用淡尿素液肥薄施,以后每半个月施一次,浓度可逐渐提高,也可用干复合肥、鸡粪等。到现蕾时再施一次肥,以后可暂停施肥。氦肥不能过量,否则植株生长过旺过高,开花反而减少。
夏堇很少发生病虫害,但有时会发生叶斑病和蚜虫危害。叶斑病可用等量式波尔多液喷洒预防,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洒。蚜虫危害可用橘皮水或烟草水喷洒防治,严重时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在华南地区,若遇低温多湿,易发生白粉病,这时应控制浇水,降低湿度,喷三唑铜或其他杀菌剂。
本栏编辑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