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邓恩诗中的死亡意象

2009-07-15 04:42袁霜竹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5期
关键词:邓恩死亡宗教

摘 要:英国17世纪玄学派代表诗人约翰·邓恩以其别出心裁的奇思妙想闻名于世。他的诗意象丰富而深刻,使人感到惊讶却又在情理之中。其中,“死亡”这一意象几乎贯穿他的全部作品。本文旨在通过一系列死亡意象的分析,探讨作者对爱情和宗教的认识和思考,以及他面对死亡的不同态度,并试图说明其根源所在。

关键词:约翰·邓恩 死亡 意象 爱情 宗教

约翰·邓恩(1572-1631),英国17世纪的著名诗人,堪称玄学派的鼻祖。他的诗独具一格,其中巧智与激情并融,奇想与悖论争辉,并处处以口语体的风格,展示人间万象,或倾诉对爱情的渴望,或祈求对罪恶的洗涤,或宣扬对死亡的征服,给读者一种全新的感受和体验。邓恩诗的独创性尤其体现为他的奇思妙想(conceit),这也正是玄学派的“玄学特点”之一。他的诗充满了新奇的比喻,意象丰富而深刻,使人惊讶又耐人寻味。他以圆规比恋情,用诱饵喻美女,把跳蚤吸血比作两人的结合。这些意象的独特令人咂舌,细想却又在情理之中。

邓恩的诗以意象独特见长,此处不再赘述,但隐藏独特意象背后的死亡意象,似乎并不被人所重视。一个看似简单实则不凡的死亡意象几乎贯穿了邓恩的全部诗作。他的诗作主题突出的是爱情、宗教与死亡。在其55首爱情诗歌与十四行诗以及宗教诗歌圣十四行诗、献给基督的歌中,死亡意象此起彼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圣十四行诗第十首,通篇都是作者与死神的直接对话。在邓恩诗中,死亡这一意象与爱情、宗教紧密相连。通过死亡,作者表达了他的爱情观和宗教观。

古罗马伟大的诗人贺拉斯认为“意象是诗歌表现的心”。诗歌中大量运用意象(image),意象是诗歌意义的灵魂(罗良功,2002:73)。约翰·邓恩在其诗作中,即是通过灌输了一定思想情感的死亡意象,表现诗歌的主题和意义,从而进一步阐释了他对爱情、宗教、死亡的思考。

一、约翰·邓恩爱情诗中的死亡

在爱情诗《早安》中,诗人认为事物由不同元素组成,且变化不定,一旦比例失调,调和不当,就会导致死亡。爱情也是如此,只有协调配和,合二为一,爱得一致,才不会死。“凡是死亡,都属调和失当所致,/如果我俩的爱合二为一,或是/爱得如此一致,那就谁也不会死”,死亡成为合一的对立面,只有两人肉体和精神的结合,才不会有死亡。作者恰恰借助死亡这一意象,表明了自己的爱情观,宣扬爱情应该是肉体与灵魂的完美结合。

在《宣布成圣》中,诗人写道“随你怎么说,我们秉性于爱,/你可以把她和我唤作蜉蝣,/我们也是灯芯,不惜以死相酬”,这类似于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味道。在作者看来,死亡是追求爱所付出的代价。Brooks 在《约翰·邓恩》一书中说“在十六、十七世纪,‘死意味着对爱情极点的体验”,所以“我们若非靠爱生,总能死于爱”,“这些颂歌将向普天之下告白:我们成圣是由于爱”。这里,诗人的恋情成为一切爱的范本,诗人及其爱人也被类比为殉教的圣徒。同时,作者借助“灵车”、“厚葬”、“骨灰瓮”等一系列与死亡相关的意象,为整首诗增添了些许为爱殉难的悲壮色彩。

同时,邓恩还通过死亡的意象,借助悖论的推理,来达到自己的写作目的。在《别离辞:哭泣》里,“既然你和我叹气,用的是相互的呼吸,/谁叹得最多就最残忍,加速对方的死”,诗人以此来劝说自己的爱人不要过分地叹气。《别离辞:节哀》是表现诗人爱情观的一篇佳作。此诗开篇就运用了一个新奇的比喻,将自己与妻子的别离喻为有德之人的逝世,平和而宁静。“正如德高之人逝世很安然,/对灵魂轻轻地说一声走,/悲伤的朋友们聚在旁边,有的说断气了,有的说没有”。诗人与妻子的爱情是性爱与情爱的结合,是肉体与灵魂的合一。这种爱情经得起时间、离别的考验,同时也因暂时的别离而深化、升华,而俗人之爱则只强调感官的满足,他们的分离犹如平凡之人的死亡,吵闹而不安。所以,诗人劝妻子大可不必因别离而悲伤。这里,邓恩通过死亡意象的引入,阐明了他对爱情的思考,揭示出他心目中理想的爱情模式。

