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禁忌?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陪着,我也还想打听些关于祥林嫂的消息,但知道,他虽然读过‘鬼神二气之良能也,而忌讳仍然极多,当临近祝福的时候,是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的,倘不得已。就该用一种替代的隐话,可惜我又不知道,因此屡次想问而终于中止了。”
这里所谓的“替代的隐话”,就是指忌讳语的对代词。“我”因不谙悉语讳的对代词,故而虽想打听祥林嫂的生死,但“屡次想问而终于中止”。这段引文一方面告诉我们对语讳及其对代词的了解和熟悉是人们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另一方面也是对禁忌的一种具体说明。所谓禁忌,就是人们对神圣的、不洁的或危险的事物所持态度而形成的某种禁制。其特征有三点:第一,禁忌是一种否定性的行为规范;第二,禁忌是一种社会心理层面上的民俗信仰,违禁所造成的不幸停留在心理层面或者精神层面上;第三,禁忌的处罚是不可抗拒的,违禁所遭受的惩罚由当事人自发的内心力量或精神上来实行。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中记录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不少习俗,禁忌习俗就是其中的一种。下面结合高中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药》和《阿Q正传》中所涉及的言语、寡妇、祭祀等方面的禁忌来作一番解读。
一言语禁忌
由于风习、俗信或个人缘由,某些言语被认为不吉祥或不体面,而代之以别的话语,经久成习,成为禁忌语。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禁止说出的词语,二是替代性说法,即委婉语。根据禁忌现象产生的心理原因和禁忌的内容,结合教材实际,这里把语言禁忌分为凶祸词语禁忌和羞耻词语禁忌两类来加以说明。
1凶祸词语禁忌
人类自古以来就有趋吉避凶的心理,中国民间一向也有“说凶得凶,说祸得祸”的说法。人们厌恶死亡、疾病、伤残、离散、贫穷等不吉字眼,对此常作凶祸禁忌语,需要表达这些概念时就用其他委婉词语来替代。在凶祸语中,人们最忌讳的就是“死”字,对此民间有多种替代语,如“老了”、“不在了”、“过去了”、“升天了”、“进土了”、“没了”、“走了”等。《祝福》中关于祥林嫂的死有这样的对话: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问。
“老了。”
“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交了色。
这里的“老了”就是“死了”的替代语。“老了”一句说得多委婉、多贴切:说这句话的时间是旧历的年底,是鲁镇人都在准备“祝福”,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好运气的关键时刻,稍有疏忽就会影响来年的好运。这样的氛围说话不得不讲禁忌;说这句话的地点是在知书达礼、一言一行都有讲究的鲁四老爷家里,何况四老爷正为犯忌的祥林嫂生气呢,这种场合说话不得不懂规矩;说这句话的人的身份是一位打短工的,说话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到东家的呵斥、谩骂甚至辞退,这种身份的人说话不得不格外小心!
疾病也是一种不幸。所以古今都有人避讳。“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孟子·公孙丑下》)“采薪之忧”就是讳称疾病的婉言。下面看《药》中的一段文字:
“这是包好!这是与众不同的。你想,趁热的拿来,趁热吃下。”横肉的人只是嚷。
“真的呢,要没有康大叔照顾,怎么会这样……”华大妈也很感激的谢他。
“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
华大妈听到“痨病”这两个字,变了一点脸色,似乎有些不高兴;但又立刻堆上笑,搭赸着走开了。
这里华大妈为什么“变了一点脸色,似乎有些不高兴”呢?因为她听到了“痨病”二字。“痨病”在中医上指结核病,这种病对当时的医疗水平来说是一种绝症,她希望自己儿子的病出现奇迹,快点好起来,所以她忌讳听到“痨病”二字。但她为什么“又立刻堆上了笑”呢?在她看来,康大叔“照顾”她家,为她家提供了“与众不同的…人血馒头”,可以医治儿子华小栓的病,给她家带来了希望。虽然康大叔说话没讲究禁忌,但毕竟有功于她,所以她陪着笑,把这种尴尬的局面敷衍过去。
2羞耻词语禁忌
从中国人的传统心理看。人们特别注重讲面子,人们忌讳提及羞耻之事,不得不提及此类事时措辞总是委婉再三,表现出对羞耻词语极端忌讳的态度。然而生活中令人感到羞耻的事很多,生理缺陷就是其中的一种。有生理缺陷者。往往有着数倍于人的自尊心,而对自己的生理缺陷有着强烈的忌讳人言的心理。直呼其词易引起当事者不愉快,严重者甚至引起纠纷,《阿Q正传》中的阿Q便是一个典型例子。由于他头上长有癞疮疤,于是“他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一犯讳,不问有心与无心,阿Q便全疤通红的发起怒来,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这里“癫”是阿Q的生理缺陷,和他人一样,阿Q具有禁忌心理,忌讳他人提到“癞”及与之有关的词,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都会让爱讲面子的阿Q蒙羞,所以他为此气愤,不是骂便是打。
