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坚
纵观当前课堂教学的情况,不难发现:一方面,以往“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显然落伍,不合时宜了;另一方面,新兴的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师生讨论合作的教学模式又暗含表面繁荣,实质无物的隐忧。在现实的教学当中,不少教师承受着高消耗而低效益的迷惘与困惑,而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普遍存在怕学、厌学,甚至弃学的现象,造成了一定的后进面。无可否认,我们这样的教学确实还是在重复高耗低效,没有走出师本教学的束缚。
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着力探索出一条高效益的教学改革之路。教学改革应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我们有必要探索如何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学科教学中可操作的模式,探索教师教学观念、方式以及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有效途径,探索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发展并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操作途径。有鉴于此,从化二中在实践中尝试提出“四有”课堂教学模式,即是一节课应包括尝试自学、主干讲解、局部训练、效果反馈这四个过程,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尝试自学——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自学的相关要求,然后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并完成一定量的检测性练习。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做与例题相类似的习题等等。总之,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使之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重点,同时,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思考,为学生自主学习铺平道路,使教学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
主干讲解——突出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表现为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于是,对教师的备课提出新的要求,特别要注重教材处理,要把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的设计作为取得教学高效益的基本条件,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去指导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强调结构功能,充分体现“三维”新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视学情,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对教材内容做出“校本化”和“生本化”的处理,充分体现教师是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几乎所有学科都可以对教材的内部进行整合(包括一节课内容的整合,一单元内容的整合或跨单元的整合等)。教师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切忌面面俱到,要从学生认知的需要按一节课的内容或单元去整合教学内容,淡化形式,突出主干知识结构。同时,对经验类和非学科重点类的知识,不讲或尽量少讲,有意识地形成知识内容上适合学生心智活动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只在适当的时候点拨,让学生自行在活动中形成经验和完善知识的结构。于是,整个教学的目的和教学过程的终端,是学生的主动发展,这就是有效教学中的“有效”,而不是教师善于教。决不能以教师的认识规律代替学生的认识规律。
总之,要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能让学生学得到,学得深,学得透,使学生如抛秧成长起来的禾苗,如饥似渴地吸取着,生成智慧和能力,这也正如克莱恩所说的“一旦我们开始根据人类的天性做事,过去认为复杂的事也都变得简单”。
局部训练——建立有效的课内知识技能训练系统,在突出局部训练课堂练习中有效地形成基本技能,掌握知识。
(1)要尽量控制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的累计施教的时间,把课堂的时间切实还给学生,创设学生的“独立有效思维时间”,把次要内容放在以个别辅导为基本形式的循环中学习,为教师实现课内分层教学提供操作条件。
(2)突出局部训练,优化训练策略,提高练习中学生运用新知识新技能出现的频率,促进学生有效地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3)在保证基础练习的前提下,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应具有针对性、量力性和典型性,可设计为一点多题,以强化巩固,或一题多点以系统巩固,或一题多解以引导学生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的锻炼。尽量覆盖课本的习题,让学生通过紧张的口头或书面练习来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向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深化。
(4)设计有利于课内批改的练习形式,尽量做到课内点评,甚至全员批改,及时反馈,巩固学习效果。
(5)重视学习后进生的技能训练辅导,增强其学习的信心,以练促学,使教学面向全体。
(6)留空间,让学生感悟。
效果反馈——针对局部训练的情况,总结梳理,相互评价,学生相互讨论,在问题中心和结论中心的两种互补方式的课堂研讨中优化认知结构,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形成基本技能,掌握知识,达到“三清”(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的效果。
“教育因为依托人之生命而变得十分简单,而绩效又非常丰富。”通过实施“四有”课堂教学模式,要使我们真正实现跳出仅考虑“怎样教”的圈子,转向考虑“学生怎样学”,彻底解决多年无法改变的“满堂灌”现象。四个过程的时间分配应以每节课的内容、要求而定,一般尽可能做到每节课累计占用讲课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把大量的课内时间用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用于教师的个别辅导和及时反馈,真正实现分层教学的目标。
(作者单位:从化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