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职业目标的树立

2009-07-08 02:57宋文琤
科教导刊 2009年25期
关键词:动机目标职业

宋文琤

摘要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着缺少职业目标的现象,并由此引发了大学生学习、生活、就业上的一系列问题,本文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高校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不同方式引导大学生建立自己的职业目标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目标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职业目标是一个人职业发展的方向,确立合理而清晰的职业目标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步骤。大学生即将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活,能否在大学时期正确树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们至关重要。

1 大学生“职业目标”缺失所产生的问题

据中国社会调查所2006 年8 月公布对北京、上海等2000名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途感到迷茫,对于毕业后的生活,50%的同学尚无职业目标;41.7%的同学表示目前没考虑太多;只有 8.3%的同学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充满信心。另外,75%的同学认为,大学生的压力主要来自社会就业压力。同时在这份调查中发现,60%的大学生没有“生涯”概念,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不清楚,到了大学毕业才“临时抱佛脚”,有很多学生有就业恐慌表现。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到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是大学生中存在的普遍现象。缺乏职业目标给大学生带来的最大的问题是缺少学习生活的动力和压力,陷入了“迷茫”状态。这种现象也对大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带来了不良影响,具体表现为:

(1)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由于对未来自己的就业前途感到迷惑,不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使得部分大学生对专业学习不感兴趣,“厌学”情绪重、学习动力不足。这些学生时常“翘课”,即使去上课也不认真听讲,而是打瞌睡或者聊天,在考试时勉强过关或者作弊是他们常有的表现,学习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而有的学生则任凭自己的兴趣热衷于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但到毕业时却找不出自己参加的活动有哪些能和就业挂上钩。

(2)盲目择业。这些缺乏职业目标的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盲目、无所适从,就造成了就业率不高、工作不稳定的局面,甚至有的毕业生在刚就业初期每隔一两个月就换一次,但始终不明白自己到底适合什么样的工作。

这些数据和事例都说明缺乏职业目标引发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上一系列的问题,从中也可以看出大学生树立职业目标的重要性。职业目标的缺失使许多大学生缺少努力学习的内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人们由对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内部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当一个人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 ,并以它来推动自己的活动时 ,这种目标就成为一种有利的动机 ,是直接推动这个人去从事这项活动的内部动力。一个明确的职业目标可以成为大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部动机。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所具有的意义,具有这种内部动机的学生能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所收获,得到满足,他们能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主动评估自己的学业表现,不是陷入“迷茫”,而是积极地用自己的行动来创造未来。可见,树立职业目标、建立内部动机对于大学生自主学习,明确学习的目的具有重要作用。

2 大学生职业目标缺失原因分析

既然职业目标的树立对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但为什么缺少职业目标的现象又如此普遍呢?可以从学校教育、社会影响的角度寻找原因。

(1)学校职业教育的缺少。我国的高校中,就业指导课程普遍开设较晚。虽然教育部规定2008年起普通高校必须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但目前能够真正将就业指导纳入日常课程、进行系统的就业教育的学校数量并不多。并且对许多学校来说,由于这一课程是新开设的,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师资等方面都存在着需要逐步解决的难题。这种情况使得大学生在学校中所接受的就业教育不足。中华英才网联合新浪财经、经济观察报、华夏基石共同发布的“2005年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中显示,在我国的高校中,70%的大学生没有接受过职业规划,而且大部分学生对就业规划了解非常肤浅,真正能做出实际规划的学生不到10%。就业教育的缺少使大学生难以认识到寻找自己的职业目标重要性,也缺少进行职业规划的能力。

(2)家庭教育中存在不正确的择业观念。适合一个人的职业最好能够融合个人的兴趣和特长,并符合社会的需要。但目前许多父母对于子女的择业引导中,并不以子女的兴趣和特长为依据,而是更多以薪酬高低、社会地位等作为引导子女择业的依据,将自己的价值观观念强加给子女。使得许多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和择业时都倾向于所谓的“热门专业”和“高薪职业”,而没有考虑这些专业和职业是否适合自己,导致有的人选择了自己不感兴趣或不擅长的专业或职业,难以获得学习和工作的满足感。

