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聪
摘要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的经济超级大国,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是快步向前的。它的各级各类教育与培训相当普及,其内容充实,方法日趋完善,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都非一般国家所能及。不过美国培训的现状是经过历史演变而成的,它的发展历程值得我们去探究。
关键词美国培训学徒制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9.3文献标识码:A
培训并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它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只是到了近代随着社会工业化经济的发展,培训才作为一种有规则的活动出现企业或组织中。随着科技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已经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未来综合国力的增强,既需要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更需要大批有文化、有知识、能够将先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高素质普通劳动者。因此,重视教育与培训、发展教育与培训,是解决劳动力就业和提高人力资源的迫切需求。培训作为人力资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和发展更应有世界的眼光。美国是世界经济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的培训体系相对也较为先进,通过对美国培训发展历程的分析,也许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对中国现代培训制度具有现实意义的地方。
1 学徒制
美国作为一个依靠外来移民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国家,其早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与欧洲特别是英国有着千丝万缕
的联系。就劳工培训而言,最早在各殖民地及后来美国流行的主要是学徒制,它经过时代的锤炼,在促进个人成长和国家经济发展方面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
到18世纪中叶,美国独立建国,各地万象更新,百废待兴。然而,人才短缺的现实使开国元勋们不得不考虑吸引欧洲人才。本杰明·富兰克林在介绍美国的各种诱人之处时也提到了学徒制,并且与欧洲进行比较。他指出,在欧洲各国。青年人要想学艺非常困难,因为其学费之昂贵,一般家庭无力承受。相反,在美国,对于任何一名勤奋的青年来说,这件事却很容易。“因为工匠们非常需要招收学徒,他们中间有许多人甚至掏钱给家长订下合同让年龄在10岁至15岁的孩童跟他们学艺直到年满二十岁为止;不少刚到美国的贫穷的父母通过这种方式攒下足够的土地安家落户,从事农业生产养活余下的家庭成员。”
不难看出,学徒制作为青年人成长和谋生的一种必要手段,成为劳动力职业培训的有效方式。也就是说,除正规学校之外,学徒制已经成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形式之一。
2 早期的职业教育
随着美国摆脱了最初的殖民地状态进入到18世纪,其经济状态逐渐地从农业型经济转向工业型经济。像当时的其他发达西方国家一样,美国的工作场所也经历了一个痛苦但令人鼓舞的转型——从完全依赖手工劳动到持续的机械化和工业化的转变。
19世纪工业革命开始后,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生产技术,各地企业对技术劳工的需求日益增强,学徒制已不适应正在不断变化的工厂中更加机械化的工作流程,除此之外,它也不能满足国家在工业扩张过程中急剧增长的对工人的巨大需求,这些都最终宣告了学徒制的崩溃。
随着机器种类的日益繁多和操作的日益复杂,人们如果要进入劳动力市场,必须要在进入一项工作之前接受相应的培训,而且随着工作组织规模的扩大,还需要与大量的同事一起来完成工作。因此,工业化带来了新的要求,工业化教育成为一种特殊的任务。1809年,戴维特·克林顿在纽约建立第一所私人职业学校,也好似一所手工技能培训学校。这种早期手工技能培训学校就是当今职业教育的雏形,它们既为私立技术培训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范例,而且也积极影响了公众对应用性、技术性工作和技能培训的看法。
3 企业学校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和工厂数目的不断增加,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生的供给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在这种人力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企业认识到仅仅依靠在企业外部进行教育和学习活动是不能满足企业需要的。企业需要自己进行培训、教育和开发活动,开始通过在公司内部建立相关的部门来满足对员工进行人力资源培训的需要。
企业开始尝试自行建立一种被称作“工厂学校”的机修和机械培训项目。在企业教育历史上,最早的商业管理学校是由企业的夜校发展起来的。据称,最早的有记录的企业学校出现在1872年,美国纽约的一家印刷企业——厚和公司(Hoe and Company),它是在夜间针对机械师进行培训。随后又出现很多企业学校,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福特公司的企业学校。这些学校与传统的学徒制以及早期的职业教育不同,它侧重于短期的满足某一职位特殊需要的技能培训。
1913年美国成立了全国企业学校协会。由于培训功能和范围的拓宽,该组织于1920年改名为全国企业培训协会。1922年,它与全美产业关系协会(其前身为国家雇佣经理协会)合并组建了国家人事管理协会。1923年,它又改名为美国管理协会。
