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英 兰孝慈 曹 宁
〔摘 要〕国民素质的提高,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作为图书馆事业发展和社会文化信息资源的重要来源地,在国民素质的提升中其优势与公共图书馆相比不言而喻。本文中,笔者提出高校图书馆应努力拓展其服务功能,与公共图书馆共建和谐阅读环境,并提出其可行性与措施,期望能够对高校图书馆今后发展路径的增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大众阅读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5-0085-03
Service Function Development ofLibrary
of University to Lead Masses ReadingLi Haiying Lan Xiaoci Cao Ning
(Library,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erbin 150040,China)
〔Abstract〕It is critical for China餾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to improve the national quality.Compared with the public library,the library of university,which is one of important resources of the library development and the social culture information,obviously has the prior advantage to improve the national quality.The paper brought forward that the library of university should try the best to widen its service function and establish harmonious reading environment together with public library,and put forward the feasibility and the measures to do so.It is expected that the paper would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library in future.
〔Keywords〕university library;service function;masses reading
阅读不仅能够开发个人智慧潜能,而且具有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作用。因此倡导大众阅读,不仅是公民个人的需要,同时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据调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国民阅读率首次低于50%。这种现象与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以及出版物良莠不齐等有关,同时也与我国图书馆数量的稀少、国民利用图书馆的意识比较薄弱有关。近年来,我国图书馆界通过多种途径研究、探索、实践,来指导社会大众阅读,并取得了许多成果和成效[1-3]。在我国,除了公共图书馆外,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等都没有做到全面向社会开放,在引领社会化阅读、共建阅读社会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正基于此,本文提出高校图书馆应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发挥其优势,扩大服务对象,拓展其社会功能。
1 共建阅读社会,高校图书馆社会功能缺失
随着国家高等院校的扩招,高校的规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图书馆也获得相应空前的发展机遇。随着学校不断加大对图书馆资金的投入,图书馆文献资源内容呈现丰富多样化,服务环境舒适化,网络设施高效化,人才队伍高层次化等特点,这一切已具备共建阅读社会条件。但是,由于受各方面原因的制约,在共建阅读社会、引导公民阅读方面,高校图书馆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服务功能的缺失,表现为缺乏服务于社会的理念,并由此造成缺乏对社会全方位开放服务的行动。
2 共建阅读社会,高校图书馆应承担服务社会的责任
2.1 共建阅读社会,时代之需要、公民之期盼
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公共图书馆以及社区图书馆的投资力度,但整体而言,还远远不能满足公民的基本阅读需求。经费的不足、公民利用图书馆意识薄弱以及图书馆在数量上稀少和地理分布上不均匀都是导致国民阅读率下降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图书藏书量仅为4亿册,公共图书馆的年购书经费人均不足0.3元;平均45.9万人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图书馆人均藏书量只有0.3册,这些数据远远低于国际标准(平均2万人左右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为2册)[4]。就拿哈尔滨来说,全市常住人口为975.01万人,仅有黑龙江省图书馆、哈尔滨图书馆以及哈尔滨少儿图书馆等3所公共图书馆,另外还有少许几个社区图书馆,远远不能满足公民的阅读要求。而在哈尔滨市内共有各类大专院校共29所,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弥补图书馆数量上不足。因此,有效的发挥高校图书馆优势服务于大众是时代的需要,是公民的期盼。
