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撒旦的阳光下》小说叙事的复调现象

2009-07-15 04:42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5期

王 辉

摘 要:《在撒旦的阳光下》以多重视角中展现小说叙事的复调现象来揭示主题,作者在叙事中通过多种声音的对话展示生存困惑,人物内心世界、情景和事件来传达了主人公在她人生舞台上潜伏着悲惨的一幕。通过多重视角的转化展示了多尼桑神父内心尖锐的矛盾和行为。

关键词:《在撒旦的阳光下》 生存困惑 多重视角转换

巴赫金在他的复调叙事理论中指出:小说的复调是“有着众多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1]。也就是说复调叙事中通过多种声音的对话展示生存困惑,表现了同一语境中多种观念的叠加和冲突,透视出人物内心的焦虑、困惑与分裂。更真实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心理。

一、在多种声音的对话中展示生存困惑

对话性是巴赫金话语理论的核心所在,巴赫金把作者、作品(包括主人公和文本)和读者三者联系在一起,强调文本内部的对话性以及作者通过文本与读者的对话性。[2]对话涉及到人物的声音,这种声音不仅仅是人物狭义的对话话语,而且也体现了人物的主体意识。正因为这样,当复调小说中主人公与主人公之间的对话关系构成了多重声音时,每一种声音都呈现出对话的参与性和对话着自我意识的独立性。这种多声部对话的复调现象在贝尔纳诺斯小说的叙事艺术中有着独特的体现。同时证明了作者是写对话的能手,他利用对话把过去的故事背景巧妙地透露出来,又自然地推动着目前事态的进展。而且,作者是通过对话把人物之间的对话以及双方内心深处的活动、意图揭示无余。其中竟浓缩着如此多的事件内容和心理内容,展示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分裂。在作者看来,每种对话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体现其对生活的本能判断和价值取向,体现了人物内心矛盾冲突和作家对生活困惑的深层把握。例如,在小说“序幕”中集中体现了穆谢特的故事经历,她的包法利夫人式的追求:她的失足沉沦、凶杀、堕胎等等,也集中了所有的矛盾,穆谢特与两个情妇的矛盾,她与自己家庭的矛盾以及她的家庭与败坏者的矛盾等等。另外乡村坏境的丑陋,人与人关系的粗俗,人心的卑劣,情欲的狰狞等这些现实内容,也都在这一部分里得到展示。而所有这些又都是通过穆谢特家中一两个场景,她父亲与侯爵吵架的场景,特别是通过穆谢特与两个情妇打交道的场景对话中表现出来,下面是作品“序幕”中的主人公的一段对话。

“晚上好,马洛蒂,请坐。”侯爵说道。

马洛蒂的确刚刚站了起来。奇怪,他事先准备好的一段话,此刻一句也想不起来。开头讲话犹如梦呓,只待怒火把他从木讷状态中解脱。

“侯爵先生,他说道是关于我们女儿的事。”

“哦!……”对方一声诧异。

“男子汉大丈夫,我来跟您面对面谈一谈。发现这事五天以来,我一直考虑,权衡利弊。事情只有说开,才能握手言和。在走得更远之前,最好同您见见面。总归不是野人嘛!”

“走到那儿去?……”侯爵问道。

接着,他又以同样口吻,平静地说:“我这不是耍弄您,马洛蒂。可是,真见鬼!您这是跟我打哑谜呀!

你我二人,都老大不小了,何必围着葫芦打转转,耍花腔。您要我替您说破吗?好吧,女儿怀了孕,您想给外孙子找个爸爸……说得对吗?”

“孩子是您的!”啤酒酿造者赶紧嚷道。

这个胖子的镇定态度使他脊背冒凉气。那些论据,事先一条一条反复考虑过,是无可辩驳的,而现在却连一条也不敢摆出来了。在他的脑海里,明显的事实化为青烟了。

“咱俩不要打哈哈”侯爵又说道,“在您讲完理由之前,我不会对您无礼。”

“马洛蒂,咱俩相互知根知底。您了解我不会往姑娘脸上吐唾沫。跟大家一样,我也有过风流事。然而,以老实人的人格担保!这地方只要出生个孩子,那些长舌妇就往我身上扯,说什么‘如果、‘但是、‘好像、‘可能……现在不是贵族老爷的时代了,我享受的利益,是让我自由享受的。活见鬼,共和国是所有人的呀!”……

“您走吧,马洛蒂。今天,最好到此为止吧。一个小婊子,舌头还没学灵昵,就把我们俩给骗了。您在这种意义上受骗,我则在另一种意义上受骗,当心啦,……给您出注意的人也许相当狡猾,使您至少干两三件蠢事,其中最大的蠢事就是恫吓我。对我别人随便怎么想,我更本不在乎,反正法院不是给狗设立的,您要是愿意的话,……好,再见!”[3]

在这场对话中,主人公都从自己的立场去看问题,这就造成了两种声音的并存,体现出两种意识的冲突。两种声音是两条并行的意识轨迹,在相互冲突中没有胜负,没有领先,二者各自独立有共同存在相互碰撞。才呈现出人物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就这样,作者通过复调叙事将主人公的命运展现出来,同时扩大了小说的内在张力,使读者不得不在沉重的思考中参与了生存的对话。

