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孝才
[摘要]公民道德建设是全社会的大事,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并且逐步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目前在某些方面道德滑坡的现象还很严重。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就必须高度关注道德建设社会化问题,采取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全民共建的综合举措,把公民道德建设整体向前进推,在全社会切实形成人人讲道德、处处树新风的良好道德建设局面,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
[关键词]道德建设需要社会化
加强公民道德教育与建设,不仅是我们学校的责任,也应该是宣传部门、社会团体、文化艺术、党和政府以及整个社会齐抓共管的大事。在整个社会形成尊老爱幼、扶弱济贫、崇尚文明、诚实守信、克己奉公、舍己为民、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道德情操;鄙视损公肥私、诈骗钱财、钱权交易、生活腐化、以假充真、以劣充优、强买强卖、欺行霸市等劣行;惩处那些制毒贩毒、杀人越货、贪污腐败、为一己私利出卖国家利益的不法分子。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是一个具有良好道德风尚的社会。
人是社会的人,人在社会中生活,必然要受社会的影响。犹如笔直茂密的杨树林,每棵树都比赛似的向上疯长,因为长得慢的就会枯萎,所以它们没有一棵树会长出斜枝,都能顺势生长,因为环境使其然也。又如在金丝猴的王国里,不管是南山猴还是北山猴,一只猴子荡秋千其它猴子都照样荡秋千,互相影响如此之大。动植物尚且这样,人类更是如此。例如: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上行下效,民间就有人娶三妻四妾,就连宋代著名词人张先在八十岁时还娶了一个十八岁的女子为妾,而且得意地赋诗向人炫耀,其诗曰:“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我们试想,在一个贼城,偷别人钱财来得非常容易,又不会遭到国家法律的惩罚和周围人的鄙视,那么还有谁会去流血流汗地劳动来创造财富呢?所以,我们只有在整个社会进行道德教化,使每个人都受到良好文化道德教育,始终把握好道德进化的坐标,人才不会滑向邪恶的深渊?社会才能文明进步。
应该说我们的党和政府是非常重视公民道德建设的,早在几年前,党中央就向全国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新时期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并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战略方针。此后胡锦涛总书记又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深化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涵。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作出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决定。这些方针举措,对于推进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例如:全国每年“五一”要评出一批劳动模范;“七一”要评出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年终要对国家公务员及企事业单位职工进行年度考核,评出一定数量的优秀工作者;各行业评比道德标兵;中央电视台近几年连续评出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中央组织抗震救灾英模人物事迹报告团赴各地进行巡回报告演讲等,这些道德教育及其建设活动的广泛开展,都从不同的角度有效地弘扬了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使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呈现出崭新的局面。
然而,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有人在高楼林立的闹市,在华丽堂皇的屋宇,打着“发廊”、“裕室”的羊头,而卖的却是“色情”、“赌博”的狗肉;有人租间房子、摆张桌子就是一个公司,以职业介绍所、婚姻介绍所为名,干的却是骗人钱财的勾当;有人不与人比工作、比贡献,却与人比钱多、房子多,竟然把车子、票子、拿来当作抬高自己身价的砝码;有人不学习,不劳动,却垂涎别人的房子、票子,采用恶劣的手段掠夺别人的劳动成果;有人好吃懒做,却羡慕别人舒适的生活,用假结婚的游戏去骗取钱财;有人明知故犯,制造假药坏奶谋财害命;有的领导干部高高在上,腐化堕落,热衷于灯红酒绿,沉湎于低级趣味;有的大搞权钱交易,中饱私囊,损公肥私;有的青少年学生道德行为滑坡,不服老师教育,不思学习上进,过早谈情说爱,追求金钱享乐,甚至有的索财为盗,违法犯罪;在农村虐待老人,手足相残的现象时有发生。面对这些道德失范的现象,一些人不是嗤之以鼻,反而暗生羡慕甚至予以效仿。目睹这种状况,怎能不使人感到痛心。正如《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所指出的:“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应当引起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古人云:“天下之治乱,系与风俗。天下不能无君子,亦不能皆小人。风俗美则小人勉慕于仁义,风俗恶则君子亦婉转于时尚之中,而无一自异。是以治天下者以整厉风俗为先务。”由此可见,道德建设社会化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目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而紧迫。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以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1.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社会文明风尚、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高度,采取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的举措,围绕“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等重点方面,着力加强全社会公民的道德建设,使道德教育及道德建设社会化。