以上所举的爱情诗着重强调了邓恩理想的爱情观以及为这种爱情殉难的悲壮,但他的诗作也从另一方面批判了精神与肉体相分离的爱情,或是只知性爱的世俗浅薄之爱,或是纯粹的精神之爱。在这类具有批判性的爱情诗里,同样充斥着死亡的意象。《葬礼》一诗是作者设想自己为爱(纯精神之爱)殉难后所发出的感叹,批判了所谓柏拉图式的纯精神之爱。在此,“死亡”作为一种自由意象,贯穿全篇,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也成为了诗人纯精神之爱的载体。诗中写道:“不论谁来装殓我,请勿弄脱/我臂上那卷柔发编的金镯,——/这是我外在的灵魂”,“不论她赠金丝有何意涵,务必与我一同入土”,“你不救我全身,我埋葬你的部分”。《圣骨》可谓《葬礼》的姐妹篇,“那个掘墓的人,一眼看到/一圈手镯似的金色头发围着骨头”,“会把我们带到主教和帝王面前,/将我们当作圣骨”告诉人们“我们爱得热烈,爱得执着”,但“我们的手从不去碰那些让自然/解放了的封条”。

在邓恩眼里,无论是只求感官愉悦的性爱,还是纯粹的精神之爱,都是不牢固,不可靠的爱情,究其原因在于女性的变化多端、反复无常。所以邓恩的部分爱情诗以谴责女性的忠贞为主旨,这些诗里同样夹杂着死亡或与死亡相关的意象,如在《爱的炼金术》里:“别在女人身上找心灵,纵有柔情蜜意,/纵有智力,他们也早是魔幻的木乃伊。”

二、约翰·邓恩宗教诗中的死亡

邓恩在表达最热烈的爱时,死亡未离开过头脑。在他的宗教诗里,死亡这一意象更是反复出现。其实,宗教和死亡、救赎等原本就是紧密相连的。如果说爱情诗中的死亡是追求爱所付出的代价,那么显然宗教诗中的死亡是追求神性,追求与上帝同在所付出的代价。约翰·邓恩自从皈依国教后,以全部的热忱追求上帝,创作也由早年的爱情诗歌转向宗教诗歌,写下了久负盛名的《圣十四行诗》和《献给基督的歌》。在他的宗教诗里,邓恩渴望被救赎,渴望死后与上帝同在。所以,死亡成为一种渴望。在《圣十四行诗》第二首中,诗人借助死亡意象,表现出被上帝拯救、修复,从而获得重生的渴望。该诗以反问开头:“是您把我创造,您的作品也会衰败?/现在修复我吧,因为我的末日匆匆而来,/我奔向死神,死神也非快将我迎接,/像昨天一般逝去了,我的全部愉悦;/我不敢移动我黯淡的眼睛,/后面是绝望,前头是死亡。”该诗从上到下无不洋溢着诗人对上帝的无限虔诚和膜拜。

邓恩宗教诗中的死亡,只是一种暂时的死,死后意味着进入天国,与上帝同在,是一种永恒的生,所以诗中死亡总是和复活构成一种循环。作者渴望的不是死亡,而是复活,是与上帝同在的永生。在宗教诗《病中赞上帝》里,死亡和复活这两个抽象的意象被若干个具体的意象所取代,描述了作者濒临死亡时的心理状态和自我冥想。在该诗的开头,作者将天堂比作“神圣的寓所”(that holy room),对上帝充满了崇敬和向往。“医生们由于它们的爱而变成/宇宙志学者,我是他们的地图,/平躺在这张床上;他们向我表明/这是我西南的发现,/穿过发烧海峡,将死在海峡旁边”。诗人重病不起,医生们出于爱诊断他的病情,并告知死亡是他“西南的发现”。“南”是热带,暗示热病;“西”是日落的地方,象征死亡。“西南”则是两者的结合:诗人将通过这场热病而走向死亡(胡家峦,2001:53-54)。面对死亡,诗人冷静而平和,甚至还有几分欣喜,因为他知道死亡不会带给他任何伤害,而相反死亡意味着他得到了上帝的救赎,将永远与上帝同在。“我欣喜,在那些海峡中我看到了我的西方;/虽然激流从没送任何人归来,/但西方会给我什么伤害?正如西和东/在平面地图(我就是一幅)上相合,/死亡也触及复活。”这就是邓恩宗教诗中的死亡,意即复活。

