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文化品格解读

2009-07-14 03:11卢惠平
文学教育 2009年11期
关键词:儒家思想品格苏轼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序言中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世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的确,北宋大文豪苏轼是超级文化名人,其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其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其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书法亦有苏、黄、米、蔡“四大家”之称。尤其对词的发展和创新贡献殊大,树词坛之异帜,开豪放之先河,代表了北宋词的最高成就。像他这样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史学、文论、医药、饮食等各方面都卓有建树的人,环视华夏史海,都极为少见。而他的文化品格,更是被后人推崇备至。

苏轼出生在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家庭。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曾对苏轼和其弟苏辙悉心指导。母亲程氏有知识且深明大义,曾为幼年的苏轼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使苏轼从小就受到儒家的正统教育,为以后的“以身许国”奠定了思想基础。

苏轼由于刻苦学习,青少年时代便才华横溢,为欧阳修、梅尧臣等所称许。及至成年为官,由于耿直正派,反对唯唯诺诺、迎合虚浮的作风,因而先后不容于改革派和守旧派,仕途坎坷,约近四十年中,几乎每隔两三年乃至几个月即“补外”或被贬逐一次。几次因诗文获罪,“乌台诗案”差点使他丢了性命。《金山题像》一诗可说是他对自己一生做的一个最好的总结:“心如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试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然而,在沉浮不定的人生面前,他表现出了极强的适应力,横遭贬谪也好,自请外放也好,都没有使他颓唐丧志,不管身居何处,无论爵位高低,他都能随遇而安,有所作为。

由此可见,苏轼具有两种可贵的文化品格:一是传统士大夫所普遍具有的执着、刚正不阿、积极进取的儒家思想,这是苏轼人格精神的主流。它是现实的人生哲学,其思维重点是对人生的思考,主张“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天子以至庶人,是皆以修身为本”。这种思想,塑造了苏轼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仕途顺利时,他身上锐意进取、济世报国的精神十分突出。就是被贬后,也不忘为百姓办实事。二是超然于外物困扰的佛、道二家思想。老子主张“道法自然”,就是要崇尚自然、顺应客观形势,不妄为,不妄求,以摆脱烦恼去创造成功的人生。在漫长的中国文学史中,只有苏轼将儒道佛三者融汇贯通,做到极为圆满的融合,既进取而又不迂执,既超脱而又不厌世。当处于顺境时,他以强烈的政治热情“入乎其内”,以天下为己任,努力构建自己的平生功业;当处于逆境时,又能立即“出乎其外”,以超然于外物的态度战胜精神疲惫,从而向人们展示出深厚而独具魅力的文化品格。“文如其人”,我们可以通过他创作的《水调歌头》、《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等词,解读独特的文化品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在密州时所作。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苏轼于神宗熙宁四年,通判杭州,熙宁七年,迁密州知州。而其弟苏辙也因为与王安石牴牾,请求外任,出任河南府留守推官。熙宁五年,改任齐州(今河南)掌书记。苏轼、苏辙手足情深,而政见遭遇相似,如今他们虽同在山东,可是已经七年不见了。中秋之夜,词人望一轮明月,诸多人生感慨涌上心头,使他夜不能寐。于是写下了这首光照千古的中秋词。词的上片写举杯问月。因为人间诸事不顺:自己仕途受阻,爱妻王弗早逝,又不能与弟弟相见,所以词人起首便写对天上的憧憬:“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表达“欲乘风归去”之愿望。然而“惟恐”“高处不胜寒”,故又以“何似在人间”,表达他对人间的留恋,这便是对人生、对生活的热爱,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儒家思想。下片写对月怀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一种高度的哲理概括,也是作者对人生的深切感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词人的自我宽解:只要大家都平平安安,即使远在千里之外,能共对明月,互相思念,也是一种慰藉。这首词表达了苏轼对弟弟的深切怀念,对宇宙与人生、入世与出世的思考,以及对于人生的热爱与美好的祝愿。词中有欲“入乎其内”而不得的无奈,又有“出乎其外”的达观情怀,这正是词人最为令人钦佩的地方。

