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用活教材中的“资料”栏目

2009-07-13 09:41
化学教学 2009年5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资料人文

林 蕾

摘要:对教材“资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为追求优质课堂教学,用好用活教材中的“资料”栏目提出了四点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资料;问题;创设情境;人文;阅读;探究性问题

文章编号:1005-6629(2009)05-0035-02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在人教版九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资料”栏目是一大亮点。上下两册教材共出现“资料”栏目达29处,涉及的内容有空气质量标准、燃料使用和存放、化肥鉴别、织物除渍方法、侯氏制碱法等化学常识,充分凸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为教师创设教学情景、增加学生的表象积累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然而,笔者在与同行们多次交流时发现,在“资料”教学时存在以下几种现象值得警惕。

1“资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置之不理

有的教师认为,不少“资料”,如:“元素符号的发展史”、“张青莲简介”、“银器防腐”、“人体体液和排泄物的pH”等素材,涉及的知识点太少太散,都是些“花架子”,可有可无,中考题中又很少出现,引导学生学习“资料”无非是浪费时间,是“不经济”的学习,倒不如去做几道化学题更有用。因此,在“资料”教学中他们选择视而不见,直接跳过。结果是适得其反,课堂越来越沉闷,学生的学习效率越来越低。

1.2一讲到底

“资料”教学中另一错误做法是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不够重视,不愿给予学生亲自体验、探究的时间和机会,大讲特讲,总结出死记硬背的条条杠杠,让学生记现成的结论。

1.3盲目补充

曾经听过这么一课“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师用了近半课的时间讲解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原理和反应方程式,又补充了碳酸氢钠的受热分解方程式,最后竟提升到“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互变”,结果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不可否认,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新教材中的资料内容更具有弹性和张力。但是像该教师这样不顾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水平,盲目地补充知识点,刻意加深加难,美其名曰是注意与高中内容衔接,拓展学生视野,但实质是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打击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最终导致舍本求末,事与愿违。

综观上述这些现象,不难看出有些教师还停留没有领会新教材编写的宗旨和深意,在教学时过于注重化学的知识价值,不愿深入研究教材,缺乏课程改革的勇气,以致错失了许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和科学方法的好机会。其实在“资料”教学中没有必要刻意另辟蹊径,只要合理有效地用好、用活教材中的资料,则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就会得到充分发挥。

2“资料”栏目的运用策略

2.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资料”栏目中的素材图文并茂,简明直观,语言生动活泼。这种多以图片、表格形式的呈现方式不仅增加了理论知识的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也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另外,许多化学情景素材,如:“认识服装标签”、“生物体内的含水量和元素含量”、“吸烟和霉变食物的害处”等,都与化学学习内容联系密切,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资料”栏目提供的资源,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把资料内容转化为“有价值的知识”,让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阅读“空气质量质量日报、预报”时,指导学生在国家环境保护部网站定期查阅南通的空气质量状况;介绍“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时,通过图片投影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了解“工业上如何大量制取氧气”时,启发学生思考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的根本区别。

2.2挖掘人文内涵,培养积极价值观

在“资料”栏目中提供的人文素材多达7处。将价值观教育有机地融入课堂,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和人文素养的和谐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挖掘素材中的人文内涵,联系曲折发展的化学史实,并适当地加以展开,不仅让学生了解到化学家的研究方法,体验他们敢于质疑和批判权威的精神,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为祖国而学习的热情,提升教学感染力。

例如:在“爱护水资源”这节课时,通过阅读资料“水资源紧缺指标”,并联系我国各地人均水量柱状图,使学生深切体会到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又如:在介绍“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时,教师叙述:20世纪初,制碱工业技术一直遭到发达国家的封锁,被外国公司垄断。当时在美留学的侯德榜对这一现实十分愤慨,他怀着炽热的爱国之心返回祖国,建起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永利碱厂。之后又断然拒绝日本鬼子歙物要求,经过多次的摸索和试验,终于发明了“侯氏制碱法”,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这种方法制造纯碱。学生被教师充满激情的陈述深深地打动了,这样的体验,无需太多的指点,学生能迅速、敏捷地洞悉教师所需传达的意图,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2.3通过阅读,培养信息处理能力

“资料”栏目的设置,既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也体现了对学生获取和加工运用信息能力的要求。而考察学生获取、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正是近几年中考热点之一。不少中考题中的资料素材就是教材中的原型或者变形。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素材,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找出文字中的关键词和图表、化学用语表达出的信息并加以分析运用。另外“资料”中的知识点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在指导阅读时应提醒学生注意前后知识的连贯性,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例如:在学习“认识服装的标签”时,指导学生根据里料、面料的纤维种类区分不同的服装织品;根据洗涤说明的不同图标了解洗涤熨烫时的注意事项。在资料“我国渤、黄、东、南海海水所含主要元素”中,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表,在众多数据中提取信息,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了解海水资源状况和海水中的“元素之最”。

2.4适度筛选,设计探究性问题

不是所有的资料都可设计出探究性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研究、筛选,做学习的有心人。探究性问题的选择应从“资料”的具体内容入手,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储备精心选材,设计上要有梯度、多层次,注意要面向全体学生,挖掘不宜过深、过难,把握好探究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知识的建构。

例如:在“质量守恒定律”一节中,除了引导学生关注“拉瓦锡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这一史实之外,还补充了以下资料:

早在300多年前,化学家们就对化学反应进行定量研究。1673年美国化学家波义耳在一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铜,结果发现反应后物质的质量增加了。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较精确的定量实验法,在密闭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分解与合成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反应后质量仍不变。

两份资料的展示立即激发学生主动地提出以下问题:

⑴是不是在敞口的容器中质量就会增加?

⑵为什么在密闭的容器中质量就会不变呢?

带着问题,学生都积极思考,提出猜想,并围绕猜想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推理,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在该节课最后,教师再次让学生关注这两个资料并提问:“两位科学家关于质量的研究为什么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通过前面的学习你现在能解释其中的奥秘吗?”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实验事实很快找到答案。设置了这三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梯度的探究性问题,做到首尾呼应,使学生加深了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在这样的教学中,资料成为点燃学生探究激情的导火索,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感悟到科学家研究的过程和科学方法,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学习的“再创造”。

参考文献:

[1]胡美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张晓玲.初中化学探究教学之我见[J].化学教学,2007(3):30~34.

[3] 陈美.对化学课堂现状的反思[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9):16~17.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资料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