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传媒课程设计重视传媒导向教育

2009-07-10 09:03
文学界·人文 2009年2期
关键词:传媒课程

王 芳

摘要:要科学规划传媒专业的课程设计,充分重视传媒导向教育。具体实施中,确定传媒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导向教育的形式,重视导向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在传媒课程教育中加强仿真化训练,增加顶岗实践的时间,让受教育者在具体的工作中认识导向意识的重要性和创造坚持传媒导向的方法。

关键词:传媒;课程;导向教育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2-086-03

作者:王芳,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湖南长沙410100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课题《传媒导向教育的缺失及对策》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XJK06CZC065

纵览当前高校新闻与传播专业的课程设置,导向教育在其中所占比例非常之少。从课程模块设计来看,国内大学的传媒课程一般分为公共素养、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课。而导向教育的内容通常只体现在公共素养课程中的政治思想道德中。这一部分内容在全部课程中只占很少的比例。所有的大学传媒教育更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采访与写作的技巧、运用设备的能力、编辑排版的技术等等,都成了每个学校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然而,传媒专业的学生的确掌握了手段,却越来越模糊了目的。“导向”一词没有扎根在他们的头脑里,更没有反映在他们的实践中。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现在新闻界存在的有偿新闻等“四大公害”现象就充分说明了新闻教育中导向意识的缺失。

2003年,美国围绕“当今世界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学院”成立的特别行动小组发表一份研究报告,报告认为“新闻行业的重要性在持续增长,然而它却渐渐被商业和其他利益的支配,应付这种现状的一个最好的方法是:让新闻业具有更坚定的标准和价值观,以便使新闻工作者有一种天生的抵抗力。大学在这过程中应起到关键性作用,必须担负起更多的责任,通过更好的新闻教育课程体系、发展研究能力,去履行服务公众利益的责任。”[1]国内许多著名大学教授也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程曼丽教授认为,目前教学中可能比较注重教学生如何应对新闻传播技术的发展,这是一个比较微观的层面,还需要在宏观层面上下更多功夫,因为微观层面变化太快。不能满足于培养学生掌握某项技术,而要能从容应对技术的变化,有前瞻性的思路,同时也有良好的文史哲底蕴和专业素养等。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曹璐教授认为,现在许多学生一进学校往往就有比较功利化的目标,如成为主持人,毕业后月薪多少等等,他们离那些比较低端的、弱势的、最需要我们代表和报道的人很远,这需要通过教育来校正。

如何在课程设计中体现导向教育的重要性呢?

首先,我们要确定传媒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1947年美国哈钦斯委员会对媒体进行的调查报告中认为,在维护新闻业的职业化标准过程中,教育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毫无疑问,新闻并非“无学”。那么,新闻怎样学?新闻专业教育要培养出怎样的从业人员?

有人说传媒职业教育就是教会学生从业的技巧,更有人认为就是教学生如何使用机器,与导向何干?其实不然。机器只是一种工具,它掌握在不同的人手上,发挥的作用是大大不同的。一把小刀,在医生手上是治病救人的工具,而在坏蛋手上却可能是抢劫行凶的工具。传媒从业者的确要掌握大量的新技术新手段,但如果在受教育阶段没有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起正确的职业伦理道德,其结果就会像“熊猫烧香”病毒一样,带来更大的社会危害。

正如普利策所言,“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眺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普利策认为未来的新闻记者,都应该接受专业训练,专业训练的目的是让国家“拥有训练有素、是非分明、有勇气为正义献身的智能型报人,有能力、公正、具有民众精神的媒体,就能够维护那种公众品德,如果缺乏这样的媒体,人民大众的政府既虚伪又令人嘲笑。愤世嫉俗、唯利是图、蛊惑民心的媒体,最终会制造出像媒体一样卑劣的民众。塑造共和国未来的力量掌握在未来的新闻记者手中。” [2]在普利策看来,传媒教育的培养目标就不仅仅是教会传媒从业者航海的本领,更要让他们在茫茫大海中保持正确的航向。

2006年9月18日正式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高等学校的新闻学院(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始终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放在首位,立足中国国情,积极开展新闻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努力为党的新闻事业培养合格人才。”因此,我们应该把新闻与传播教育的课程内容确定为三个方面:为维护国家与人民民主、公正而奋斗的专业性的伦理道德;广泛的知识,包括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精深的新闻与传播专业技能和专业研究水平。在这三项内容中,后两项一直是我们教育的重点目标。而前一项因为其相对务虚,效果难以把握,在课程设置上还处在“雷声大、雨点小”的状态。因此,我们更应该把以导向教育理念为核心的专业价值观教育放在更为突出的地位。

其次,在确定了导向教育的重要性之后,我们要积极探索导向教育的形式。

课堂上的课程教学是一种非常直接的形式,但是这种形式过于单一、生硬。而且导向教育本身是一种对思想、责任感、价值观的培养,很难给予量化的考核。如果单纯以课程形式确定下来,时间过于集中,内容生硬空洞,非但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甚至可能会适得其反。