4 培训职业的出现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这种对非熟练工人的培训。为了满足对军事设备的巨大需求,许多生产非军工产品的工厂不得不重新装配机器并培训他们的工人,这其中就包括对非熟练工人的培训。因此,艾伦和凯恩领导创建了著名的四步骤培训法,即“演示、讲解、操作、检验”。这种指导步骤后来也被具有操作性的培训活动所广泛采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培训和公共教育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战争对军工产品的需求使企业对高效率员工的需求日益增加,社会和企业都面临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需要将非产业工人(如家庭妇女)转变成产业工人。在当时的社会,似乎出现了这样的情形——为了战争的目的,每个人都需要接受培训。这就需要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那样在一些大型的组织和工会中建立新型的培训计划。美国联邦政府为此建立了行业内部培训服务机构(Training Within Industry, TWI)来组织和协调这些培训计划,这些培训计划涉及了与国防领域有关的各个工业领域。
TWI工程的目的是帮助相关生产厂家以低成本和高质量进行高效率的生产。TWI工程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它简单而完美的方式,培训了数量多得难以置信的工作者。其中的每个培训项目都包含一个支持系统:有限步骤、关键文字、相关标准、作业(下转第182页)(上接第171页)文档、培训支持,进而获得证书。
随后,许多美国国防产业公司利用接受过TWI培训的指导员建立起自己的培训部门。这些部门主要负责制定、组织并协调组织内部的培训项目。1942年成立的美国培训指导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Directors, ASTD)为这个正在兴起的行业领域建立了行业标准。当时,要想成为ASTD的全职会员必须具有大学学位及2年以上的培训及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或者具有5年的培训经验。
5 培训职业的蓬勃发展
20世纪50年代一开始,就出现了对主管培训开发的需求浪潮。当时,对管理者的开发还相当不发达,但人力资源从业者都认为,几乎所有的管理者都需要培训,尤其是需要人际关系方面的培训。在1957年,原来的学会式刊物——《美国培训指导者会刊》开始致力于成为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专业性学术刊物。
到了20世纪60-70年代,整个世界发生的很多变革正影响着培训的历史进程。劳动者自我意识的觉醒,工作场所的民主力量的不断增长,工会成为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力量,劳动者的许多呼声开始影响立法。
美国联邦政府在这一时期出台了《区域再开发法案》、《人力开发与培训法案》、《经济机会法案》。专业培训人员认识到他们的角色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培训教室的范围内了。ASTD这时将自己的名称修改为“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1967年,那德勒提出了“人力资源开发”(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HRD)这一术语,并开始为学术界所接受。1970年,那德勒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力资源开发》(第一版)。
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ASTD召开了一些国家级别的专家会议来讨论这一迅速发展的行业,其中还包括培训与开发人员的专业化问题。ASTD对人力资源开发这一术语的肯定进一步促进了这一领域的发展和变化。20世纪90年代,ASTD为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角色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即在人力资源开发如何将组织战略和目标相配合,支持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中担当重要的角色。在ASTD内部强调把绩效提升作为大多数培训以及人力资源开发项目的直接目标,同时也强调要把组织建成高绩效的工作系统。
美国建国不足三百年历史,却造就了一个世界头号经济强国,有着诸多的原因。从美国培训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第一,由于经济上的跨越式发展对雇员提出不同的要求。从农业型经济转向工业型经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发展,培训由最初的学徒制发展到职业教育再发展到如今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性培训。培训作为一个职业、一个行业已然蓬勃发展起来。第二,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给社会带来巨大创伤的同时,也给培训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二战为例: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使企业预算普遍紧张,从而使培训趋向衰落。二战时期突然产生了巨大的军用产品需求和军用物资快速流动的需求。虽然在经历了大萧条后许多人愿意为战时需要而工作,但培训却由此获得了新生。因而,我们也可以从另一方面看出事物产生的两面性。现今,世界范围内出现的金融危机在重创了经济的同时,也给培训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第三,20世纪50年代美国所兴起的劳工运动,为培训活动的开展及其领导人的涌现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并使之成为推动美国发展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四步骤指导法,还是TWI工程都对美国乃至世界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活动产生深远影响。此外,我们注意到美国的教育与培训发展到不同时期都得到各州立法机关的支持、都有相应的立法出台,立法是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巨大动力源。这也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