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高校科研评价与考核制度的探讨

2009-07-06 03:54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6期
关键词:考核制度定量期刊

姜 婕

【摘要】高校科研评价与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评价方法、标准和目的等方面。解决问题的途径为: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目标导向;做到科学性与易操作性相结合;实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实施分阶段多层次分类评价和考核。

【关键词】科研评价;考核制度

高校科研评价与考核制度是公正合理评价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贡献,调动科研积极性的主要管理手段和方式。

一、高校科研评价与考核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评价方法上的缺陷

科研评价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目前高校对教师科研业绩的评价主要体现在教师岗位聘任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年度考核三种形式中,主要采用定量评价。我国高校为了使评价具有可操作性,普遍采用量化指标的“计件制”。就是把论文、著作、课题、经费等按一定的方法折算成分数或科研工作量,然后进行考核、评定。定量评价是采用文献计量学、成本效益分析等方法对科研成果与业绩进行定量评判,这方法相对简单易行、客观公正,可以避免定性评价中的主观性因素。但是,单纯以定量评价使有些教师产生以量取胜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科学研究精神的异化和沦落。定性评价主要是采用同行评议的方式对科研成果与业绩进行性质上的价值评判。其优点是由专家主导对科学研究问题的评判、决策,可减少因待评价信息资料和数据不全而产生的片面性,适用于某些因素难以量化的情况,缺点是易受人为主观的干扰而影响评价的客观公正性。

2、评价标准问题

现在高校对教师科研的评价均采用论文、著作及科研项目等指标作为评价标准。普遍采用量化考核的方式。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涉及价值判断、历史判断和性质判断,需要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评价,使用单一的量化标准进行评价,不能完全反映科研活动的差异和多样性,不利于教师从事“十年磨一剑”基础研究,不利于原创性强的学术成果的产生。衡量学术成果的价值,最终的标准只能是历史的实践和对社会的贡献。

现在高校对教师科研论文的评价标准以是否“核心期刊”、SCI、EI收录等形式代替实质。核心期刊理论产生英国布拉德福提出的期刊文献集中分散的“布拉德福定律”,认为学科文献在期刊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即少数期刊集中了大量某学科的论文,而其他期刊则很少出现该学科的论文,即第一区域载文密度最大,称为核心区域。在核心区域的期刊被称为该专业领域的核心期刊。现在核心期刊功能由藏书建设变异为衡量期刊质量与学术论文学术水平的标准了。尽管核心期刊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和不确定性,尽管以期刊总体的学术水平来评价某篇论文,即以刊论文,不合逻辑;但因它有客观性、高效率、简便性、便于预期和易操作性等长处,许多高校都把核心期刊作为学术论文学术水平的标准了。我们应取其长,避其短。要多考虑学术论文发表后的学术影响,重视论文的被摘录指标。

3、评价目的上的偏离

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科研的总体水平,发展科学,促进科研。许多高校规定必须在特定的刊物上发表数篇论文才达标,将科研评价的导向机制演变成用发表刊物的级别、科研经费、论著字数的多少来衡量其水平和价值,有些教师是为发表而科研。发表论文不是科研的最终目的,若将其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则是本末倒置。例如,浙江大学规定老师2年内发表8篇被SCI收录的文章,可晋升为副教授。该校博士后贺海波井喷式的发表了8篇被SCI收录的造假论文,升为副教授并留校,学术能人沦为论文机器,就是因急功近利的心态和数量驱动所致。

二、建立健全高校科研评价与考核制度的途径

1、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目标导向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营造有利于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和相对轻松的科研环境。要把教师这一主体置于科研评价的核心,以教师为考虑问题的根本,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和追求真理的学术权力,注重教师学术研究的创造性和个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教师科研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以保证科研目标的实现,促进科研全面自由地发展。建立科学合理、人性化的科研评价与考核制度。让广大教师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教师对评价的预期目标、内容方法等的制定享有充分的发言权,评价后的信息不仅要为高校的科研管理提供依据,更要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有效信息。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高校教师科研评价可随机抽取组建一个有专家和学者参加相对独立的科研评价组织来进行评价。提出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的三阶段考核模式,即能力素质、过程、结果三者相结合考核。以强调双向沟通和目标管理为主的方法。人文学科的考核指标更应该侧重观点的创新性、体系的完整性、论证逻辑性等指标。科研评价方法须有利于提高科研水平、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软件和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

2、采用科学性与易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可行性原则包括两方面:一是评价与考核制度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尽可能使指标明确易懂,简繁适中,数据易于采集、计算,数据要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处理,指标既可以进行定量处理,也可以是定性的。二是整个体系的评价方法和相应的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要简便、科学,易于操作。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性。科研评价要讲究科学性、合理性,同时也要兼顾可操作性,做到科学性与易操作性相结合。因此,在设计指标体系时,既要严格筛选评价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又要简化操作和评价程序,使评价工作简明可靠,易于操作。

3、实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高校进行教师科研评价时提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层综合评价方法。这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可充分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应采取在一定数量的专家中按照随机抽取的原则选择同行专家,专家成员要是在专业领域中公认的权威。其次,选择成员的范围应当尽可能拓宽,来源广泛、层次多样化。要是在管理体制上实现从数量驱动到质量提升的转变。教师科研评价要以质量为核心,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才能真实体现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教师科研劳动的复杂性和劳动成果不易测定性,决定了教师科研评价既要看工作质量,又要看成果数量。量化考核应坚持以质为主、质量兼顾的原则,异“泰罗制”倾向。引导教师树立精品意识,力求实现考核方法与目标的一致性。

4、实施分阶段多层次分类评价和考核

科研评价还要根据不同学科实施分阶段多层次分类评价,即将科研业绩考核分为两种:阶段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并且以阶段性考核的结果作为教师奖励和岗位津贴的激励机制;而把总结性考核作为教师岗位聘任和职位晋升的基础。应适当延长对基础研究工作的考核周期,实行弹性考核周期。我国高校可以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四类,这四类高校的发展目标及所承担的科研任务是不相同的,在科研目标上也有所差异,不能一概而论。应针对不同的学

校徽、唱校歌,围绕学校精神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等。

4、着力塑造学校的形象

包括校风、校貌两个方面。校风包括校长的领导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以及学校的服务风格等。校貌主要包括办学实力,如师资队伍、教学设备等;学校的办学环境,如绿化美化、建筑物的布局装饰等。校风校貌两者不可偏废,尤其应重视良好校风的塑造。

我国高职教育近几年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社会认可程度仍然较低,这已成为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最大壁垒。建设良好的学校精神文化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程度,是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考核制度定量期刊
有机物官能团的定量关系在解题中的应用
期刊审稿进度表
公务员考核制度与研究
浅谈如何做好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工作
形成初步定量思维。做好初高中化学衔接学习
浅析国资管理体制下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变化历程
期刊审稿进度表
期刊审稿进度表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