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改革和开放是中国和平崛起的两大基本原因。改革创立了“市场经济+政府推动”的经济体制,这是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活力,而且把效率低下的“官僚政府”变成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开放形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模式,这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发挥了中国最大的人口优势,把沉重的人口包袱变成了最有竞争力的手段。只要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和平崛起是谁也阻挡不住的。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和平崛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9)03-0071-03おお
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接近10%的平均增长率迅速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按照最保守的估计,在建党一百周年之前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之前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可以说没有任何悬念。实际的发展会大大超越这个时限。
中国经济之所以能持续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改革开放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和开放是中国和平崛起的两大基本原因。
中国的改革走了一条从国情出发,“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不断推进,不断完善的渐变的路,逐步形成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改革道路和体制。改革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持续地推动作用,而未造成大的震动或破坏。
和改革比,中国的开放成效更为显著。开放使中国引进了最为短缺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缩短了积累资金、创新技术、培养人才和提升管理的时间,走了一条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化捷径,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直接与世界接轨,从而实现跨越发展。伴随着招商引资,中国同时引进了发达国家的市场体制、企业制度和商业文化,减少了自己探索、改革和创新体制的曲折及困难,减轻了改革过程可能出现的种种阵痛。通过“三资”企业的示范,加速了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增强了中国经济的活力。中国的改革虽然步履蹒跚,但开放的成效却很显著。开放给中国送来了现代化,使市场经济体制率先在沿海站住了脚,使中国的市场经济模式首先在沿海形成。通过沿海的率先发展和示范效应,使开放的浪潮波及到整个内地,从而带动了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因此,开放实际上是中国最大的改革和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突破口。
开放打破了中国长期的封闭状态,使我国经济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参与了国际经济分工,分享到全球一体化带来的好处。在封闭状态下,中国的劳动力解决不了吃饭问题,更解决不了发展问题。改革开放为中国劳动力发挥作用找到了出路,使中国的劳动力变成了有效的生产力。从全球范围看,中国在土地、资源、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都不具有优势,中国的比较优势只有人口或低成本的劳动力。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自觉不自觉地发展了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把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管理与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结合在一起,发展了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生产了价廉物美的商品,占领了欧美市场,使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厂。正是由于开放,把中国最大的人口包袱变成了最有竞争力的手段。在加入WTO之前,中国在世界市场上处于守势,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加入WTO后,中国变为攻势,高举贸易自由主义大旗,而欧美则处于守势,实行了贸易保护主义。因为中国人口多,劳动力供给过剩,工资水平必然上不去。特别是农民工,他们在农村都有一块地、一幢房,有最后的退路,因而劳动力成本更低。劳动力成本低,产品的价格就低,从而使中国的商品所向无敌。俄罗斯做不到,因为其人口较少,只及中国人口的十分之一多,劳动力短缺,工资成本高,生产不了廉价的商品。非洲国家穷,劳动力成本也很低,但由于都是些小国,不能集中国力发展科技教育,生产不了欧美市场所需要的商品。能够和中国竞争的只有一个国家,就是印度。但印度走了一条和中国不同的发展道路。印度走的是“精英”发展之路,追求高端,很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软件产业的发展,其服务外包堪称世界一流。但软件产业容纳的劳动力有限,靠几百万知识精英或白领,很难把11亿人口的印度经济带动起来。也就是说,印度并没有充分发挥她的人口优势。由于印度没有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劳动者就不了业,因此印度成了世界最大的贫民窟,全球三分之一的贫困人口在印度。而中国充分发挥了人口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靠农民工支撑了世界加工厂,用“全民”参与经济的方式促使中国和平崛起。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和印度的经济总量差不多,而现在中国是印度的三倍多。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实际上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即发挥人口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是对这一发展模式的概括。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理解为以人为本的分配观。只讲分配,不讲发展,分配和民生就不可持续。只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就业为中心,才能发挥中国的人口优势,增强中国经济的竞争力,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从而才是真正以人为本。
