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克明
所谓语感,简言之就是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语言有表层意思和内在含义。语言表达有优劣高下之分。怎样才能看得出来?就得具有很强的语感。语感差的人难以解读文本,甚至作出错误的解读。据说去年风靡全国的“毒香蕉”事件,就是误读一篇科普文章所致。那篇科普文章原文说香蕉患有一种称作“巴拿马”的病症,这种病是香蕉的“癌症”,或者说是“SARS”。而有人把这句话解读为香蕉含有致癌因素,携带有“SARS”病毒。再以讹传讹,说吃香蕉易得癌症,易被传染上“非典”。文字理解上的偏差一时间让全国各地谈香蕉而色变,使海南蕉农蒙受巨大经济损失,连中央电视台都在“实话实说”节目辟谣。我们接触一些中学生,他们或对某些港台影星、歌星的不规范的话语津津乐道,时常挂在口中,或沉迷于网络语言,把网络垃圾语言奉为模仿的“范本”。这也是没有形成良好的“语感”的表现。
“语感”在阅读与表达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述,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关于人生的境界,当代学者冯友兰先生说:“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而近代大学问家王国维却引用了三句古诗来描述一个人成就事业必经的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比较一下,我们会感到冯先生的表述高度概括,具有很浓的哲学气;而王先生的用语则形象生动。耐人玩味,让人易诵易记。如果王国维先生用“树立远大志向”、“执着追求理想”、“历经千辛万苦终有所成”来表达成功者三境界的话,恐怕就失去语言个性,不可能流传于今成为经典之论了。又如,谈论“幸福”的话题,如果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恐怕就要援引《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一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一是指(生活、境遇)称心如意”。如果运用文学的笔法,意味就有了明显的不同——
幸福是当窗外大雪纷飞时。你能呆在温暖的壁炉前读你心爱的小说。你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堆零食和一杯浓香的热咖啡。你身边卧着一只浑身雪白的假寐的牧羊犬,周围的空气弥漫着温馨;幸福是你在外边受到挫折时,回家能有一张可哭泣的小床,有一缸可洗去伤心的热水,有家人的亲情滋润,有朋友打来的问候电话,有《蓝色多瑙河》散出的安详气息;幸福是当你劳累一天后。迎接你的爱人的笑脸,孩子的拥抱与亲吻,家庭的欢乐可扫去所有的疲惫;幸福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除夕夜飞向天堂,飞向慈爱的奶奶时的笑脸与愉悦…
幸福,它就在身边,我们没有察觉正是由于它在身边。拥有哗哗的自来水也算幸福吗?撒哈拉沙漠的人最清楚;拥有三天光明是幸福吗?海伦-凯勒会告诉你;能听到淙淙的流水、籁簌的落叶、清亮的鸽哨是幸福吗?贝多芬会让你坚信;甚至爸爸的训斥、妈妈的唠叨也是幸福,当你离家远去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幸福来来去去,正如旋转的灯塔上半部的灯光,忽明忽暗,当它乍然亮起就会给你惊喜,而你若一直处于光环之下,就会无动于衷。拥有明亮灯光的我们可曾想到,没有电灯的山区的孩童对于电灯的渴望?
幸福,是多样的。拥有亲情是幸福,它像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让人铭刻于心。拥有友情是幸福的,它如一坛芬芳的老酒,越陈越香醇。有的幸福如《泰坦尼克号》中的凄美爱情一样,在带泪的微笑中留下淡淡的酸楚。人世间还有一种幸福,是为人民服务的情怀,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情操。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的:“幸福,在于创造新生活。”
科学的定义或诠释是客观的。概括的,言简而意赅;文学的描述是抒情的,具体的,带有联想与想象的成分。不同的语言产生不同的效果,只有有了良好的语感,才能品味感受得出。
“语感”不强,在表达的时候也会不分对象,不知轻重,不懂技巧。例如,一位大学生写了这样一个请假条——
敬爱的老师:
昨夜雨急风骤,风云异色,天气突变。园吾尚在梦中,猝不及防,不幸受凉!鸡鸣之时,吾方发现,不想为时已晚矣!病毒入肌体,吾痛苦万分!
亦悔昨夜临睡之际,不听室友之劝,多加棉被一条,以至于此晨之窘境。
吾痛,吾悔!无他,惟恸哭尔!室友无不为之动容!