但是,由于邓恩对人类“原罪”的认识,在渴望被救赎的同时,他又惧怕由于罪恶太深而得不到救赎,所以邓恩的宗教诗有时又表现出对死亡的恐惧。正如在《赞天父》一诗中,作者写道:“I have a sin of fear,that when I have spun/My last thread,I shall perish on the shore.”但是由于作者在死亡时坚信能够受到作为人子的基督的照射,而又不再感到恐惧。“Thou hast done,/I fear no more.”其中“done”与作者名字“Donne”一语双关,表明与上帝同在,诗人再无恐惧之忧。

三、约翰·邓恩的死亡诗

可以这样来说,“死亡”这一意象颇受邓恩“青睐”,无论在他的爱情诗还是宗教诗中都有所体现。不仅如此,邓恩还直抒胸臆,写了一首以死亡为主题的十四行圣诗《死神莫骄狂》,来表达他对死亡这一永恒主题的思考。诗中“死神”这一具体意象代指死亡,作者将死神作为模拟听众,与它进行直接对话。在他眼中,死神只是“外强中干”,“自以为能把众生摧残,/但枉然”。他把死亡比作睡眠、憩息,“故而人类、英豪不怕归天,/无非白骨入土,灵魂安息”,并以蔑视的口吻将死亡比作“厄运、杀机、暴君与狂徒”的奴隶,受他们差遣。最后两行,诗人的辩论达到了高峰,“浮生一梦,醒来即是永恒,/再无死亡,死去的是你死神”。该诗通篇对死亡之神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和贬低,作者对死神的蔑视和不屑被暴露得淋漓尽致。但是,细细回味,批判和贬低之后隐藏着作者对死亡的恐惧和害怕。他不敢正视死亡,意识到终究不能逃脱死亡的魔掌,为了掩盖自己的怯弱,他努力寻求控制死亡,而不是成为死亡的牺牲者。所以,邓恩作为一名基督教徒,对于死亡既渴望又恐惧,渴望死后进入天国,与上帝同在,又害怕面对死亡。这充分再现了作者在天堂和地狱之间进行选择的痛苦,真实地再现了他的心理历程。

四、结语

约翰·邓恩在一次布道时说:“每个人都不是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个岛都是大陆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角,人和人类是不可分的。所以,不必派人打听丧钟为谁而鸣,——不论是谁死去,钟声为你而鸣。”(蒲度戎、彭晓华,2000:13)由此可见,邓恩的人文主义笼罩着一层忧郁的色彩。邓恩本人也是一位忧郁、伤感的诗人,死亡意象占据着他的作品,他的大脑。邓恩的作品属于邓恩,而邓恩本人又属于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所以众多的死亡意象无不与他个人的经历和时代背景有关。邓恩一生坎坷,跌宕起伏。他出生于天主教家庭,后来为免遭迫害及自身前途,皈依国教。他与贵族少女安·莫尔(Anne More)私奔结婚,几乎毁掉前程。他长时间无稳定职业,穷困潦倒,皈依国教并当上圣保罗大教堂教长后,生活才稳定下来。婚后16年,他的妻子去世,同时产一死婴。邓恩所生活的17世纪,也是一个充满了宗教和政治纷争的时代。宗教上,亨利八世同罗马教皇决裂,脱离天主教会,自立为英国国教教主。英国社会的不安定也日趋激烈,终于在邓恩死后约十年,爆发了英国内战。因此,邓恩诗中此起彼伏的死亡意象的运用不仅表现了他个人的痛苦,也反映了当时动荡恐怖的年代。

参考文献:

[1]白锡汉.邓恩诗歌创作探源[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

[2]胡家峦.历史的星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罗良功.英诗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4]蒲度戎,彭晓华.英美诗歌选读[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

[5]孙梁.英美名诗一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6]Thomas N.Corns.英国诗歌——从多恩到马韦尔[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7]王佐良,何其莘.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8]臧运峰.对立面相遇在一起——多恩忧郁的解剖[J].聊城大学学报,2003,(4).

(袁霜竹 重庆警官职业学院 400039)

猜你喜欢
邓恩死亡宗教
澳小伙入境美国被关30小时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苦难真金
远离城市很幸福,一个澳洲女子幸福的荒野生活
美剧“死亡”,真相不止一个
我经历了一次“死亡”
白宫媒体主管争议声中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