2.充分发挥学校的德育作用,把青少年道德建设落到实处。青少年是祖国的明天,社会的未来,青少年的道德建设状况关系到国家未来社会的道德面貌和文明风尚。因此,我们各级各类学校都应该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先”,把青少年道德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地位。围绕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确定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任务,采取传统美德教育和当代公民道德规范教育相结合,理性教育和感性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和社会道德实践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同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德育同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环境教育相结合等方式,从理论教育的系统性和道德品行养成的实践性上不断抓出成效。我们广大教师也一定要认真教书,精心育人,不辱使命,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和谐社会建设者。
3.加大道德教育舆论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道德教育舆论氛围。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电脑网络、图书出版发行等文化传播媒体,都应自觉承担起社会道德建设的任务,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普及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弘扬道德建设风尚,唱响道德建设主旋律,使全社会公民增强道德修养意识,明确道德建设规范,加强道德自律建设,完善自我道德修养,切实形成“道德建设从我做起”的良好社会风气。
4.加强“扬善惩恶”机制建设。一方面要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道德建设内容,广泛深入地开展各行业道德建设评优树模活动,定期评选表彰各种道德标兵,树立道德建设楷模,引领道德建设新风尚。
另一方面,要加强道德建设的法律、法规机制建设,运用明确的法规条文,旗帜鲜明地批评、鞭挞、惩处那些违反各种道德规范的丑恶现象和不良行为,在全社会形成“讲道德为荣,不讲道德为耻”的道德建设社会化新格局。
5.重视传统道德文化的弘扬。中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称著于世。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的终结,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核心,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支撑作用,其中很多经典内容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生命力。例如:热爱祖国、勤劳节俭、尊老慈幼、惩恶扬善、诚实守信、孝亲尊师、廉洁奉公、团结友爱、律己宽人、谦虚礼貌等,仍然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精神;童叟无欺、诚实守信、乐善好施的商业道德;“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的大丈夫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宽厚精神;人定胜天,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耻近于勇的义勇精神等等,所有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哺育了无数英雄豪杰和志士仁人,使他们为民族振兴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我们今天要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体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植根于中国传统道德之中,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批判与继承、去糟取精、综合创新、古为今用的方针,使中国传统道德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进一步发扬光大,为培育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发挥应有的作用。尤其是我们学校,应当把中国传统美德作为德育工作的奠基工程来抓,让热爱祖国、勤劳节俭、诚实守信、孝亲尊师、团结友爱、谦虚礼貌等中国传统美德进教材、进课堂、进活动、进学生头脑,以此内化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切实改变学校目前面临的生难管、人难育、书难教的尴尬局面,在构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卖出步子。
6.用党风建设带动道德建设。党风不仅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而且关系到社会道德建设的成败。因为,我们的共产党是执政党,党风建设的情况在社会道德建设中起着上行下效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全社会道德建设的开展。因此,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加大惩处党内腐败分子的力度,弘扬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保证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规范,才能有效地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引向更深、更高的层次。
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踰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在社会生活中,只要全社会都能重视道德建设,各级管理部门都能狠抓道德建设,全体公民都能自觉发扬光大“真、善、美”的一面,自觉摒弃“假、丑、恶”的一面,我们这个社会就是一个文明、和谐、幸福的社会。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N].2001.9.
[2]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传统道德理论卷》[M]第41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11
[3]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第3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4]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卷》[M].第37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