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红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疑是思维之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结束。我们培养的是跨世纪的创造型人才,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独立的质疑能力,让学生在质疑中发展思维,个性飞扬。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愿”问
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意见。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敢问”是一种良好的心理行为,可是,学生不敢提问,是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现象。鉴于此,我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渐渐地我知道了学生在课堂上不敢问,不敢多问的原因。原来他们心理有顾虑——害怕自己提的问题质量不高,同学会嘲笑,老师不予解答。因此,教师必须解除学生的心理顾虑,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为此,我经常向学生说明多问的好处,对大胆提问的学生,不论问题的质量如何都给予鼓励。对于提出的问题富有思考性的,可根据情况因势利导,采取个人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的形式加以解决。对一些与本课关系不大的问题,或完全离谱的问题,我也决不批评,而是启发他换种方法思考,并在课后帮助解答。这样学生就没有精神束缚和心理负担,上课自然会积极举手,踊跃发言。
二、教给质疑问难的方法,让学生“会”疑
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但是长期的接受性教学使学生失去了个性,增加了依赖性,提不出问题,也不知道从何提问:要么是无选择,无重点,要么是提书上现存的思考题。有的还认为:语文一看就懂,似乎没什么疑难。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让学生会“疑”。
1.课前充分预习,扫除质疑障碍
课前做好预习,扫除字词障碍,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及其作者的生平,对提出问题的质量有很大帮助,不至于提出如“这个字怎么念,什么意思”等既浪费教学时间又对整个课文的理解帮助不大的问题。充分的预习对感悟课文的妙处,字句的提炼大有帮助,给进一步赏析课文提供了一个平台。充分的预习,有助于增强提问者的自信、学习的热情,形成课堂上的良性互动。
2.指导质疑方法,培养质疑能力
学生在质疑时,往往不知如何质疑,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质疑的指导,让学生学会质疑,形成能力。
(1)根据文体特点质疑
不同的文体,其特点也不相同。面对的是说明文,就要了解说明的对象,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掌握说明的方法。就此可以质疑:本文说明了事物的什么特征?课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说明顺序是什么?看到的是小说,学生就应该想到小说的阅读一般从分析人物、情节、环境入手,进而把握文章的主旨。由此可提如下问题: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塑造的这一人物对中心表达有什么作用?文章在情节安排上有何特点?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看到议论文就应该从议论文的三要素方面质疑……通过训练,学生避免了质疑的盲目性、随意性。
(2)从文章题目中质疑
题目好比是文章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视全文的主要内容。学生阅读时,可针对题目提出一些问题。如《枣核》一文,学生就可问:文章为什么以小小的枣核为题?枣核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内容后就会明白:以枣核为题,是以小见大,用小小的枣核来表达海外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意。
(3)找寻关键词句发问
教师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就要引导学生能在文章看似平常,实有深意的文字中质疑,也就是找寻文章关键词句。关键的词句是指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句子,含义隽永深邃、蕴含哲理的句子,最能突出中心的句子。教《始终眷恋着祖国》一文,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大多能找出有关人物优秀品质的关键句质疑。如“钱学森在美国待遇优厚,为什么要回国呢?”“为什么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中秋节才决定回国呢?”“为什么说钱学森抵得上五个师?”带着这些问题研读,人物形象就能凸显出来。
三、培养自主探究兴趣,让学生“乐”问
心理学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强烈的求知欲,再经教师鼓励,就更愿开动脑筋,质疑问难。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用“圈、点、划、批”等办法勾出疑难,待下一步讨论排疑,逐步养成学生的自学习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学中“互找攀比对象,双向比学赶超”,让自己追有目标,超有可能,个个争先恐后,取长补短,各显神通,这样就如同注入“兴奋剂”,形成“不信自己不如人”的学习氛围,他们尝到探索的乐趣,自己就会主动地学习,乐于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质疑,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让我们的学生轻舞飞扬。
(责编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