(3)全社会普遍缺乏职业规划的意识。职业规划在许多发达国家已被普遍接受和认可,职业指导师已成为一个常见的职业,许多人都接受过专业职业指导师的指导。在这些国家,人们注意从小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的灌输、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使学生从小就开设思考自己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到大学阶段,一般学生已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方向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而在国内,全社会对于职业规划普遍存在认识不足,在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的各个阶段中社会、家庭和学校都缺少对学生职业兴趣的引导,这使许多大学生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后在毕业时却对自己喜欢并能够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缺乏清晰的认识。

3 立大学生职业目标的具体措施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萨帕(D.E.Super)提出的职业发展的五个阶段理论,15到24岁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通过训练和尝试,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职业。其中15—17岁为试验期,个人对自身的需要、能力、价值、就业机会都有所考虑,并据此进行试验性的尝试。18—2l岁为过渡期,是个体进入劳动力市场或专门训练机构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时期。22—24岁为尝试期,个体选择一种自己认为适合自己特点的职业,并试图把它作为终身职业。

依据这一理论,大学生的年龄跨越了过度期与尝试期,在这一阶段,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不断丰富,职业兴趣趋于稳定,逐渐形成对未来职业生活的预期。这一时期关系着大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要求大学生一方面在学校中通过学习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需要有意识地了解和尝试社会中的各种职业,积累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培养职业兴趣,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做好初步职业生涯规划,以适应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活。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学校可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教育方式,引导他们树立自己的职业目标,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1)对低年级学生,重视对将来可能从事职业的初步了解。目前相当多的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时以父母或老师的建议为主,自身对所选专业具体需要怎么样的能力、将来从事的职业方向并不了解,因此导致许多学生在入校后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希望转专业,或者不知道该如何着手进行学习。因此,在这一阶段,要让新生们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所了解。如采取专业介绍,与高年级学生交流,与毕业生交流等方式让新生对自己的专业和该专业所可能从事的职业有一定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职业测评、心理测验,让他们对自己有更多了解,初步对于自己是否有兴趣与能力学习该专业与从事这些职业做一个初步的判断。然后,可引导他们更好的学习自己的专业,掌握特定技能,而对于其他专业感兴趣的学生,可引导他们通过辅修、选修、升本、考研、自考等其他方式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把自己培养成复合型人才。通过以上这些方式可让新生了解自己为了将来从事某些职业,在大学里需要哪些方面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加强新生的学习自主性。

(2)对中间年级的学生,可鼓励通过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等增加对专业和社会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更加明确自己将来的职业选择。学生们在经过新生阶段,会对于专业和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有一定的思考,但还不够明确,只是一个模糊的认识,在这一时间需要鼓励他们通过实践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这一期间要求学生努力学习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极参加校内各项活动,进行校外兼职、社会实践,最好能利用课余时间尝试性的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加深自己对社会、对各个职业的了解,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增强人际交流的能力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并在实践中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是否适合这一工作。通过这一过程,有的学生会坚持原先的职业设想,有的学生会改变自己的想法,但不管怎样,学生们都会更加认识社会、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甚至有的学生会在这一阶段确定下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要做什么。这样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朝着自己的目标从各方面不断充实自己,使他们在各种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并继续在学习实践中不断修正并最终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

(3)对高年级的学生,着重进行具体的择业指导,包括就业心态的调试、求职技巧等。这一时期学生们面临着择业与就业,使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除了具体的求职技巧的指导外,应引导他们将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以实现自己的职业追求。有一些学生由于对社会了解不够,对自己的职业期望过高,在工资报酬问题上有理想化倾向,失去了不少不错的就业机会;还有一些学生以为一开始就能找到完全符合自己期望的工作,觉得不满意后就不断的跳槽,但很长时间后还是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样的工作;或者有的学生在遭受现实打击后完全推翻自己原来设定的职业目标,陷入迷茫中。因此必须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就业,个人的发展要和社会的发展相结合,个人的职业目标要与社会实际相结合。要正确面对就业市场,正确认识自己,灵活对待自己的职业目标,不要奢求一次就能找到自己期望的工作,而且职业的目标的设定也不是一次性的,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随着个人事业的发展,职业目标也会有所改变。引导学生珍惜每一次锻炼的机会,有时要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必须分步骤进行,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与决心。

猜你喜欢
动机目标职业
动机比能力重要
锻炼动机对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参与积极性的影响
消费者购买动机分析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凶手的动机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