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结构 打造高效课堂

2009-07-13 07:21蒋文学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9年9期
关键词:目标探究语文

蒋文学

自山东省实行新课程改革后,教育新理念深入人心。从2008年秋季开始,语文课时每周改为四节课,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呢?语文教师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及时,很有宽度、深度和高度。毋庸讳言,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课程开放性必然空前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势必引发教学手法最优化、课堂教学效率最高化的连锁反应。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策略应该是:树立大语文理念。积极构建大语文框架,做扬弃的继承者、宁静的思索者、勤奋的实践者。用大脑走路,用脚板思考。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在最短时间内臻于至治——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我们大胆整合教材,将语文外延与生活外延划等号,通过“四定”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打造高效创新课堂来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一、定向:提前布置预习任务,确定自主学习目标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长,语文学习延伸和拓展的时间就有多长。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关键是打好提前仗。预先布置学习任务,确定自主学习目标。目标是语文有效教学的起点。科学创设目标,要注意处理好“有目标与无目标、多目标与少目标、教师目标与学生目标”的关系。我们通常从教材出发,从教师个性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来确定教学目标。有人认为教师可以不规定学习目标,完全由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学习目标。但要注意先擒后纵,先抑后扬,先导后放,循序渐进。“无目标”有创新生成的可能,也有无的放矢、脚踩泥径、泡沫活跃的可能。其实语文教学不能没有目标,但又不必过度追求目标的达成。令学生获益,给人们享受,此即目标: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此亦目标。如果一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过分“恪守”三维目标去设计,节节课都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的大目标。兼有大目标又分解而成的若干小目标,试想一节45分钟的课怎么能一一落实若干目标?那将是怎样的高耗低效?三维目标的意识虽好,但机械对应,逐条落实就不科学。厚此薄彼,彼此割裂孤立更不可取。宜少而精,集中而明确。只偏重从教师层面出发的教学是不全面不科学的,要想彰显语文性、文学性,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素质,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务必从“教师目标”向“学生目标”转化。“学生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也是教师教学最后要落实的结果。“学生目标”设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适当,并由学生学习小组讨论通过。实施强化目标教学,确定自主学习目标,以求获得高效创新的良好效果。

二、定题:抓住重点设计问题,牵一发而激活全身

课时有限而且缩减,教学内容却不减少。今后的教学将不仅仅是处理“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而更像是解决“一缸水”和“一杯酒”的关系,教师要开怀痛饮“一缸水”,绣口一吐就该是味比茅台五粮液的“一杯酒”,奉献给学生去品呷和营养,为中华之振兴而茁壮成长。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提前熟读研究和深挖教材,抓住重点内容设计“一个问题”,并且紧紧围绕“这一个问题”,组织实施教学,开展分组讨论、共同探究的立体活动,层层深入文章脉旨。使学生自主活动贯穿课堂全局。对课文的整体处理可以“掐头取尾”,可以“中间开花”,也可以“脱胎换骨”,只要从课文文体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来设计,就算过河摸着了石头。语文问题的解决,语文教学的成功,也许有许多决定因素,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与生活相联系。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它使课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使学生学有动力,习有兴趣,读之有味,写之有物。教师要利用组织参观、访问、演讲、辩论、谈读写体会、编演课本剧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使学生体味“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知行合一境界。夸张地说,离开生活也许语文学习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让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学生就会用心灵感悟生活,认识更加理性,解题更加灵活,情感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深邃,真正善学乐学起来。

三、定矩:梳理归纳知识练习,形成专题学习模块

不以规矩,难以成方圆。不仅要梳理归纳基础知识,还要梳理归纳各类习题,尤其是建立错题本,形成一系列专题学习模块,这样既有利于牢固识记,也有利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习成为有源之水和有本之术。但规矩太多,也未必成方圆,这必须紧紧围绕基础知识点、训练点和重点难点。必须通过对整个教学模式与环境的二次开发、合理重构来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突破原有的教学主体之间关系的陈旧理念,并做相应的实践,采用“师生换位法”的教学模式。譬如选修课特别需要注重探求和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崭新的学习情境(图书馆或电子阅览室)中,使她们肩负“接受”“输出”的双重艰巨任务,有效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意义建构。梳理归纳知识练习具体步骤如下:1、分题:采取专题研究式,和学生共同将文本分列出若干专题;2、查找:运用小组合作方式,各组自选专题,组长分工安排,教师以组员身份加人研究小组,和学生一道深入图书室、阅览室查询资料;3、汇总:将小组成员的学习成果进行集中综合,讨论琢磨,确立发言人或授课者。4、展示:学生走上讲台充任教师角色,向全班同学讲解本组的专题研究成果,征询大家建议。

四、定式:大力实施分组教学,自主合作共同探究

“探究性学习”业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模式。自主、合作、共同探究是当代深受广大师生欢迎的主流教法,而分组教学则是杜郎口中学的先进教学经验。建立学习小组,每组各科均设立一名学习组长,由该科学习优秀者担任;组织上好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学生乐群善学,学习效果明显。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灵活多样、现代创新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积极性。在课外引导学生借助电脑网络、图书室等诸种途径来培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具有综合性。它融合了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探究能力”具有学科性。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内容上考查字词句篇等内容,能力上体现的是读写两大语文能力,即文学能力;“探究能力”具有合作性,分组合作,取长补短,集思广益,相得益彰。思想与思想的交流生成新思想,心灵与心灵的沟通诞生新境界。众人拾柴火焰高,百姓佐料石羹香。细节是一切文学艺术表现力的关键所在,由此“细节探究”乃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抓手。在《鸿门宴》教学过程中,笔者设计出了以文中表现人物神态的词语为抓手,以细节的再现、体味、解析为主体,以从神态剖析到心理琢磨,从心理琢磨再到形象分析为脉络的教学过程。课堂实践中,学生兴味盎然,学生的独创性和批判性得以真正自主的展示,收效甚硕。具体操作如下:1、找出文中直接或间接表现项羽神态的句子。2、让学生结合全文,紧紧围绕细节(句子中的关键词)就课堂中心问题——项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分组开展讨论,交流探究结果。3、教师相机点拨,拓展延伸。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再用此法探究文中刘邦的形象。

总之,构建“分组合作、高效创新”语文课堂要务求方法具体实用,可操作性强。“四定”法(定向、定题、定矩、定式)是在基于教学原则的基础上的灵活运用。对于其操作落实情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衡量其教学效率:1、学生能够顺利圆满地达成当堂课的教学目标,牢固掌握老师所讲的一些基本知识。2、学生能完成课后作业,特别是运用写作技巧来表达的文学教育作业,如日记、周记、作文专题片断等。3、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主动学习有关知识,自主思索和探究相关问题和领域。

猜你喜欢
目标探究语文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