《念奴娇·赤壁怀古》不仅是苏轼的代表作,而且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仅体现了作者杰出的文学天才,而且也折射出非凡的个性。仔细品味该词,可以更透彻地理解作者独特的文化品格。

凡是论及宋词的风格,人们往往将它概括为婉约和豪放两大类别。如果说苏轼是豪放词的开创者,那么《念奴娇·赤壁怀古》则是豪放词史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其显著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笔触由闺阁延伸到了社会与人生,扩大了叙写的题材;二是它所抒发的不再是男女间的缠绵悱恻之情,而注入了鲜明的士大夫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文化的角度,这种士大夫情怀可以看作是儒家思想的产物。在士大夫心中,儒家思想是立身之根本,而该词则体现得尤为突出。

这首词描绘了赤壁附近的壮阔景物,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赞美,抒发了词人的理想抱负以及老大无为的感叹。上片写景,由景入情,引出对古代英雄的怀念。开篇“大江东去”二句,大气包举,笼罩全篇,反映出词的主导思想:历史上的“风流人物”都免不了要被浪花“淘尽”,更何况无声无臭的碌碌凡夫!无穷的兴亡感慨由此生发。次二句以精炼的笔墨点出时代、人物、地点,为英雄人物的出场做好铺垫。“人道是”三字,既烘托出古代战场家喻户晓、世代相传的声名,同时又暗中交待这个“赤壁”并非当年真正鏖战之地,只是人们的传说而已。“乱石穿空”三句正面描写赤壁景色,但却写得意态纵横,精神饱满,古战场的声势被和盘托出,渗透到全篇的每一角落,只待人物出场了。“江山如画”两句,一笔收束,总上启下,自然地由古代战场过渡到古代英雄人物。

下片是全词的重点,通过赞颂年轻有为的周瑜来抒发自己心中的不平之气。周瑜英姿勃发,儒雅风流,少年得志,指挥若定,“谈笑间”曹军便“樯橹灰飞烟灭”。在诸多的英雄豪杰中,作者为何只赞颂周瑜呢?这是理解全词的一个关键。周瑜年轻,有才华,有抱负,而词人亦然。作者自幼“奋厉有当世志”,才华横溢。据《宋史》记载,年仅21岁的苏轼与其弟一试登高第。宋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寡人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其才华与抱负可见一斑。作者渴望能像周瑜那样建功立业,一展雄才大略,这是儒家思想的本质呈现。它要求人们以天下为己任,“致君尧舜”,去获取一个成功、欢乐、奋进的人生。据此,苏轼可算是典型的士大夫了。如果说儒家思想给人提供的是成功的动力与智慧的法门的话,那么,道家思想则是失意时的精神调节剂。写此词时(元丰五年)作者47岁,正是用事之年,却屡遭贬谪而“早生华发”,面对如此壮美的江河,联想到少年得志的周瑜,词人怎不感叹“人生如梦”呢?所以从“故国神游”到结尾这五句既表现出作者对理想境界的“神游”,又反映出作者对人生所持的虚无态度。但就全篇而言,贯穿始终的并不是“人生如梦”,而是对“风流人物”的赞美,对远大理想的追求,以及因政治失意而产生的牢骚和愤慨。瑰丽雄奇的自然风光,雄姿英发的英雄人物,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这三者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从而构成这首词高旷豪迈的风格。它那永世不衰的、激动人心的艺术力量也就产生在这里。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也是作者贬谪黄州时所作,也是一首蕴含苏轼独特文化品格的优秀词作。这首词通过途中遇雨和对待风雨的态度的描写,抒发不为忧患所扰的开阔胸襟。全篇用叙述笔法,却又有比兴的意义。篇中自然界的风雨是政治上的风险与磨难的比拟。作品开首写作者在穿林打叶的风雨声中吟啸徐行,这是他对待政治上的打击泰然自若、随遇而安的形象写照。正是这种乐观的态度成为他生活的精神支柱,使他得以保持心理的平衡,直到走完了他的人生道路。“一蓑烟雨任平生”,多么潇洒,多么坦荡,又多么傲岸不凡。风雨总是要过去的,风雨过后,依旧归于平静,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结尾三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又是一种有无转化的人生辩证法的揭示,词中虽有佛家的“四大皆空”的思想,但对于祸与福、顺与逆的超脱的处世哲学,对人们不也是一种启迪吗?

