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高标
摘要:本文在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基础上,对科学发展观的产生背景、内涵及意义进行阐述,提出了高等学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实现措施。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等学校科学发展观;措施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4—0180—02
一、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当前,发展已成为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任务,而确立什么样的发展观,将会对国家的发展进程产生重要影响。传统发展观简单地将发展等同于增长与速度,其本质就是一种定量的、外延的发展观。其在经济领域的反映,就是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和财富的增加,在社会领域的反映,则是忽视人、社会和自然的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这种发展观必然而且已经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针对传统发展观的种种弊端,在总结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一种全新的发展观。本文先从分析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内涵、意义等方面入手,从总体上树立一个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为分析科学发展观与大学发展奠定基础。
(一)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与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发展不够全面,也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如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等。从“九五”以来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消耗一度下降,但近两年有的地方却出现了旧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回潮的势头。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在中国发展的现阶段难以避免的,有些则是由于发展观的偏差所导致的或者所加剧的。针对发展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依靠人、为了人的发展观,而不是为了发展而发展,为了赶超而发展的发展观。二是促进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三是坚持协调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协调发展,就是要实现“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协调。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相互协调地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走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不吃子孙饭,不绝子孙路,实现代代永续的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提出及实施的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在城市里也有两三千万居民生活水平较低。怎样才能让城市和农村中生活困难的群众过上小康生活,充分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光是追求GDP的指标,它还应包括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善、文化生活和精神道德水平的提高,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需要我们转变过去的发展观念。
第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了过去各种经验教训后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有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如建立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等,然而这些好的做法却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有所流失。与此同时,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一些新的体制、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相对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水平,社会领域的发展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更不能适应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改善的要求。所以,我们要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要求来做。另外,过去由于过多地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造成资源大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进一步恶化。在制定“九五”计划时,我们提出要实现两个战略转变,一个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一个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九五”到“十五”期间,我们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取得显著成就。但是从最近两年的发展情况看,良好的局面又出现了一定的恶化。根据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一定要走降低能源消耗的路子,靠高投资、高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第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表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水平使我们有条件解决过去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许多社会发展问题,如科技进步、教育发展、环境治理、生态改善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过去在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增加供给,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上,其他方面很难顾及到。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基本实现了小康,国家的财力和经济实力有了明显增长,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美元。经济发展到目前这种水平,我们有条件、也有能力解决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情。
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学校发展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和发展模式,同样反映了高等学校发展的本质、目的和规律,为高等学校的改革发展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视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问题的方法和视角,指明了高等学校发展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方向,对促进我国高等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一)高等学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高等学校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并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认真落实。高等学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应包括这样几方面:一是高等学校的发展必须注重以人为本,这是高等学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高等学校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人才,这是兴办高等教育的根本。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发展的同时,必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师生的全面需要,并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二是高等学校的发展必须注重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发展应以内涵发展为主导,以教育质量提高为主线,以学科建设带动高等学校的全面发展,以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高等学校的发展必须统筹兼顾外部经济社会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深化改革,不断调整,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二)以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学校发展的措施
1.特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力。在高等教育面向市场办学的情况下,学校能不能继续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有没有自身的特色。所谓特色,是指一种先进的、独特的、富有时代特征和相对稳定的学校文化。它不只表现为学校具有个性化的外显环境、校本化的课程体系、独特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明显优于同类学校的特色项目,更是表现为凝聚在学校每一个成员身上的一种精神品质。它有许多构成要素,其中独特的办学思想、特色的教师群体、校本化的课程体系、高水平的特色项目、个性化的学校文化是主要要素。正确把握这些要素,对于全面科学规划、全方位强势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2.管理是高等学校发展的保障。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人才的有效途径,因此,高等教育应处理好三种关系:多种办学形式与试点工作的关系;办学规模与质量管理关系;改革办学体制与改善办学条件的关系,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进学校管理的现代化,严格教学过程管理。
首先,要加强高校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突破思想障碍,更新观念、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党对高等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领导能力,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要进一步加强班子建设,使班子成员紧密团结,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决策水平、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
其次,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素质是高等事业发展的关键。先进的教学模式,需要先进的管理方式,同时也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因此,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素质刻不容缓,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学习新技术,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同时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管理上要做到变“管”为“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兴趣,只有不断改革与创新,管理才能上台阶。
第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高等事业发展的基础。要摆脱“师道尊严”的束缚,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切实摆正教师的位置。切实做到教学相长,作学生的朋友,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对话、交流学习氛围,在平等的地位中解惑,在娱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业。
第四,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办学实力。高等教育资源的整合,给各高校系统发展带来一些影响,同时也带来了发展机遇。因此高等教育就是要通过改革,坚定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努力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分配原则上,体现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只有充分发挥了人的主动能动性,才能创造最佳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只有以科学的发展观引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有更大的发展,才能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合格的应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鹏.科学发展观与高等学校发展规划[J].当代教育论坛,2005,(9).
[2]http://news.xinhuanet.com/banyt/2004-03/10/content_13569- 07.htm.
[3]http://www.newjn.com/DANGJIAN/devlop.htm.
[4]http://hbrb.hebeidaily.com.cn/20060314/ca605563.htm.
(责任编辑/彭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