凶祸词语禁忌、羞耻词语禁忌是语言禁忌中的一部分,它们是一种语言现象。它同政治、礼仪、习俗等都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因而也是一种文化现象,通过以上的解读可以加深我们对教材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理解。
二寡妇禁忌
禁忌所指的“不洁”并不是指不洁净、不卫生,而是指“危险的”、“不圣洁的”、“会招致凶厄的”祸源。这种“不洁”的观念,在中国的旧社会,最显著地被加在了女人的头上。女人被说成是肮脏的、不洁的,是一切凶祸的根源。基于此,女人生存不易,寡妇尤为突出。在“出嫁从夫”的伦理社会中,寡妇因失去丈夫而沦为妇女中更为不幸的一类,她们像失去了屏障的家园,如脱离了枝干的飘叶,本应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帮助,但是残酷的社会相反报以寡妇却是更多的歧视。《祝福》中的祥林嫂就是这么一个人。她第一次到鲁镇见四叔时,“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后来四叔家之所以雇用她,是因为她安分、耐劳、勤快,“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此时对祥林嫂的利用价值与对她的禁忌心理相比较,四叔家对她的利用价值占了上风。当祥林嫂再次到四叔家的时候,四叔家虽然凭借对祥林嫂的第一次印象雇用了她,不过四叔还是暗诫了四婶,祭祀时要对祥林嫂有所戒备。
《中华全国风俗志》云:“(广东)寡妇俗称孤矜,又称鬼婆,人成目为不祥人。以为其夫主之魂魄,常随妇身;有娶之者,必受其祟。故辄弃置不顾,无人再娶。”俗信还以为娶寡妇,后夫到阴间将要与原夫争夺
其身。所以娶寡妇是民间一大忌讳。下面看《祝福》中的一个片段。
“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的说。“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
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这是在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
这里柳妈诡秘的“鬼”话,不仅让见识有限的祥林嫂明白了自己再嫁的罪孽深重,同时也让她惊恐万分。
纵观《况福》全文,与寡妇祥林嫂有关的“是非”的确很多。但哪一样“是非”是她主动造成的呢?她只是想做一个奴隶而已,可是当时社会上的人们并没有放过她,时时处处歧视她、欺凌她,以致发展到驱赶她,逼得她走向了生命的尽头。其主要原因在于祥林嫂是一个寡妇,寡妇禁忌真像天罗地网一样禁锢着她。
三祭祀禁忌
在民间,祭祀被看得很神圣,因而有许多禁忌,如果能够恪守各种禁忌,神灵就会福佑祭者。否则会触怒神灵,祭者的愿望就不能实现。祭祀禁忌按种类大致可分为祭者禁忌、祭品禁忌、祭器禁忌等。
由于女人不洁的观念和重男轻女的思想存在,祭祀神灵往往忌讳妇女参拜。《祝福》中就有这样的记述:“……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这里“拜的却只限于男人”就体现了祭者禁忌的观念。
祭品即祭祀时的供物,它在祭祀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祭者借以向神灵表达心愿的信物,也是祭者与神灵沟通的媒介,因此对于祭品从选择到制作,从供祭到最后的处理都是十分慎重和讲究的。否则,便不能表明祭者对神灵的真诚敬意,不幸就会降临到祭者身上。《祝福》在介绍准备“福礼”时有这样的记述:“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这些文字既是对祭品选择、准备的介绍,也是对祭品禁忌的具体说明。
常见的祭器包括:祭祀的用具、神像、法师的法衣法器等。这些,都是举行神事时要用的,因而它们都具有神圣的性质,具有禁忌物品的性质,一般来说都是不能随意触摸碰撞的。否则便是对神灵的侮辱。下面看《祝福》的两个片段。
片段一(祥林嫂再次来到鲁镇后):四叔家里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祥林嫂先前最忙的时候也就是祭祀,这回她却清闲了。桌子放在堂中央,系上桌帏,她还记得照旧的去分配酒杯和筷子。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
她讪讪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婶又慌忙的说。
片段二(祥林嫂捐门槛之后):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以上片段,都是准备祭祀过程中四婶阻止寡妇祥林嫂触摸祭器时的描述,这些也都是祭器禁忌的具体表现。
祭祀禁忌是封建祭祀的组成部分,封建祭祀是封建思想文化的一个方面。在这里鲁迅先生通过对封建祭祀的记叙,揭露了封建思想文化的残忍、虚伪的一面。
禁忌作为以信仰为核心的心理民俗,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凝聚着人类原本的心理、愿望和幻想,反映着一定社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水平。本文通过对鲁迅先生部分小说中涉及的言语、寡妇和祭祀等方面的禁忌解读,可以加深对作者创作意图的理解。
程华早,语文教师,现居湖北仙桃。本文编校:陈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