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广东肇庆第二技工学校为例,分析了当前技工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认为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进行技工学校的管理,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有效的工作:第一,实施目标管理;第二,实施组织管理:第三,进行群体行为的管理。
【关键词】技工学校;管理
一、目标的管理
技工学校是整个社会系统和教育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管理中必须立足本校,纵观全局,对外要服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国家教育发展的目标;对内为使学校的各部门能密切配合,有吸引力、有意义、有效率地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就必须创造一个明确的目标,统一部门内的各项行动,使学校工作有效运转,和谐发展,收到最佳效果。管理学认为:对领导者来说建立目标有两项工作要做,第一是要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第二是要争取得到部属的认同。所以,作为学校高层领导,就需要有远大的眼光,将日常工作与未来远景联系起来,只有这样,建立起来的目标才有鼓舞性、可行性。同时,最高层领导还要运用自己的推销能力,启发和诱导下属认同并为此目标努力奋斗。
学校于2006年已经晋升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学校制定出“十一五”规划的远景目标,把学校办成高级技工学校。要达到这个目标,校高层领导就要以此为方向,引导学校中层管理人员制定出本部门的具体目标。如教务部门就定出了“十一五”期间学生人数要由原来的2000人增加到3000人,学校的专业由原来的15个扩展到18至20个。教学的设备要按国家级重点技校的标准配齐,并能100%投入使用。提出全员聘任制方案,优化组合、使之更适合发展、更有利于达成目标。而行政部门,则要围绕教学这个中心,立足为教学服务,建立本部门的目标。如在学校场地校舍建设上,怎样保证3000学生的学习、生活的需要,保证所需教学设备的及时购进,保证教职员工的工资收入、福利要逐年提高等。各部门、各专业人员则要围绕本部门及学校的最高目标,订立个人的目标。在学历的进修上,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手段,在个人专业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等问题上,学校都要求他们能定出个人“十一五”目标以及实施办法。当全体都有了一个共同目标,而这个目标实现后,能给人以满足感和自信心,人们就会为这个目标而同心协力地工作,目标的激励和凝聚作用就在于此。
目标建立起来了,就等于明确了方向,接下来我们需要的是以万马奔腾的气势向目标迈进。所以下一步工作就是如何围绕目标开展有效的组织管理。
二、组织的管理
技工学校的管理具有全方位性、层次性和全程性。
全方位性,表现在工作的布局上,必须抓住以教学为中心,以人的管理为核心,统筹兼顾思想政治、行政后勤、体育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在工作的方法上,必须做到人人有职责,事事有章法,依法治校。层次性则表现为整个学校的人员构成有高层领导、中层(部门)领导,基层管理人员(教研组、级组等),全体教职员工。在组织结构上也是多层次的。上有校长、党支部,中有教务科、实习科、学生科、办公室、总务科、招生就业科等职能部门,基层有教研组(室)等。全程性则体现在学生入学直至毕业的整个过程中,必须针对这些特性开展有效的组织管理,而合理的组织机构,则是以搞好学校管理为前提。很难设想一个人浮于事、机构混乱、责任不清、赏罚不明的组织,能够贯穿整个活动全过程进行各项管理,更没有什么效率可言。
学校的管理存在着如下一些弊端:(1)职责不清带来的不负责任,一切凭传统办,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太多,一些机构设置起来(因人设岗)不能明确职责,部门工作互相推委。(2)工作中心位移。偏离教学工作中心,而以其它工作为中心是学校管理者常犯的毛病。(3)上级行政命令太多,干预太大,直接影响学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办学、多渠道办学。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未能够体现行政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常常遇事是先行政而后教学。(4)没有整体意识和效益观念,未能经常性地进行学校的发展目标、现状以及每项工作和整体工作的关系等的教育,以致下属不知道如何创造性地进行工作,才能给整体带来更大的效益。(5)未能健全科学的奖惩制度,领导者更多地是对出勤方面的考虑,却很少考查他们所取得的效益等,这些弊端亟待有效的组织管理手段去解决。
