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改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对老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作者就自己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新课改;要求;能力;途径
一、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一)要有全新的教学理念
课改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新世纪对教师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需要转变旧的、传统的教育观念,遵循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自觉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
1.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心理学和学习科学的研究表明,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认知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学生的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把握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尝试,在探索、尝试的过程中获取知识,长进能力。教学过程中,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弘扬,注重形成人的精神力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真正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正是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
2.注重个性、因材施教。现代教育不主张使每个都做到全面发展,但是应该鼓励学生发现和发扬自己的长处,不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和评价学生的优劣,鼓励学生向自己能够成功的方向努力。因此,对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教师不但不应当嘲笑,还应当反思自己的责任。注重个性、因材施教,还需要教师有正确的“人才”观。新时期的人才观,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他们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了完成这个宏大的任务,我们必须矫正自己的人才观,以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己任,不拘一格育人才。
(二)要有多元的知识结构
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了解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备与教学适应的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为此,教师在博览群书之外,还要做有心人,通过下面两种途径获取知识与经验:一是向同事学习,二是向学生学习。信息时代的一个特点就是社会成员获得的信息渠道多元化、即时化。在当今时代,教师真正需要的是虚怀若谷的态度,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知识和经历方面的欠缺,虚心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
(三)要有广泛的合作意识
教师教学的整个过程都具有合作性,表现为:
1.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与小学教师之间,小学与中学教师之间乃至与大学教师之间,都存在着有形与无形的合作关系,比如,中学各课教师之间只有合作,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一个较“完整”的人,也只有教师之间的密切合作,才能在班集体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师生之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的合作是形成良好班集体的重要因素。学生可以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会合作的理念。只有把合作的观念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才能使教学产生活力,具有凝聚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高大,学生矮小,应蹲下来与他们交流。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内容很多,需要教师具有一种谦虚合作态度。
二、新课改下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是数学学习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即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者构成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使人对某些事物给予优先注意,积极地探索并且带有积极的感情色彩。兴趣是获取知识的渴望和动力,是打开学生灵感之门的钥匙。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只有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他们才会做到想学、要学和爱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这一原则,最大限度的利用学生好奇和好问的心理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爱上学习。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有利于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对中学生而言,自学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新,并且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应当向学生阐明自学的意义、价值,并提供自学的榜样。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非常有效的途径。教师可以在起初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和自学,让学生明白预习不是走马观花的把课文读一遍,而要做到一下几点:阅读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学,让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样也可以拓宽自己的思路,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肯定会碰到一些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样他们在听课时会对这部分知识特别留意,也就使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学会学习就是学会生存,这是现实告诉我们道理。同时,只有学会自学,才能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之一。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这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途径有多种。教师可在安排学生预习课文内容的时候,给学生一些思考题目,也可以在上课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提问,或者讲一些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化学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对于学生的回答,也不局限于一个答案,这样调动学生说出各自的观点,并给出合理的解释。教师可以问学生生活中见到的实例,从生活实际出发,这样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如果教师在开始上课之前,问学生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说出各自的见解后,教师开始讲课,让学生在听课的同时自己寻找答案,这样学生就会对课堂内容充满期待。
(四)培养学生的潜在思维能力
一题多解被认为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方法。对于数学上的一些题目,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中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在学生用常规的方法解决之后,鼓励他们再从其它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尽可能的用多种方法去解答。其形式有多种,教师可以让每个同学都独立思考,然后将他们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收集起来给大家讲解,也可以让每个同学把自己的思路和解法讲给同学听;对于一些较难的题目,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每组拿出自己的解法供大家学习和点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思维不再是固定的,课堂气氛也会变得活跃,而且问题得到解决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日益高涨。
【作者简介】
王惠卿(1972-),河南扶沟人,职称:中教一级,学历: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