导向教育最好的形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正如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凌沙所言,讲导向要“全面、全程、全员、全天候”的进行。[3]讲导向要善于用事实说话。我们说新闻工作者要有政治意识,对涉及宗教、军队、少数民族等方面的内容从稿件的写作到选择、修改都要慎重。这个问题如果只是三番五次地强调,成效甚微。但如果我们能够用案例教学,举例有一家报社20世纪90年代中期因报道宗教的一篇文章不太谨慎引起纠纷,导致该报被撤;某报报道房地产时无意将军队营防面积报了出去,客观上是在泄密,引起了军委领导的高度关注,该报有关人士受处分等,却能使学生对此有直接的感受,从而加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在每一门课程中都注意对导向意识的培养,日积月累逐渐渗透,其效果比开设单一的课程要更有效。

在课程内容上,除了开设必要的法律、道德等相关课程以外,在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课程模块里,仍然要有导向教育的内容;在教育形式上,不仅要在课堂上讲述,还要在课堂外组织大量的仿真活动和实践来检验其效果;在师资配备上,既要注重教师的专业能力,更要重视教师的道德品质和职业修养。

第三,导向教育的重任最终要落实到担负教学任务的师资身上,所以要更加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

从目前的情况看,新闻传播院系的师资力量主要来自几个方面:一是高校自己培养的学生留校或择校任教,二是由媒体转入高校的师资,三是从高校其他专业转入新闻院系的师资。由于教师的实践能力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缺失,学术界对师资的要求一直以来呼吁“双师型”,因此对师资的再教育大都是提高教育技术和传媒技术的教育。然而,对师资本身的导向意识的培养却鲜有提及。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个性对年轻心灵的影响所形成的那种教育力量,是无论靠教科书、靠道德说教、靠奖惩制度都无法取代的。”可是在我们的课堂上,居然还有广州外国语学院某教师布置学生写“打劫银行策划书”,还有株洲某教师提出“读书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之类的事。更奇怪的是,这类新闻在社会上居然还得到一定的认同。试想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会不会为了收视率而捏造假新闻?会不会为追求个人出名再造一个“纸馅包子”事件?会不会一味追逐“美女经济”而忽略了更需要关注的弱势群体?这些不能不说是与教师自身的导向意识不强有关,也与全社会对教师的导向素质要求模糊有关。

要想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首先就要求有什么样的师资。导向所涉及的方面是比较广的,不仅有政治导向,还有思想导向、价值导向、行为导向、知识导向、服务导向、文化导向、生活导向、情趣导向等等。这样就对教师的水平提出了更高更全的要求。在新闻实践中,真正在政治导向上发生重大错误的并不多(当然,也不是没有),难的是在其他种种导向上,能否做到见微知著、眼明心亮,能否准确地掌握分寸,把握“火候”,而不至于随声附和,随波逐流。所以,从事传媒教育的老师们不仅要有专业精湛的技术技巧,还要能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在思想道德方面正确引导学生。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从这两方面来塑造教师的基本素质,才能影响和教育好未来的传媒从业者。

第四,在传媒课程教育中加强仿真化训练,增加顶岗实践的时间,让受教育者在具体的工作中认识导向意识的重要性和创造坚持传媒导向的方法。

美国广播公司的著名主持人特德·科佩尔(Ted Koppel)曾抨击新闻教育绝对是在浪费时间,“在学校,你永远不可能模拟真正的新闻事业,那就是——真正的压力。”[4]这句话说得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我们能突破传统的课程教学方法,真正让学生融入到真实的新闻事业中,让他们面临传媒工作中时间上的压力,政治上的压力,经济上的压力,科技手段上的压力等等,那么,在面临种种压力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处理导向问题,就能真正检验学生受教育的效果。

目前处于新闻宣传第一线的,绝大多数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学历高,有朝气,思想活跃,充满热情和激情。但是,有些年轻的编辑记者自以为受过高等教育,写篇报道应该游刃有余,当遇到复杂事件、突发性事件时,却心中没谱,不知道采访什么不采访什么,该报什么不该报什么,报到什么程度。有些人连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哪个排先哪个排后都搞不清楚。少数年轻人甚至为自己敢闯敢冒敢为媒体先而洋洋得意,在实践中陷入主观、随意和盲目。究其原因,这些人的导向意识还停留在作业本里、试卷纸上,并没有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所以,笔者建议通过实施“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学界与业界结合、模拟与实战结合”等方法,力图为培养训练传媒专业学生的导向意识摸索出切实可行的路子,使他们一走出校门就能迅速适应纷繁多变的传媒工作,在一望无际的传媒世界里把握正确的航向。

重视传媒导向教育不是一句口号,规划传媒课程设计就是行动起来的一个信号。导向意识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起来的,它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也不是心里挂着嘴上说着就能做到的,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摸索规律。在当前新闻传播教育急速升温的情况下,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行动。只有在教育阶段不断强化“导向金不换”的思想,才能在传媒实践中真正做到 “导向金不换”!

参考文献:

[1]陈昌凤,叶铁桥,美国新闻教育的传统与现代之争 [J].中国记者.2005.6

[2]丹尼斯·布里安,普利策传 [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3] 魏文彬.导向金不换[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

[4]陈昌凤个人博客, http://chenchangfeng.blshe.com/ .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传媒课程
构建“双有绘本共读课程”的实践探索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博雅育英 缤纷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军事新闻传播与军队文化建设
基于传播要素的传媒供给侧改革思考
以高铁为媒介的辽宁城市旅游广告投放效果分析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媒介素养
大众语言艺术与现代视听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