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杰 李 玉
摘 要:《摽有梅》是《诗经·国风》中的名篇,其中关于“摽”的注解,无论是《诗经》经典注解家还是现代学者都未能还原“摽”的本来面目。本文通过对《摽有梅》的汉语语法和文本语境分析,对《摽有梅》中“摽”的注解进行了考辨,认为“摽”应该当“树梢”讲,“摽有梅”应该为“标(標)有梅”。
关键词:《诗经·摽有梅》 “摽” 注解 “树梢”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这是《诗经》收录在《国风·召南》中的一首反映女子求偶所唱的民歌。其中关于“摽有梅”的注解,汉代的经典注解家毛鲁韩齐四家认为“摽”当“落”讲。现代《诗经》学者近年来比较一致的注解认为:“摽”音biào,落下;“有”是词头或语气助词;“摽有梅”即为梅子落地。此类注解可归类为“落梅说”。稍有不同的是陈节译注的《诗经》(花城出版社)中“摽”音biǎo,抛,掷。此类注解亦可归类为“落梅说”,只是注音与以上注解不同。
另外由清如许、王洁译注的《诗经》(山西古籍出版社)中:“摽”音biào,打落;“有”语气助词。此类注音可归类为“采梅说”。
总体上看“落梅说”“采梅说”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在于,二者都认定“摽”为动词,而“有”没有实义,是个虚词;不同点在于,“落梅说”认为梅子待采未采而自落,“采梅说”认为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位采梅姑娘。
但是,通过对《摽有梅》的汉语语法和文本语境分析,我们会发现以上对《摽有梅》中“摽”的注解皆有纰漏之处。本文认为“摽”应该当“树梢”讲,“摽有梅”应该为“标(標)有梅”。
一、汉语语法分析
《诗经·国风》中与《摽有梅》在篇目语法结构上类似的还有以下11篇:
《召南·江有汜》《召南·野有死麇》《鄘风·墙有茨》《邶风·匏有苦叶》《王风·丘中有麻》《王风·中谷有蓷》《郑风·野有蔓草》《唐风·山有枢》《郑风·山有扶苏》《魏风·园有桃》《陈风·防有鹊巢》
我们不妨将这些具有相同语法结构的篇目设定为“×有×”式。下面看看古往今来的《诗经》注解大家是如何注解它们的(限于篇幅,仅举《召南·江有汜》和《郑风·山有扶苏》两例):
郑玄笺孔颖达疏的《毛诗正义》注解“江有汜”为“喻江水大汜水小”;程俊英撰《诗经译注》翻译“江有汜”为“江水长长有支流”;
陈子展撰《诗经直解》翻译“江有汜”为“大江有条回流叫汜”。
郑玄笺孔颖达疏的《毛诗正义》注解“山有扶苏”为“山上有扶苏之木”;陈子展撰《诗经直解》翻译“山有扶苏”为“山上树有扶苏”;程俊英撰《诗经译注》翻译“山有扶苏”为“山顶大树多枝丫。
通过对以上“×有×”式篇目注解的分析,我们发现11篇作品的题目都是主谓结构的,“有”是谓语动词,两个“×”是名词,它们在诗歌意境中是从属关系,即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作为《国风·召南》中的《摽有梅》,断不会标新立异,它在短语结构上也应该是“×有×”,就是说“摽”和“梅”应该都是名词,它们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有”应该是谓语动词。按照“×有×”式的翻译惯例,“摽有梅”应该翻译为“梅树上有梅子”。
那么“摽”到底当什么解释,又读作什么呢?依据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摽”应当作树的一部分来讲,那么是树的哪一部分呢?果实一般大部分结在树的顶端,所以“摽”应该当“树梢”讲。如果是这样,“摽”的偏旁应该是“木”,而非“扌”。我们假定“摽”的偏旁是“木”,那么“標”就成了“標”(标) 。
在王力主编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有关“标”的义项中,“标(標)”的本义即为“树梢”,而且读作“biāo”。例如《庄子·天地》中:“至德之世……上如标枝,民如野鹿。”因此,可以认定“摽”通“标(標)”,应该当“树梢”讲,“摽有梅”应该为“标有梅”。
《摽有梅》中为什么写作“摽”,而不是“標”(标)呢?这应该是《诗经》在编纂或流传中出现的问题。《诗经》产生于周代长达500多年的岁月中,其间虽然经历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整理,但战国末期还是流落各处,散乱不全了。孔子出于教学的需要,对《诗经》进行了整理编纂,这其中很有可能会发生误抄的情况。据《史记·六国年表》记载:“秦既得志,烧天下《诗》《书》……《诗》《书》之所以复见者,多藏于人家”。在秦朝“焚书坑儒”的浩劫中,《诗经》散落于少数人家,而且是依靠口耳相传的记诵得以保存下来。(《汉书·艺文志》:“遭秦而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故也”)另外,在这之前,在秦朝“书同文”的文字统一运动中,盛行春秋时期的金文被秦的小篆体取代,汉朝建立后,在整理书籍时,又使用了当时要求通用的隶书。大量变更字体的传抄,也使得文字的误抄有了可能。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在汉代的经典注解家解释《诗经》以前,《摽有梅》中“木”和“扌”(“木”和“扌”的金文体和小篆体)这两个偏旁可能已经被混淆了(如果是口耳相传,可能性更大),造成了“摽”和“標”张冠李戴。毛亨、郑玄、孔颖达们一味从表面上旁征博引,拘泥于文献的考证,而疏忽了经典著作在流传过程中也会有以讹传讹的现象,后世的注解者当然对权威注解的雷池不敢涉越。现举王力主编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有关“摽”的义项中“摽”和“標”被误抄的实例来说明:
