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倩
老师能教给学生的知识终究是有限的,而拥有良好学风和创新精神却能在科学界创造出无限可能。创新精神是优良学风的根本,而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发展与成功都必须有优良的学风做支持。所以谈一谈学风与创新还是很有必要的。
吴常信,动物遗传育种学家,畜牧学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学成果5项;至2009年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3名;主编《家畜遗传育种》、《动物遗传学》;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80余篇。1984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证书。同年被国务院评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同年,由中组部、中宣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授予“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曾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世界“遗传学应用于畜牧生产大会”国际委员会委员,世界家禽学会中国分会主席;现任中国马业协会理事长,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七届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
今年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也是《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所以我想借着这样的时机,来谈一谈学风和创新,希望对我们的青年学生有所启发。
谈到学风首先要提及青年的历史使命。青年没有严格的年龄界限,从世界卫生组织看,45岁以下就算青年。中青年是多少?55岁以下。中国有一个国家级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奖,中青年在这里的年龄界限就是55岁。青年人肩负着国家、世界的历史使命。今后的10-15年是中国建设成世界强国的关键时期,世界永远属于青年人。但人各有志,大家可能成为科学家、企业家、政治家,或在艺术方面有所成就成为艺术家。在这里我只谈一谈与科学家相关的一些内容。
科学家的素质
热爱祖国。科学家的素质中最重要的是热爱祖国。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所以科学家一定要热爱祖国。
做事,要认真负责。在这方面,不同的科学家、不同的名人有不同的提法。但我认为不能提太高,像做事情,认真负责是最起码的,做事情马马虎虎肯定不是科学的态度,所以做事情最起码的要求是认真负责。
做人,要多为他人着想。要设身处地为他人想一下,不要什么事情都考虑自己。
做学问,要实事求是。如果做学问不实事求是,就是骗人骗己。有些人篡改数据、伪造实验,然后写成论文发表,如果别人也按照这个思路重复实验,那就浪费了别人的时间,错误地引导了别人。所以做学问一定要实事求是。
科学家的学风
要自律,不能明知故犯、要善于学习、坚持真理、理论联系实际、遵守科学道德。
其中最关键的是自律。我记得教育部领导曾提出规范科学道德大概有三个方面:第一,提出在科学道德这方面要有要求;第二要有制度,甚至有法律来监督来保证其能够正确的规范,能够被执行;第三要有群众的舆论监督,防止再犯。
科学的反面教材古今中外都有,如“黄禹锡事件”、“贺海波事件”。尽管我们再三强调要自律、要实事求是、要遵守科学规范,总有人铤而走险。他们之所以冒险,有可能是为了评职称、为了留校、为了发表论文、为了毕业等等。所以,我们在制度上不要给青年学生太大压力,只要他认认真真地去做就可以了,太大的压力有时候可能会造成某些越轨的行为。
另外要谈的一点是创新。现在非常强调创新,特别是研究生,在研究生的论文中会要求要有创新点、要有前人没有的东西。尽管有些并不十分切合实际,但总会有这样类似的要求。
前不久,在国际上对创新有一个排名,这个排名涉及到了很多标准。尽管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在创新排行榜上还是居首位的。亚洲有三个国家排在前十名,但是很遗憾没有中国。这三个国家是新加坡、韩国、日本。中国的排名大概在20以外,所以我们一定要提倡创新,创新是我们民族的灵魂。
对创新的认识
什么叫创新?具体怎么分析?首先自然科学只争第一,别人没做过的,你做就是有创新。如果某些科学现象别人早已经发现了,你再去发现就没有意义了。
其次,创新要有重要的意义。比如说在海滩捡一个很漂亮的石头,你说这个石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别人没有只有我自己有,我是创新,这个意义不算太大。一件毛衣你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为什么独一无二?是手工织的,所以独一无二。这是创新吗?不是,因为它没有重要的意义。
学科的生长点或交叉学科容易出创新成果。科学研究最好要在生长点或交叉学科上进行,比如说农业院校里学计算机的老师学生就可以和学农学的、学畜牧的合作,用计算机对家畜一代一代的选择进行计算机模拟,从畜牧学科来看就提高了学科的水平。如果农业院校的计算机老师完全从硬件、软件方面去研究,农业院校的计算机比不过工业院校的,但是结合农业用计算机进行研究就比单纯搞计算机强,要容易出成果。
另外,青年是创新的最佳阶段,思路在年轻的时候最敏锐。所以应该珍惜年青时的宝贵时光,争取做出更大的成就。
创新的基本要求
一要继承。什么叫继承?继承要去粗取精,弃伪存真。达尔文之所以能够出版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也是继承前人工作的成果。在《物种起源》的“引言”中,他介绍了34位先行者的研究工作和进化思想。但继承是一方面,继承的时候还要有改进。达尔文就是继承了马克的获得性遗传的观点但否定了他的“用进废退”法则,提出了自然选择的观点。后来又有一位科学家魏斯曼,他继承同意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但是否定了“获得性遗传”,认为“获得性不遗传”。 科学进步的过程中后人否定前人的情况是经常有的。
二要实践。要创新还要有实践经验。实践非常重要,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查真理的标准。达尔文最重要的实践就是参加了贝格尔号的环球旅行,他说“参加贝格尔号航行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它决定了我整个生涯……”他除了参加环球航行,他自己平时也深入实际,在栽培植物和人工饲养动物的过程中他直接或间接地积累了长期的工作经验,特别是在家鸽杂交实验中他亲自动手做了许多实验。
三要有创新的意识。一定要积极思考怎样才能出新的东西。人们常说创新需要灵感,在这里灵感不是唯心主义的灵感,灵感指的就是创新意识。创新的意识来源于长期的知识积累、深入的思索与相互的联系。所以,创新还要求一个人要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和较宽的知识面。
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就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几方面。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如高水平的论文、新品种、鉴定成果、发明专利都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
我自己做的研究里面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有:数量性状隐形有利基因的选择、“全同胞-半同胞”混合家系亲缘相关、家禽保种的优化设计、家畜比较育种学研究。但个人的研究能力是有限的,大多数成果来源于集体的研究,像:“北京白鸡”的育成、节粮小型蛋鸡的育成、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理论与技术、“双肌臀”猪的联合育种、西藏 高原家鸡适应性的遗传与进化。通过这些研究我个人的体会是,成功成材要有诸多的因素。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种因素外还要有朋友,友谊、支持者、合作者都很重要;也会有竞争对手,有时对立面的意见可以作为自己的“镜子”。最后,我引用爱因斯坦的一句话:“大多数人说,是才智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他们错了,是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