改革开放创造的“市场经济+政府推动”的经济体制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模式,在今后几十年会仍然有效。只要我们不断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巩固改革开放的成果,坚持改革开放的道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的经济就会持续快速地发展。中国的和平崛起是谁也阻挡不住的。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即使将来经济总量超过了日本和美国,其人均GDP仍然到不了世界前列。也就是说,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还很长,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对于中国来说,不能把成熟的欧美经济体制作为自己的体制模式,而应从发展中大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不断总结和完善“市场经济+政府推动”的经济体制,坚持发挥市场经济的活力和政府推动的动力两个积极性,使其继续成为推进中国和平崛起的经济体制。等到人均GDP与发达国家接近了,再进一步采取更加成熟、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当前,一方面需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步伐,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推动经济发展的活力;另一方面,要及时调整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科学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一件史无前例的事业,中国正在走世界各国没有走过的路,中国的体制改革是一项伟大的创新工程。中国的经济体制是适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制。目前,世界多数国家还处在发展之中,中国的体制模式会对她们起到借鉴作用。我们要不断创新和完善自己的经济体制,为发展中国家树立示范。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世界,她不仅使市场经济进入到信息化阶段,而且互联网的直接民主超越了传统的代议制民主。只要我们把信息化和互联网民主融入到“市场经济+政府推动”之中,中国特色的体制就会更上一层楼。中国正在引领世界潮流,我们不能妄自菲薄。
中国的开放使其成为世界加工厂,其世界加工厂的地位在今后几十年还会进一步加强。因为中国还有七亿多人口在农村,中国的城市化率还不到一半,还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目前,就业问题仍然是困扰中国的大问题,因此,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是中国的战略选择。即使将来就业充分了,还可以通过延长退休年龄,来保障劳动力的充足供给,减轻社会的养老负担。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家会拿出更多的钱发展科技教育,提高国民的劳动力素质,提升人力资本和劳动效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现在我们还只是在日用消费品上是世界加工厂,将来在装备制造上也会成为世界加工厂。只要生产基地在中国,世界研发中心就会向中国转移。只要中国人介入了研发,未来的核心技术最终会被聪明的中国人所掌握。到那时,我们不仅会赚到加工费,而且会获得知识产权费,中国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只要中国产品“垄断”了世界市场,销售渠道最终会被中国企业所控制,其利润的大部分最终会流入中国人的口袋。但这有一个过程,我们不能一步登天。我们已经发展了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我们还要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不仅要输出商品,还要输出服务,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我们要不断拓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空间,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水平,使中国既是世界加工厂,也是世界办公室,要始终立足中国最大的优势也是唯一的优势人口优势的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会升级的,其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是不断增长的。我们不能因为现在赚的是小钱而放弃自己的比较优势,而只能通过增加人力资本去加强自己的比较优势,通过进一步开放去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要知道,薄利多销是永恒的商业诀窍和竞争手段,浙江商人正是通过薄利多销打败欧美商人和犹太商人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薄利多销是最有效的盈利模式,赚大钱是发达国家的盈利模式,等到将来我们“垄断”了技术,我们也会赚大钱的。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财富和国力的迅速积累,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拓,中国的和平崛起和现代化最终会成为现实。但即使如此,也不能放弃以人为本,因为人口始终是中国的比较优势。如果说中国没有了人口优势,那么世界任何国家都不会有人口优势。一定要清楚,劳动密集型产业是高端产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始终都要坚持的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现在中国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不断扩大,这实际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发展机遇。我们应当抓住这个机遇,扩大高新技术和能源原材料的进口,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缓解国内资源压力,加速中国的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加速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中国的和平崛起和现代化。只有利用世界市场和国际资源,中国的人口优势才能充分发挥,从而才能真正和平崛起。近代以来,先后崛的所有大国都利用了世界市场和国际资源,没有那个国家是仅靠国内市场和国内资源崛起而成为世界大国的。中国要和平崛起,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
2、张宝通:《认识农民工的历史地位 发挥农民工的经济作用》,《全球经济失衡与中国经济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11月。オ
作者单位: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心 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