怎样建立有效的管理系统?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管理系统的构成应该是“一个中心,三个系统”。这就是决策中心、执行系统、监督系统和反馈系统,套用这一方式,技工学校则可以相应地建立起:一个中心校长负责制;执行系统——由教务、实习、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等部门构成。监督系统——由党委会、校工会、学生会等构成。反馈系统——由用人单位、人才交流中心、劳动服务公司等部门构成,学校领导借此了解毕业生受欢迎的原因及各时期专业设置与市场环境是否相适应等情况,从而做出正确决策,制定可行的目标。有了这样“一个中心,三个系统”构成的管理活体,就可以保证我们能充分地、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时间、信息等资源,高标准、高效率地完成教育任务,并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达到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的。这个系统在过去,并且直到目前,在许多技校中还没有真正给予重视并付诸建立。
三、群体行为的管理
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科学的管理系统,然而这个系统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还要看能否综合运用法规、行政、经济等手段去保证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双边活动在有效的状态下进行,这就要求我们搞好群体行为的管理。
如何对群体行为进行管理?譬如,要提高教学质量,除了制定合格率、优秀率、毕业率、技术等级合格率、差生转化率、违纪率等教学目标外,还应使教学目标实现与教师经济效益挂起钩来,使整个学校群体能明确“责、权、利”三综合的原则,自觉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出色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
群体的管理实际是人的管理,无论是泰勒、法约、韦伯,他们的研究出发点都是“如何管理人”。管理学中称他们推导的“强制、监督、指挥、惩罚”的管理方法为X理论,而称麦克雷科的“把管理看作是调节心理,唤起工作热情”的理论为Y理论。其实无论是X理论还是Y理论都是在人的行为上作文章。一个卓有成效的部门最大的特征,就是全体成员都全力以赴,去实现共同决定的目标。人人重视工作质量,人人关心整体,每一个部属的才华都被利用在提高整个部门的成效上。
技工学校的群体组成主要有全体的老师、教学辅助人员、行政人员、后勤职工。只有把握不同人的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对这个群体进行有效的行为管理,才能保证学校整体目标的实现,例如教师,他们是学校群体的最主要部分,其特点是知识层次高,时常有不满足心理。表现在对职称评定上,能否得到领导赏识上,能否发挥才干上,福利待遇
上等等。而行政、教辅人员则有工作不被重视的心理,职工则有低人一等的思想意识。对以上种种群体特征,可分多种方法管理,其一是对教师,要确定教师的地位,在分配制度、奖励制度及评优等方面向教师倾斜,使他们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中流砥柱,学校的发展在于他们的努力,以此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自豪感。通过合理选用人才,注重培养青年教师,建立部门领导岗位竞争机制,帮助解决教师子女入学、入托、就业等问题,解除其后顾之忧等办法,以提高师资质量,稳定教师队伍。其二对行政、教辅人员,应在荣誉、奖励等方面,使他们明确他们的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学校实现整体目标不可缺少的力量,更要使他们明确学校的主体是教师,明白第一线教师工作的重要和艰辛,而心平气和地看待向教师倾斜的各种制度,并努力在本岗位上取得成绩,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服务性工作对实现教育目标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其三对后勤职工,要通过逐步提高他们的待遇(收入),改善工作环境,使职工们也能感觉到自己也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并使他们在本职工作中有更好的表现。
总的来说,学校通过全员聘任制度,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工资、奖金与工作成效挂钩,减少了消极怠工现象的出现,再通过改善全体教职工的福利等激励措施,稳定了教职工队伍,使学校的规模不断发展,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日渐显著。
通过管理学的学习和多年的管理实践,我们深感管理是否奏效,关键在于每个时期都设立一个新的更高的目标,并围绕目标组织管理。在管理中,要注意把握系统性,加强灵活性,注意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加强综合管理,一切以有利于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有利于技校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经济效益为先,大胆地探索,这样才能创一流学校、培养名牌学生,既出人才,又出经济效益,实现远大的办学目标。
【作者简介】
何宁芝(1975-)女,广东省肇庆市人,大学本科,讲师,副校长,从事技工学校制冷与空调理论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