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被现实压倒的小说

2009-07-03 04:24师力斌
北京文学 2009年6期
关键词:小山孤儿汶川

师力斌

2008年10月,当我读到聂晓阳《汶川孤儿》这篇小说时,还以为是来自地震灾区的报告文学。场景逼真,笔法细腻,心理描绘入木三分,在众多来稿中确显不凡。

能够以假乱真,是小说的一种功夫。《汶川孤儿》写了一家三口在大地震前后的故事。母亲多病,父亲穷困,儿子好强。父亲对钱热,对儿子冷,两人关系最后破裂,儿子离家出走。母亲到一座庙里为儿子祈祷,父亲外出悄悄为妻子买药,就在此时,大地震发生了,三个人的命运瞬即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对家庭、亲情和世界的看法也在瞬间改变。父子二人像两部摄像机,灾难的现场感逼真。儿子逃难途中从垃圾桶里捡鞋的情景,那个在废墟旁死活不愿下山的老太太,都有雕塑般的立体感。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画面,在2008年特殊的语境中,有着强大的感染力。

但是,小说没有靠天灾来推动,而是按文学的构思展开。贫困成为潜在线索。父亲对儿子冷漠但热爱金钱,开篇对这一不近人情的性格所作的不厌其烦的交代,似乎冗长离题,但它为后文作了足够的铺垫。父亲洗车要钱不要命的场景白描,使这个农村家庭的贫困跃然纸上:“小郑老师递过10块钱,父亲看了一眼就毫不犹豫地接过来放进口袋,然后又垂下眼皮向另外一辆刚刚进来的车走去。”一个司机洗完车不给钱,要开车跑掉,“父亲眼睛立即就张大了,三步两步挺身拦在车头前。帕萨特一声刺耳的急刹车”。故事全部的合理性源于贫困。没有贫困,就没有父亲的冷漠变态,就不会有儿子的出走,也就没有母亲到庙里的祷告,不会有惨剧发生。社会底层的贫困构成小说的源动力和切入点。

出色的心理描写让人难忘。儿子明小山吃完馄饨老板没要钱,刻画明小山心理的句子短促有力,入木三分:“明小山仿佛拿的不是钱,而是火”。父亲的一次潜意识也写得很精彩。妻子活着时,父亲曾闪现过为她选一块墓地的念头,但短暂而模糊,“他觉得死亡这件事还太远”。在灾后寻找妻子的路上,这个念头却突然明确了:“现在,不知怎的,在翻山绕道往家赶的路上,那个开满了紫色鲜花的缓坡又再次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他拼命想把这片缓坡从脑海中赶出去,因为他知道这代表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失散的亲人相遇,不是靠努力和巧合,而是靠第六感觉,这个构思特别令我震撼。一块开满紫色鲜花的墓地!试想,一个贫穷的农民,一个生前无法为妻子治病内心愧疚的男人,在大灾袭来时,竟然突发如此朴实且富有诗意的想法。表面上冷漠无情,内心埋藏着深沉的爱,农民的情感世界又何尝不丰富、不细腻!

因此,《汶川孤儿》成功地处理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文学紧跟现实的例子有过很多,但常常将文学变成现实的仆从,文学史上那些由“题材决定”的作品即可为例。《汶川孤儿》好就好在,遵循了文学自身的逻辑。它从地震看到了中国底层的贫困与光彩,将现实与虚构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有现实关怀,但不被现实压倒。

《汶川孤儿》是大地震之后,我看到的以地震为题材的第一篇小说。在文学反映重大现实题材方面,诗歌、报告文学、散文都能当急先锋,但小说却不那么容易。《汶川孤儿》有挑战难题的品质。也许正因此,新人聂晓阳更值得关注。

猜你喜欢
小山孤儿汶川
Baby Rhino犀牛宝宝
清单
收藏脚印的小山鼠
曲奏汶川情花开时代梦
小山小山
“5·12”汶川大地震10年记(上篇)
赵氏孤儿
梦鸟
汶川樱桃熟了
完形填空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