本想学业之成就为吾一生之追求!又怎可为选避病痛而荒辍学业乎!遂释然而往校。但行至半途,冷风迎面吹,痛楚再袭人。吾泪涕俱下,已到生不如死之境,哪得气力再往之。不得已,而借室友之臂,返之!
由此上述,为吾未到校之缘由。
吾师应懂,吾未到校,乃吾迫不得已之为。
非不为也,而不能也。
吾亦懂,吾未到校,吾师失一佳徒之痛苦。
无吾,汝课索然无味栽!汝苦,吾亦苦!但,病痛不饶人,敬请谅之!
如有幸再见吾师之面,再听吾师之课,吾定当负荆请罪,自辱其身!
呜呼哀哉!呜呼痛矣!
学生x××敬上
这个请假条非常“搞笑”。出现这种情况,极可能与多年来中学教育阶段“语感”培养不到位,语言得体的养成训练不够甚至缺失有关系。我们应该深刻认识这一语言“残疾”现象,要强化学生“语感”意识,培养学生“语感”能力,使他们把握住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写说明应用文做到准确简明,写记叙描写文做到生动形象,写议论说理文做到切当严密,同时根据语用的需要调配语言的形态与色彩。
如何培养语感呢?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大量接触规范的、文质兼美的语言材料。多读美文,接触好的语言,脑海中便会形成许多好的语言模式,自然也便可以识得好的语言,出口、下笔就能运用好的语言。若不如此,甚至常接触一些垃圾语言,自然也就难分好坏语言,出口、下笔便是语言垃圾。
培养语感的另一途径。就是创设情境进行实际训练。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上过这样的“语言课”。在九月的一个早晨,他把学生带到田野里,要求大家观察天空,“想一想,从我们的语言中找出恰当的词来形容现在的天空”。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来:
“天空像刚被雨水洗过一样……”
“天空是纯净的。连一根羽毛也没有……”
“天空是碧蓝的,好像切列西卡的童话里的天空一样。一会儿天鹅就要飞来了……”
“天空是柔和的。”
“天空是忧郁的。有乌云已经从北面涌过来了。”
“天空是宁静的。当有雷雨的时候,天空是多么不平静啊!”
“天空在沉思,它在回忆着云雀的歌唱。”
“天空贴近地面了,夏天的天空比现在高,有燕子在天上飞。现在看不见燕子。天空在凝神静听:燕子是不是躲到树丛里去了?”
“天空在晒太阳取暖,很快太阳就要被乌云遮住了。那时候它会觉得多么冷呀……”
这些语言虽然很稚嫩,但是表现了孩子们真实的思想,他们也在搜寻和挑选鲜明的、带有清香味儿的词语中产生富有诗意的形象,让人们看到词汇和思想在孩子心灵中的碰撞和汇合。这样的训练,无疑会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
还有一条比较实际的训练方法,就是进行语言的转换比较,在品味中感受,在感受中辨识,在辨识中提升“语感”。举个例子。下面两段话表达的是学会爱自己:
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自我姑息,自我放纵,而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这一生总有许多时候没有人督促我们指导我们告诫我们叮咛我们,即使是最亲爱的父母和最真诚的朋友也不会永远伴随我们。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抚都有随时失去的可能。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修枝打杈寻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成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
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在必须独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华的时候,在我们独立支撑着人生的苦难没有一个人能为我们分担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己送给自己一束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韧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清晨。
把语段中的“为自己修枝打杈寻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成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转换成“勤于律己,矫正自己,使自己成才”;把“独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没有星光没有月华”转换为“独自面对困难”;把“自己送给自己一束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转换为“自我安慰,自我鼓励”;把“坚韧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清晨”转换为“以美好的心情生活下去”。品味一下,感受一下,比较一下,我们就会意识到语段作者调动了形象思维,由抽象的概念想到了生活中一些相似相关的形象,运用具有形象化画面感的语言表述形式。这样容易调动读者的审美情感,激发读者的感受力。经常性地运用转换比较品味感受的方法进行类似的训练,相信学生的语感会逐渐增强,语文素养也会逐渐提升。
总之,反思语文教育的实践,我个人认为我们语文基础教育的重点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