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
近日媒体报道美国打算2020年起对部分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请问什么是“碳关税”?
山东读者 李 明 “碳关税”是指对高耗能产品的进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生产高耗能产品排放的二氧化碳比一般产品要多,对气候的危害更大。
这一概念最早由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提出,希望欧盟国家对不遵守《京都议定书》的国家课以商品进口税,否则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运行后,欧盟国家商品将遭受不公平竞争,特别是钢铁等高耗能产业。
美国国会迫切想要推行“碳关税”政策,凡是“绿色”程度不足以让美国满意的国家都会遭受处罚,包括中国、印度、巴西等。美国国会提案要点在于,任何国家的任何产品,只要在生产过程中超过了美国碳排放标准,就会在美国被征收“碳关税”。6月底,美国众议院通过一项对进口产品征收“边界调节税”的法案,从2020年起开始实施“碳关税”,对进口的排放密集型产品,如铝、钢铁、水泥和一些化工产品征收二氧化碳排放关税。这种政策对中国的经济影响很大,因为中国经济依赖出口,“碳关税”会增加出口成本。
中国政府坚决反对征收“碳关税”,因为“碳关税”政策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原则。中国政府认为,国际社会应该共同面对气候变化问题,但一些发达国家在利用“碳关税”限制进口,看似保护环境,实质则是为了削弱对手竞争力,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发达国家一直在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更应为环境保护埋单。欧洲贸易专员彼得·曼德尔森也认为“碳关税”政策很难实施,而且会引发贸易争端。▲(张贵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