2.2 共建阅读社会,高校图书馆社会责任之体现
高校图书馆作为教育、科技、文化重要的前沿信息资源的储存区和集散地,为社会性阅读提供重要优势条件以及物质保障。高校图书馆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和科研的前提下,面对国民素质较先进国家之差距,有责任也有义务不断拓展自身功能,服务于社会,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层次提高的需求。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明确规定:高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地向社会用户和社区用户开放,这与共建阅读社会相吻合,为共建阅读社会提供了法律依据。因此,高校图书馆除了为本校的广大师生服务外,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社会化教育的责任。
2006年4月23日,国家图书馆和中国图书馆学会发出《图书馆——读者的权益与选择》倡议书,向全国的图书馆发出倡议:“坚持公益性原则,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保障读者公平、自由获取文献信息的权利;以开放的姿态,不断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提升图书馆的管理、业务建设和服务水平,为公民提供多元化服务;倡议公民行使自己的权益,走进图书馆这所精神文明的家园,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吸取人类知识文明,共建和谐社会”。为了响应这一号召,全国许多的图书馆都积极参与响应,北京市高校图书馆率先向社会开放[5]。越来越多的图书馆也参与其中,让广大公民在图书馆感受和谐、体验和谐、共融和谐,是每一个图书馆人的历史责任,承担大众继续教育、推动全民阅读的开展,也是高校图书馆应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2.3 高校图书馆面临新发展之需要
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全民阅读中能否发挥主导作用将直接关系到图书馆事业的兴衰荣辱。高校图书馆汇集了古今中外文化发展的成果,其先进的设施,丰富的馆藏,通畅的网络,幽雅的学习环境及浓厚的读书氛围,为共建阅读社会营造了厚重的文化背景。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是社会公共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影响本校的教学科研的前提下,在满足学校师生服务的同时,也应打开图书馆的大门,为全社会服务,这对高校图书馆而言是有益尝试,它不仅给读者服务工作带来了新的亮点,造就了新的平台,也拓展了图书馆服务的空间,丰富了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更加强了图书馆与社会与公民之间联系,进而在引领大众阅读、共建书香社会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3 高校图书馆在共建阅读社会之具体举措
3.1 加强自身建设,为共建阅读社会提供基础保障
3.1.1 树立为全民服务、全方位开放的服务理念
长久以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以在校内的师生为主。在共建阅读社会的大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应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全民服务理念,以更为开放的服务理念,融入社会、贴近公民,让每一个有读书愿望的公民都能跨进图书馆。
3.1.2 培养阅读指导人才队伍
图书馆员应担当起倡导阅读、培养公民阅读兴趣的历史重任,因此建立一批训练有素的阅读指导专业队伍至关重要。虽然高校图书馆馆员具有一定的图书情报的专业知识,但大多未受过阅读指导服务的训练。因此图书馆应制定完整的阅读指导训练计划,从研究读者的阅读心理与行为以及阅读习惯、编制阅读书目、提供阅读指导等方面入手,对馆员进行阅读指导的专业技能的培养。
3.1.3 丰富馆藏,优化藏书结构
高校图书馆在不影响专业教育的前提下,从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出发,适量增加文艺类、美术、心理、艺术修养类书刊的比例,增加文学名著、专业名著、哲学名著以及畅销类图书的采购,这些图书有利于读者开拓眼界、拓宽思维能力。
3.1.4 加强阅读环境的建设
置身于优雅的读书氛围中,书香悠悠,坐拥书城,能够强烈地激发起读者的求知欲望。因此,图书馆应努力营造宽敞明亮、宁静温馨而又易于接近的阅览环境,提供处处体现平等、宽松、自由方便的阅读服务氛围,使那些远离书籍的人群也能感受阅读营造的和谐氛围。
3.2 面向社会全部开放,吸引公民走进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应同公共图书馆一样,面向社会,全部开放。根据公民类型和需要,推出各种深受公民喜爱的文化活动,千方百计激发他们阅读兴趣,把他们吸收到图书馆来。
3.2.1 减免办证手续
一直以来,许多高校图书馆入馆需要办理阅览卡或读者卡,借书还需交纳一定的押金。为了让更多的人利用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应取消入馆验证的办法,使公民不需要办证就能入馆自由阅览,同时根据对一些弱势群体可取消借书交押金的方法,降低公民迈进图书馆难度。
