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建
一个人很难选择了阳光,却不要随之而来的阴影。选择本身难以完美,正如同任何一种社会亦都难以完美。不完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善于图画乌托邦式的完美,我们居然还相信
伦理批评是文学批评多元形态中的一种,这种批评看似美善同体,其实是以善代美,即善的就是美的。作品在它眼里只是一个伦理对象而非审美对象,尽管它号称文学批评,但却没什么文学可言。因而在课堂上,我对这种批评持批评态度。
问题并不到此,它还可以延伸。延伸固然一时溢出了教材,但在我看来也是一种教学必要。接下来的时间,我从伦理批评的美善同体,延伸到我们常说的真善美合一。我以前的一位同事,声称他一辈子的目标就是追求真善美,而我们的教育历来也是如此教育学生。我并非反对真善美,但,我以为,当我们把它捆绑起来作为一种价值追求时,至少也应当知道它们之间的更复杂的情况。我的意思是,真善美的统一,如果有,或许也只能属于小概率,更多的情况倒是它们之间的不融洽。比如鲁迅。他和他的学生许广平长期同居,如果他们彼此有感情,那是真的,也是美的。但,它对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来说,善吗。或者,鲁迅一辈子和朱安生活在一起,如同胡适和江冬秀一样,这当然是善的,但,转从两性的情感角度看,它美吗。类似的例子当然还有,何况中国古人早就说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西谚中亦有真理乃丑陋之类的表述,这些都显示了真善美难以统一。
从现象层面消解真善美的统一不难,但还需要观念层面上的支撑。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1919年在慕尼黑大学作过两次讲演“学术与政治”。在第一次讲演中,韦伯涉及的一个问题是“价值多元”。价值多元如果用韦伯的一个比喻来表述,就是“诸神冲突”。在古希腊神话中,奥林匹斯山是众神居住之地,可是众神之间,并非和谐,而是冲突不断。这正象喻着人类生活中的许多观念——比如真善美——并非像太阳光谱一般有序排列,而是不仅存在着内在的紧张,同时表现为外在的抵触。我知道,这样的声音对学生来说不免陌生,非但如此,听惯了真善美统一的声音,再听韦伯,甚至感到刺耳(此正所谓“信言不美”)。但,为什么不让学生听到不同的声音呢。只听一种声音是灌输,听到不同的声音才是教育。
这是我当时为学生抄录的韦伯的一节文字:“一事物虽然不美,但却可以是神圣的,还不仅如此,而且神圣就神圣在不美上⋯⋯一事物虽然不善,但可以是美的,还不仅如此,而且美就美在不善上⋯⋯一事物虽然不美、不神圣、不善,却可以是真的,还不仅仅如此,真就真在不美、不神圣、不善上。”马克斯•韦伯关于“学术与政治”的讲演,国内先后出过三种译本,我都有。我比对过这三种译本,仅就本节文字而言,旅居德国的王蓉芬女士的翻译最合我意,而且极有语势,同时它又直接译自韦伯的德文,所以我抄的是它。
韦伯的语境是谈论价值多元,在观念的层面上,长期以来,我们更熟悉的不是多元而是一元。真善美的统一就是一种一元化的表述。其实我们可以仔细想想,这三个对象如何“统”又“一”于谁。就像伦理批评的美善同体,最终是以善蔽美;真善美的统一,无论“一”于谁,几乎无不是对其他二元的遮蔽。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多元的。多元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是相互冲突的,由此导致的各种观念和价值也是相互冲突的,这应该是我们人类生活注定了的处境。在这一处境中,即使何为真何为善何为美,也未必能寻得一个固定的统一意见,又遑论真善美的统一。
祛魅了的真善美,就不是三位一体的真善美;而是真是真、善是善、美是美。但,人类的天性中有一种把所有的美好都统一起来的愿望,这个愿望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象间的内在冲突。这一点,东西方几乎相同。法国大革命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撩拨了无数人为之喋血。可是,自由与平等,诉求方向不同,无法兼容。只要兑现个人自由,伴随的结果就无以平等。在一味的平等面前,自由也只好伤身打折。《中庸》声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其实,万物是否相害,只要看看大自然中的生物链就行了。道,固可以并行,如儒家有为,道家无为;但,欲其不悖,戛戛乎其难哉。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的世界。多元意味着冲突,也意味着选择;而且,選择就是代价。一个人很难选择了阳光,却不要随之而来的阴影。选择本身难以完美,正如同任何一种社会亦都难以完美。不完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善于图画乌托邦式的完美,我们居然还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