二、多重视角的转换

在文学理论中叙事视角是历来小说家都十分关注的中心之一。美国文论家爱勃拉姆斯曾给叙述视角下过这样的定义:“叙事视角是指叙述故事的方法,作者采用的表现方式或观点,读者由此得知构成一部虚构小说的叙述里的人物、行动、情景和事件。”[4]在小说的第一部与第二部作者恰当地运用了叙事视角的转换来突出主人公多尼桑神父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活动,赋予小说艺术魅力。从内容上来说是在教会的“政治”中多尼桑神父境况的变迁,更为关键的原因还在于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侧面来叙述内容的变换。其一,多尼桑神父一个黑夜里在野外的经历,当时如果作者采取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描述克洛德佛罗洛神父那样的角度来加以叙述,那肯定是另一番光景、另一番趣味。雨果对佛罗洛描述的角度是旁观的、自外而内的,他向读者展示了这个人物的所有一切。而在眼前这部小说里,贝尔纳诺斯却没有充当多尼桑神父的全能讲解者的角色。他并不想把多尼桑神父在这黑夜里的经历都说明得一清二楚,都解释得明明白白给读者。而是转换了叙事视角,深入人物的内心深层进行透视。在小说中他经常把叙事视角进行转换,体现出小说中具有多重声音多个平等意识,因此小说的叙述视点只有不断转换才能满足各个人物活动的要求,进而充分传达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自我之间的思想矛盾和相互对话。作者笔下的这种转换并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始终围绕着作家的人生思考进行的。贝尔纳诺斯小说中的叙述视角展示了人物的内心矛盾的冲突,而且传达出作家对于人类生存价值的深沉思考,下面是小说第一部中的叙述:“黄昏时分,风停了,吸足雨水的土地升起薄雾。自动身以后,康帕涅助理司仪第一次感到疲倦。已经过了维尔利蒙,离教堂不太远了,路也好走安全了。然而,走到克朗普尔纳和威尔通的交叉路口,他却停下来,最后干脆坐到地上,一个农妇见他光着头,帽子丢在身边,双手交叉放在一把雨伞上,‘那副身架真滑稽她说道。”[5]

这是典型的客观性叙述,体现了作者开头所展示的整个事件的惊心动魄,叙述过去十分从容自如,叙述者以一种有节制的语言方式直截了当地描述了一个事件过程。这是一种作为整个故事背景的外在视角的叙述,而在下面一段叙述中,作者的视角就转向了人物多尼桑神父的内心。他一件件回想近几个月的所作所为。他老实说,对于一时激励他的勇气的苦修,他毫不懊悔,在夏普德兰神父要求他放弃之前,他私心里早已鄙弃了。在苦修中,他不是感到安慰轻松了吗?他不是在体内重开他本想涉干的快乐之源吗?现在,他更忠于他那天对着耶稣受难图景突然显现在他面前。他选择这种牺牲,不会有竞争对手。他同黑暗缔结这一协定,这种胆识前无古人。[6]

这里既是叙事者的话语,又是多尼桑的心理活动,既有叙述者的声音,又传达出多尼桑自己的声音。叙事者与主人公的声音成复调互相交织,作者与人物的视角也在此互相重叠。由此可见,不仅以上两段文字的叙述视角是不同的,而且作为整个故事背景的外在视角叙述与作为主人公心理代言人的内在视角叙述有着根本的分歧和对立;外在视角是客观的其态度是理性的,而内在视角则蕴含着丰富的主观情感,是以一种体验和同情的态度显示了主人公的心理轨迹。另一方面,第二段文字中还呈现出叙事者与主人公的不同视角。由此这多重不同视角的转换形成不同的叙述声音,并构成了小说叙述的复调形态,这种复调叙事形态使读者不由自主跟随叙事走进人物内心,与人物一起去聆听命运的安排,挑战理性的观念并同作家一起把握人生命运。

另外,贝尔纳诺斯笔下的人物是包含感情的,对于穆谢特、多尼桑神父的遭遇深怀同情,对于厚颜无耻卑劣自私的破落贵族卡迪昵昂侯爵、好色的医生卡莱也充满了忧患,体现出一种深沉的人文关怀精神,他既没有去做空洞的“呼吁”也没有去做道德的谴责,因为他知道生活是无法随意改变的,所以他巧妙地让作品多重声音的对立和交融,让读者对这种复调奏鸣曲自己去琢磨去认识去评判,从而唤起读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怀。由此可见,复调叙事的深沉意义是作家对小人物命运的深切同情和精神抚慰,对人生遭遇和生存困惑的终极人文关怀。给读者一种自我认知,当我读到穆谢特丧失性命之后,似乎将我投身到了小说中,我好像就是主人公,这就给了小说一种证实,形成和转换我的自我意识的潜力,在这从同情到认同的转换瞬间,我自己的身份突然起了作用。我感到都能同等地与一起走进叙事的合约。小说中的穆谢特并不是一位可爱的女主人公,那么为什么引起读者的同情,她并不能自动地引起读者的同情,那就是作者用内视点拉近读者与小说中人物距离,因此这种内视点创造了读者对穆谢特的同情,同时也使我们看到她的缺点。

结束语

贝尔纳诺斯通过叙事复调现象展示小说主人公的性格,内心分裂与矛盾,人物内心焦虑等,渲染小说的悲剧气氛突出小说的主题。再现了法国阿图瓦省特尔南镇的社会现实,从而反映了小说的内涵。

注释:

[1][2][苏联]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9页。

[3][法]乔治·贝尔纳诺斯:《在撒旦的阳光下》,李玉名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序幕”第5-7页。

[4][美]艾伯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辞典》,朱金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5][6][法]乔治·贝尔纳诺斯:《在撒旦的阳光下》,李玉名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76页。

(王辉 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7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