《管子·侈靡》:“摽然如秋云之远。” (“摽”通“标”,高举)
《后汉书·皇甫嵩传》:“一时俱起,皆着黄巾为摽帜。” (“摽”通“标”,标志)
二、文本语境分析
下面再根据现代语境理论下的文本解读对这一假定进行论证。在现代语言学领域中,语境的地位和价值日趋重要。它制约着语言的发展,决定着语言的命运,是语言赖以生存、运用和发展的必要环境。语境理论现在主要运用于对现实生活里人们交际过程中的语言探讨,指导着人们更有效地进行交流。同样,我们也可以把它运用到对古代典籍的释义中,从文章形成的特定语境来探究词语在整个句子中的含义,以便更确切地阐释词语,从而更深刻地把握文章的内涵。
对古代典籍的词语释义,过去普遍存在一个不足之处,就是就词论词。虽然表面上旁征博引,但实际上还是拘泥于文献的考证,讲究词语的来历及前人的运用,而很少从整个篇章结构出发,从上下文的联系去判断、确定,也就是说缺少语境观念。这在古人的注释中表现得较为突出。现在我们可以利用现代语境理论,从适应语境的角度出发,对古籍中含义不明或有分歧的词语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从而得出较为贴切的含义。
对《摽有梅》的现代注解中,陈子展在《诗三百解题》中认为《摽有梅》主题当是“老女求嫁,争取婚姻之作”。程俊英的《诗经译注》被公认为是翻译得最好的《诗经》现代注解,再综合余冠英的《诗经选译》、陈子展的《诗经直解》、周振甫的《诗经选译》等,我们得出《摽有梅》比较一致的文本解读是:看到枝头成熟的梅子纷纷坠落,女子心头涌起青春将逝的忧虑,她希望求婚的男子及时地来到眼前。诗歌共三章,每章前两句以梅子坠地比喻女子青春消逝,后两句则是女子求偶心情的表白,“迨其吉兮”希望男子莫错过求婚的良辰吉日而尚有几分矜持之态;“迨其今兮”则希望男子现在就求婚,已有焦灼之情;而“迨其谓之”则是希望男子开口说一句话就行了,迫不及待的心情溢于言表。作为比兴和象征女子青春的枝头之梅由“七”而“三”,最后所剩无几,创作者从而巧妙地将梅子之落与求偶之情融合了起来。
在以上文本解读中,求偶之情的意境需要梅子之落的意象组合来支撑,尤其是“枝头”的意象非常重要。梅子在枝头,首先意味着梅子的孤高,令采撷者可望不可及,随着时令的推移,树上其他梅子已被采撷或落地,惟余枝头之梅孤独地等待。如果作者不是把自己比拟为枝头的梅子,就不能拟人化地表现梅子的孤高,也不会有由“七”而“三”的梅子数量的变化来象征自己青春流逝。一般情况下,果实是自下而上坠落或被采摘的,留待树上的通常是那些高挂枝头的果实。因此,“枝头”或“树梢”这个意象对于整篇诗歌的意境表达非常重要。既然“枝头”或“树梢”这个意象的确存在于整篇诗歌的意境表达中,而且作用非常重要,我们何不直接将“枝头”或“树梢”翻译出来,从而使整篇诗歌的意境表达更为完满呢?
通过对《摽有梅》标题的汉语语法分析和《摽有梅》文本解读语境分析,我们认为《摽有梅》在向后世流传过程中,出现了“摽”和“標”被误抄的情况,“摽有梅”应该为“标(標)有梅”。“标(標)”读biāo,树梢;“有”是谓语动词;“摽有梅”翻译为“枝头上有梅子”。此一说能否成立,还望各位方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57.
[2]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清如许,王洁译注.诗经[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4]余冠英,韦凤娟.诗经与楚辞精品[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
[5]陈子展.诗三百解题[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6]陈子展.诗经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7]余冠英.诗经选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8]周振甫.诗经选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5.
(石杰 甘肃省张掖二中 734000;李玉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71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