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芳
中医大夫行医治病需要“四诊”,中小学班主任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实践中,也必须适时、适势、适当地运用好“望、闻、问、切、诊”的“五字经”,才能建设好的班集体,卓有成效地育人。
一、望
1.“察颜观色”。俗话说:“出门观天色,进门看脸色。”观天色,可推知阴晴雨雪;看脸色,便可知其情绪状况。学生的面部表情不同,情绪或思绪也就不同。班主任要学会察颜观色,要随时从学生不同的表情中,敏锐地观察出他们内心隐匿的想法,并及时地判断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对策。
2.会“读”学生 学生的道德品质是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的。他们在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中,知、情、意、行四个要素不统一是普遍的现象。也就是说,在理性上了解的东西,不一定内心会发生同样的变化;有时因意志薄弱,明知不能做的事却做了。例如,针对学生早恋倾向和哥们儿义气的现象,我精心组织了两次主题班会。在班会上,有的学生在解“友谊≠爱情”、“友谊≠哥们儿义气”的不等式时,讲得有理有据,博得满堂喝彩,掌声四起;在行动上却还是想“夏天去摘秋天的果”,剪不断“江湖义气的锁链”,不分是非曲直,为哥们儿“私利”哄闹、打斗。针对这种情况,我仔细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抓住学生知、情、意、行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长善救失,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习惯四个领域都发生相应的改变,化学生的情感认识为自觉的道德行为,帮助学生纠正了错误行为,从而获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闻
1.听话听音。从话语中听出学生的“潜台词”,在听中悟出学生的思想状况,从而揣摩出学生的思想活动。例如,在召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班会时,有几个学生在座位上窃窃私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历史已经证明了是对的。可现在党内还存在腐败现象,难道还能说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他们的“潜台词”是对党领导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的不信任,思想上存在模糊认识。针对这种状况,我让学生进行了三处对比:一是通过中外对比来“横”看发展速度;二是通过与旧中国的对比来“纵”看我国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进步,综合国力的上升;三是通过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对比,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我还要求每位学生利用双休日深入社会,走村串户进行调查,了解本乡本村的深刻变化。这样一来孩子们就在亲身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真正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不仅有能力粉碎一个旧世界,更有能力建设一个和谐的新中国。
2.博闻善听。“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作为班主任要对全班学生负责,使孩子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到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必须博闻善听,充分收集每一位学生在校内外的情况,并合理利用有利因素,排除干扰因素和不利因素,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三、问
1.常问。班主任要给每个学生一份爱心,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对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结下的思想疙瘩,既能因时因地而异把握住与其交谈的契机和火候;又能因人因事而异,灵活地运用劝说艺术,用开启心锁的“钥匙”为其驱愁云、排烦恼、解“扣子”。
2.多问。在育人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通过课堂问、课间随机问、侧面问等形式及时发现自己教育之得失和全班学生思想之状况,以扬长避短,提高育人的效率。在问中发现学生之疑虑,从而使育人做到有的放矢。
3.善问。善问指会问,也就是要做到“以问导教”。所谓导教,即班主任要重视问,向学生提出思考的任务。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班主任应巧设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争论,然后再相机牵线搭桥、适当点拨,从而使学生疑问冰释、茅塞顿开。
四、切
1.亲切相待。也就是要求我们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以恳切的态度,把温暖、理解和信任,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播撒到每位学生的心坎上,“切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建立起新型融洽的师生关系,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
2.善于“把脉”。即班主任要善于研究学生,一个以育人为己任的班主任,不仅要了解影响学生成长的外部条件,更要了解影响学生成长的内部因素。因为“不注意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是教育上呆板无效的主要根源”。班主任充分了解学生,注重因材施教,是育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一般地说,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取得优异的成绩,除了他个人的主观因素外,班主任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现代教育学认为:“真正人道的教育学,就是把儿童吸引到造就他自己的过程中去的教育学。”由于班主任能够充分了解学生,师生之间通过交流,能实现情感的协调,这种情感效应有利于激发学生努力向上的动机,促进学生发展自我教育的能力,充分发展他们的智慧潜力、各种能力以及个性品质。那么,我们如何多方面地去了解学生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个别谈话、问卷调查、社会调查、家访等诸多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思想行为和真实感情,以便把准学生的脉搏,对症下药。
五、诊
1.及时开出“处方”。要及时矫正学生的错误。病最忌久拖,日久必然沉重。班主任不仅要及早发现学生的错误和不良行为,还要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错误和不良行为,及时为学生“诊疗”并开出有效的“处方”。问题搁置久了,对学生的成长和班级建设都是十分不利的。
2.密切关注“疗效”。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密切关注自己开出的“处方”的疗效。如若效果不太理想,那就要及时为有问题的孩子更换“处方”,“对症下药”直到他完全“康复”为止。
总之,班主任只有念好了“望、闻、问、切、诊”五字经,充分了解学生、观察学生、尽力把握住学生的内心世界,工作才能得心应手,才能取得育人的成功。
(责编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