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电视纪录片传播效果及社会功能

2009-07-06 03:54耿偲特晏欣霞
科教导刊 2009年15期
关键词:层面媒介纪录片

耿偲特 晏欣霞

摘要作为电视媒介传播信息的形式之一,纪录片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功能变得越来越明显,无论是对受众的个体影响方面还是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宏观整体方面,电视纪录片都发挥着异乎寻常的渗透力和感染力,是最具时代活力、国际传播意义、社会影响最大的信息传播样式之一。

关键词纪录片传播效果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电视纪录片发端于上世纪50年代,虽然它起步晚,但是它的发展足以代表我国电视业曲折却持续健康的发展。与电视媒介的其他传播形式相比,电视纪录片在表现手法、时空背景、传播目的上都有其特别的魅力。

1 电视纪录片的传播效果分析

传播效果,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本文认为,电视纪录片的传播效果是指电视传播媒介通过创作和播出纪录片这种传播活动对观众所产生的心理层面和行动层面的影响和结果。

1.1真实性与受众心理需求的吻合,达到认知效果

纪录片是导演对生活本质影像层面的理解,体现了纪录片编导的世界观和对生活的感悟。因此,“真实”便毫无疑问地成为纪录片的灵魂所在。这种特殊的“真实性”使得观众在心理层面非常容易接受和思考并对周围的社会环境产生知觉和印象。编导为了使纪录片深入人心和观众互通交流,就会使纪录片的叙事情节和表现手法更趋向于人性化、平民化、情绪化。观众会产生强烈的共鸣,对社会各种现象和趋势的认知便随着纪录片预期达到的效果而发展。

1.2纪录片价值观体系的形成对受众行动层面起到示范效果

任何媒介所传播的信息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会对受众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由于纪录片的创作和拍摄是有选择同时也有一定目的,因此,纪录片的内容包含着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价值判断。这些具有明显的价值取向的作品对受众的内心产生震动,并直接或者间接地提示受众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提倡与颂扬的是什么,排斥和抵制的是什么,通过明示和暗示使受众在不同程度上了解各种社会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意义,从而引发受众较深层面的思考,并联系自身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加以印证纪录片所要传播的价值观念。

2 电视纪录片的社会功能分析

2.1提供信息并监视社会环境、协调社会的功能

根据西方的媒介理论我们知道,媒介对政府和社会环境的监测有着非常广泛和有效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这对于启发群众起到舆论引导作用,并在健全和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标准上也是有贡献的。无论哪种风格和类型的纪录片,最终目的还是要使客观真实的世界与观众的行为和态度联系在一起,从而带动社会的和谐化发展。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创造性功能,在具备媒介所要求的传播特性外,纪录片使观众更深层次地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并在社会环境中寻找自身价值的体现。

2.2 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纪录片是对现代生活的真实表现,也是对人类历史文化的传承的体现方式之一。在纪录片中,受众可以从各个角度不同层面体会得到纪录片中所蕴含的强烈的人文主义情怀和对受众精神世界的渗透张力。它直接地再现了生活的原貌,提高了电视媒介对观众的直接心理感触。纪录片在打破了传统的以文字记录历史遗产的同时,也为各个时代的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心理印记。

2.3 文化娱乐的传播功能

纪录片传播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整合文化,促进观众的内心世界与屏幕世界的交流。风光纪录片、历史文献纪录片和人文纪录片这类纪录片截取现实图像,运用蒙太奇手法进行剪辑,有些还加入了专题片中的采访、解说等手法,传达了历史文化的深度内涵与厚重,反映了某种类型化人物的特点,原生态般的展现了自然世界的真实,使观众在满足视听娱乐的同时还多了一层对客观世界的感悟。

在纪录片的创作中或追求画面的精美与震撼,或注重情节的铺垫和结构,以满足受众的求知欲、求新欲、求奇欲,拓宽人们的情感空间和思维定式,打开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传播文化知识,使社会传统与价值观念代代相传。最近几年的纪录片更是开始倾向体现“精英文化”,目的在于对社会的反思和人文关怀,着力探索理想与现实意义。归根结底,纪录片的文化娱乐功能因其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而变得意义非凡。

猜你喜欢
层面媒介纪录片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Rough Cut
等待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
横看成岭侧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