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与深化语文教学改革,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各种尝试和探索,尤其对学生的阅读训练竭尽心力,但收效甚微。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初中学生的智力发展和个性发展,对提高初中学生的探究和创造能力, 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是发展的主题。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体验更应该成为阅读教学的立足点和珍贵的教学资源。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通过阅读教学,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形成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教学,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分析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本质上来说,阅读活动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心灵的对话。但是我们的阅读教学往往忽略了阅读的本质,分析教学,肢解教学,表演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体验与感受。归纳起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阅读教学步骤过于程式化
现在语文阅读教学由“满堂灌”转向“满堂问”,或者是“满堂灌”加“满堂问”,琐碎的分析,一统天下,肢解了一篇篇优美的课文。老师不带领学生去咀嚼文字,品味语言,领悟情感,语言文字的那份韵味、那份灵气,自然就荡然无存。再如分析一篇小说,有些老师不去注重遣词造句的灵气,布局谋篇的匠心,呼之欲出的人物,极具人文的内蕴,只是简单地把完整的情节“肢解”为若干部分,把一些死记硬背的琐碎知识点和抽象符号硬塞给学生,学生在教师乏味的讲解和繁琐的分析过程中逐渐模糊原已感知到的完整情节与形象,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无价值的东西。如此周而复始的课堂教学,当然也就遏制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这样过于程式化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影响其消化吸收功能的正常发育,也因此扼杀了师生的独立思考,抑制和削弱了师生的创造力,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阅读教学手段过于形式化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教学手段也由传统的板书教学逐渐向多媒体教学转化。诚然,正确、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意参与,因此,这是一种应当积极鼓励和发扬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但是,有些教师却把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一种时尚,一种标准来追求,也有部分专家和评委在教学观摩比赛中,把老师在讲述中是否运用多媒体手段作为是否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评判课堂教学优劣的一条标准,这是当今的一个误区,甚至是错误。
正是在上述错误的观念之下,在阅读教学中,鼠标代替了粉笔,屏幕代替了黑板,“播音员”代替了老师,每节课老师追求的是精致多变、颜色各异的多媒体课件,这必将导致的后果是舍本逐末、喧宾夺主。忽视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致使学生感觉上课是在看教师利用多媒体演戏,从而失去了教师在课堂上应有的引导作用。最终的结果只会导致最新的科技手段束缚了鲜活的思想。众所周知,阅读教学的形象性主要体现在文本内在的形象反映在教师教学语言的形象和学生思维的形象上,而不仅仅只体现在几幅画面之上。教师需要做的是启动学生的思维运作,而不仅仅是视觉感官。多媒体教学的滥用实际上限制了文学最美妙的境界——想象。所以,过多的多媒体课件设计不但没有起到帮助学生理解的作用,反而干扰了阅读教学的有效进行,使得阅读教学流于形式,没有起到真正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应该具备的作用和价值。
3.阅读教学教案过于艺术化
一部分初中语文教师过分迷信教学设计和教案撰写规范,整个课堂一律是——教案“复印机”,否定真实课堂复杂性与差异性。教案的撰写和设计可谓是天衣无缝,完美无瑕,甚至是连学生的表情、想法都给一一设计好了,美中不足的是,这些几乎全是教师的假想甚至是异想天开。学生根本无暇参与文本的阅读,被教师设计的一连串问题和“经验”捆绕,可谓“戴着镣铐跳舞”走入所谓新课堂。实际上,老师也仍因循老套,用教师和教材、教参预设一统课堂,一统学生思维空间,教师预设和布道独场课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把握不到位而忘记阅读教学的根本,或太过理想化而忘记真实。如此过分预设,而忽视生成,预设思维已成为教师惯性,这既不利于阅读教学,更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与新课改要求也是格格不入的,究其原因在于教案设计过于艺术化。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策与建议
1.积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陶渊明曾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古语又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最为基本。确实,阅读教学可以检测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正如叶圣陶所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终身学习,终身有益。既然阅读教学如此重要,因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就更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保证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谈到培养阅读兴趣,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让学生喜欢学语文,知道语文不仅是升学的工具。有位著名的语言学家讲得很好: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学习语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同时,在教学中,我们教师不应死抠术语,大谈文学现象、文学理论。应该尽可能切合生活,联系学生自身体验,走进文本,吸取营养。
2.巧妙设计合理的阅读教学方案
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努力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模仿、尝试和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针对不同的文体,在散文教学中创设品味感悟的氛围,在诗歌教学中营造朗读抒情的氛围,在议论文教学中创设逻辑推理思辨的氛围等,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让学生在情境中作出态度、价值的选择。教学设计的方法很多,但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突出课堂教学中将要出现的疑难问题,体现教学设计的针对性、知识性、趣味性、灵活性、实践性、审美性等。让学生学会阅读,并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积极探索和开展研究性阅读教学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阅读教学往往以作品为媒介,由于文学作品用的是“描写性语言”,存在某种程度的“意义不确定性”,而阅读本身又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在阅读的过程中,阅读者往往带有个体思想倾向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就给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提供了研究的可能。为此在课堂的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深入作品,通过对文本的解读研究、捕捉语言文字符号后面的潜意义。一般来说,要搞好阅读教学首先应重视课前的学习准备。在这一环节中为了使学生能主动探究问题,教师要在准备相关资料的同时,把搜集资料的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掌握便于理解的各种信息;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教师应通过巧妙的点、拨、导、引,把学生的思维导向深入。第三,阅读教学应充分尊重文本。教师在鼓励学生自由探索的同时,应及时纠正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不切实际的想法和思想。
四、结束语
阅读教学应该打破传统的枷锁,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和探究式阅读的能力,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同时,针对不同的阅读内容,精心设计阅读教学教案,给学生参与创造的机会,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道出了学习方法正确的重要性。对于学生来说,更希望教师 “授之以渔”,向学生传授科学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从根本上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梁红妮.初中语文阅读之我见[J].陕西教育,2007,(8).
[2]车静.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两种方式[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7).
[3]张继初.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科技咨询,2008,(19).
[4]常海玉.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4).
(杨薛建 江苏省如皋市东陈初中22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