3.2.2 延长开馆时间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在寒暑假期、“五一”、“十一”黄金周等,随着学校一起放假,馆员与教师学生同时休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高校图书馆应该最大程度地延长公民利用图书馆的时间,保证开馆时间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寒暑假也应开放,尽可能地为更多的公民提供服务。
3.2.3 开展让公民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的活动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图书馆数量少,普及率低,公民对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不够了解,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对大多数公民来说是更一个另人敬畏的地方。因此图书馆应多开展一些有利于大众了解图书馆服务的活动,激发全民阅读的热情,提高公民对图书馆认知度,吸引公民充分利用图书。
3.2.4 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
图书馆应开展形式多样的鼓励阅读、帮助阅读、指导阅读的活动,形成阅读热潮:如举办一些如主题书展、赠书活动、读书会、征文比赛等类型的活动,从多角度全方位地尝试满足社会需求,确立和巩固高校图书馆在共建阅读社会的地位。
3.2.5 开展阅读指导服务
为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共建阅读社会之中的功效,为了提升公民阅读素养与培养公民阅读习惯,图书馆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公民需求,制定出完善的阅读计划,开展阅读指导服务。如可采取针对公民的个人需求,协助其鉴别与选择适合的阅读素材,指导如何阅读,包括阅读内容与方法的指导,以引起其阅读兴趣,并提升阅读能力。
3.3 立足校园、融入社会、贴近民众
高校图书馆可以借鉴公共图书馆的做法,走出图书馆,面向社会,拓展服务内容,将服务延伸到社区、工地、中小学、医院、监狱等场所,开展多方面、内容丰富多彩的服务项目。
3.3.1 与中小学联盟
一个人阅读习惯的形成很大程度源于童年时期快乐的阅读体验,如果儿童早期阅读水平发展的比较好,将来国民阅读习惯的养成将成为水到渠成之事[6]。因此高校图书馆可采取与周边地区中小学联盟的方式,一方面为他们提供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另一方面发挥其人才优势为中小学生提供阅读指导和阅读帮助,此外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图书馆,让他们感受幽雅的学习环境及浓厚的读书氛围,在学会如何使用图书馆资源的同时,增加少年儿童的读书兴趣。
3.3.2 送书上门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外来务工人员已逐渐成为城市创业主体,为我们的社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他们的生存条件很恶劣,业余生活枯燥无聊。在高校内的建筑工地、食堂等处都聚集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高校图书馆可以为他们送书上门,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3.3.3 建立“流动图书馆”
“流动图书馆”以物流理念盘活文化资源,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有效地解决了公民读书难问题。高校图书馆可以在社区、军队、企业、医院以及监狱等地方建立图书流动点,一方面提高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满足了这些公民对读书的需求。
4 结 语
推广社会性阅读,共建阅读社会,既是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任务以及核心服务之一,又是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创新的新方向,同时也是高校图书馆开拓生存与发展空间的需要。高校图书馆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明确其定位、宗旨及社会责任,从增加开放程度,增加服务范围,增加服务内容和延长服务时间开始,主动地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推动社会阅读,吸引越来越多的公民走入图书馆。同时立足学校,走出校园,真正融入社会,把服务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满足社会各个阶层的公民的需求,为打造阅读社会做出积极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邱冠华.大众阅读指导与和谐——中国图书馆学会2006年年会第四分会场主题阐释[J].图书馆建设,2006,(5):10-11.
[2]陈书梅.从台湾阅读推广活动之现状谈公共图书馆之阅读指导服务[J].图书馆建设,2006,(5):78-81.
[3]肖永英,陈永娴.阅读推广计划 深圳市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机遇[J].图书情报工作,2006,(8):102-105.
[4]我国人均藏书量只及国际标准的1/10[EB/OL].http:∥www.phoenixtv.com/phoenixtv/74029026976464896/20050414/535506.shtml,2007-06-27.
[5]北京高校图书馆将向社会开放[EB/OL].http:∥www.nlc.gov.cn/GB/channel55/58/200608/01/563.html,2007-05-13.
[6]杨祖逵.回归最本色的阅读[J].图书馆杂志,2007,(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