由此可见,苏轼的词中蕴含着他独特的文化品格。作为士大夫的苏轼,当仕途坎坷、人生失意时用佛、道二家思想给自己以精神上的解脱,也不失为一种值得借鉴的方法——看淡人生。要注意的是,苏轼并非是看淡整个人生,只是看淡人生中某些不必要的累赘之物。如《十拍子》云:“身外傥来都似梦”,其中“身外”指自身之外,“傥来”则指无意得来之物。成玄英疏曰:“傥者,意外忽来者耳”,即谓:功名利禄、高官显爵之类的东西,均不过是意外得来的身外之物而已,在他看来都似梦境一场。可见,他所看淡的并非是人生本身,只是那些附加而来的“傥来”之物而已。所以,儒家思想始终是鼓励他百折不挠、积极奋进的精神力量,佛老哲学则更多地作为他身处逆境中自我解脱的思想武器。值得注意的是苏轼虽然具有佛、道二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洒脱态度,但是传统的士大夫的文化修养,从儒家出发的比较现实的生活态度,又使他对佛家的懒散和老庄的放逸有所警惕。所以他虽成年颠沛流离,辗转奔波,踏遍了天南海北,一直过着逆旅过客、席不暇暖的流亡生活,但他却能安然处之,旷达乐观,随缘自适,这是普通人难以达到的境界。在他历任地方官吏时,比较关心人民痛苦,做了不少有益于人民的事情。在徐州,他亲自带领官员防洪、筑堤;在杭州,曾减赋赈荒,疏浚西湖,修筑苏堤;在定州,曾整饬军纪,加强边备;在广东惠州,他引泉入城,供百姓饮用。在海南,他深爱着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居住的黎民亲友,为他们介绍先进的农耕方法,破除迷信,开凿井泉,散发药剂,提倡民族平等观念……在这个中原文化波及不深的地方,创办乡学,亲自为当地学子授课,向朝廷大力推荐优秀人才,这些为当时还处于“文化沙漠”的海南带来了人文的气息,更为海南在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各地的东坡井、东坡书院、东坡孤儿院、东坡医疗所……也都是苏轼为民创下的实绩。

同时在文艺创作上始终孜孜不倦,没有走向消极颓唐的道路,取得辉煌成就。其弟苏辙说他谪居海南时“日啗薯芋而华堂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又说他当时写的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并见苏辙《追和陶渊明诗引》),这是他和前代得罪远谪的士大夫如韩愈、柳宗元等表现不同的地方,也是他令后人敬仰的地方。刘禹锡、柳宗元等文人遭贬谪时也曾在山水自然、风土人情中寻找慰藉,寄托幽愤,但他们始终没有摆脱过“怀才不遇”的牢骚愤慨。苏轼则较少自伤不遇,不管经受怎样的人生挫折,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在大自然的山山水水、清风明月中,他都能发现美,得到美的享受。在这些既高雅而又亲切的生活情趣中,苏轼的人生价值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

综上所述,苏轼“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圆满融合的文化品格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在人的一生中,唯有生命真正属于自己,所以要珍惜生命、奋发有为,同时要摆脱患得患失的精神羁绊,这样才能获取一个欢乐的人生。

参考资料:

1.《中国文学史》(三)(游国恩、王起等主编)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册)(于非主编)

3.《苏东坡传》(林语堂)

卢惠平,广东茂名学院高州师范分院中文系教师。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品格苏轼
儒家思想是否扭曲了人性
品格提升在小学语文亲子阅读中的渗透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吟诗赴宴
冬季暖男必备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Why Lear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