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旺
新课程突出教学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物理教学当然也不例外,它不应该把学生变成戴着枷锁跳舞的奴隶,而要把他们变成在思维的海洋里自在遨游的健将和天使,让他们在遨游中体会物理的规律、定理、本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懂得收放自如,该收则收,该放则放.
电路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是电学的基本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注意了对“收”与“放”这一对关系度的把握,尽力使教学环节合理有效,构建真正“活”的课堂,达到培养学生对电路知识的自读自悟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收”“放”要有策略.对于电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教师应本着精讲的原则,作适当点拨,即要“收”;而学生易懂易掌握或通过他们自主、合作学习就能掌握的内容就该放一放,学生反应求同多,求异少的时候,也该放一放.如教学串联与并联电路时,学生在课本上能认识的仅限于两种电路——串联或并联,显然过于简单,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新求异的心理需要.于是,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连接方法后,我让学生到实验室利用两组电路的全部器材(电池组只保留一个)重新将两个电路连接成一个新的电路,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连接自己喜欢的新电路.
这时,学生热情高涨,纷纷动起手来,或小组合作或自力更生,很快就连接好了新的电路.我一边指导能力弱的学生一边巡视,发现学生连接的电路图中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四个小灯泡并联;四个小灯泡串联;三个小灯泡串联起来再跟一个小灯泡并联;两个小灯泡串联起来,再跟另两个串联起来的小灯泡并联;两个小灯泡并联起来,再跟另两个并联起来的小灯泡串联.这时课堂热闹了,所有相同的小灯泡却各有各的不同亮度,有的很亮,有的很暗.学生纷纷表示不解.这时我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混联电路以及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鉴于连接新电路图还有很多种方式,如图1等,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有策略地“收”,让学生课后再去探讨.
在探究实验的时候“放”,在学生没有探究完的时候“收”.这样学生学习、接受知识的效率也就成倍提高,而课堂教学就变得更精彩、更有延续性.
其次,“收”“放”要抓契机.在物理课堂中,我们教师为了让学生有更多思考和运用语言表述物理概念的机会,往往会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进行较为真实的交流,或同桌对话,或分小组讨论,或在一定范围内做调查,即让学生在思辨中“放”与“收”.这样开放的形式当然是十分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的.但是,如果之前没有做好足够的铺垫工作,学生是不可能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的.如在按照电路图进行实物电路接线的教学中,学生经常出错,于是我就抓住一个连接错误的实物电路图作例子,顺着该学生的错误连接,我与学生们一起发现了该学生的连线中与电路图上的节点对不上号.于是我抓住节点这个契机,告诉学生应先在电路图的并联电路中先删除一条支路,剩下的一条支路作为简单电路来接线.然后找出在已接好的电路中的节点,再在节点间接上被删除的另一条支路.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我还配上一套口诀:“沿电流,先串一路;找节点,接另一路.”(见下表)
有时为了使接线更简捷合理,还可以将接线作作一些调整.但是不经调整并不妨碍它的正确性.
“收”之后便“放”,之后我出了好几个稍复杂的实物电路连接时,学生都能较快且准确地连接出来.遇到实物图中元件的排列位置与电路图有较大偏移时,学生也能作出正确的连接.实物电路连接找准节点是连接成败的关键,找准节点,其它问题就容易迎刃而解.
再者,“收”“放”都要有度.由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转变,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但是,由于教师对“收与放”的度把握不当,不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实际等因素,盲目地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等开放的教学形式,结果使学生的“活动量”很大,“思维量”却不高,学生的收获自然也就很小,这样的课堂显然与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有效教学”是相驳的.初中学生所学的电学知识是有限的,若在物理课堂上给他们过多的时间讨论的话,很可能是把学生的主体作用推到了极处,排斥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样盲目的放任自流反而是影响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展.如在电功率的教学中,电功率的公式有定义式P=W/t,测量式P=UI,还有推导式P=I2R、P=U2/R.我没有要求学生一一去记忆公式,而是先给学生强调三点:①P=W/t,W=UIt中的t都是电流做功W的时间,是同一个t;②定义式、测量式适用于任何电路;③U、I必须是同一个用电器上的两个量.接着我给学生演示由P=W/t和W=UIt推导出定义式P=UI.此时我便就收手了,放手让学生根据欧姆定律I=U/R及变形公式U=IR代入P=UI进行演算,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推导出P=I2R、P=U2/R后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此时我再给学生讲明推导公式的适用范围: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像电动机工作时不是纯电阻电路,这两个公式就不适用。
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些公式的理解,待学生推导出这两个式子后我再让学生做一些口头练习,如:①一小灯泡两端电压是3V,通过的电流是0.5A,小灯泡的电功率为多大?②一只电阻的阻值是24欧,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是12V,那么消耗在电阻上的电功率为多大?③一段电阻丝的电阻是25欧,当通过电阻丝的电流是2A时,电阻丝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
没有“放”,会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失去活学活用的机会;没有“收”,会扰乱课堂教学秩序甚至整个教学计划,迷失教学的方向.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收与放同等重要.我们既不能收得太死,束缚学生的手脚;又不能放得太活,以免学生不着边际.要收放自如,张驰有度,才能在物理实验中真正解放学生的手,在物理概念的表述中解放学生的口,在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解放学生的思维.
责任编辑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