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年级生”马英九打分顾训中
马英九以765万张的高票当选中华民国第十二任“总统”已经一周年了。近期,海峡两岸及海外诸多媒体纷纷发表各式言论,评述马“总统”一年来的执政成绩。窃以为,台岛眼下发生的一切,此后若干年间大陆或将经历。因此关注今日之台湾,有益于大陆的未来。
那么,应该如何为执政一周年的马英九打分呢?纵观媒体的评判标准,多以一年来台湾民众的感受为要,且更多关注与民生相关的经济等问题。这些标竿的树立应无疑义。值得欣喜的是,一年来饱受全球经济衰退之累的马英九终于看到一丝曙光。近期台湾经济有所反弹;股市上扬,创下十年高峰;房市回春,金融风暴趋缓。民众对马政府满意度也随之水涨船高。依据《中国时报》5月12日完成的民意调查显示,马英九及其行政团队的施政满意度均获得过半民众的正面评价。其中,马“总统”施政满意度上扬至56%,回复到去年4月高票当选20天时的水准。《联合报》民意调查也反映,马英九的声望回升至五成二,仅次于去年5·20就职时的六成六。
然而,细细考量,恰如台湾经济的衰退并非马团队执政不力那么简单,其稍稍复苏也并非能归结为马执政的业绩,背后更为重要的是早已全球化了的市场经济那只无形之手。何况,在野的民进党也举出民调称,有49.9%的民众不满意马团队一年表现,且“失业率上升、物价也上升,民众痛苦指数创27年新高”。蔡英文在“5·17呛马保台”大游行演讲时更指台湾失业率是有史以来最高,“有70万人失业”。好在马英九并不糊涂,对此坦然承认,目前台湾经济只是稍稍好转,远不是可以放心之时。
毫无疑问,一周年中最值得马英九骄傲的是两岸关系的明显改善,以及这一改善给台湾经济、政治乃至外交带来的好处。如同他本人在周年记者招待会上所言:“两岸关系是过去一年突破最多的,每个突破过程都是殚精竭虑、多方思考的。”
两岸从恢复对“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的重新肯定开始,先是大陆方在胡锦涛与连战见面时提出“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16字方针,接着是台湾方萧万长于去年4月中旬出席博鳌会议时亦提出“正视现实,搁置争议,求同存异,追求双赢”16字方针相呼应,共同开启了两岸重新对话、协商的新格局。
随着海基、海协两会洽谈机制的重新恢复,交流管道的重新畅通。一年间,双方达成了9项协议,并发表了一项共同声明,被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称之为“十全十美”。其中尤其是开放大陆民众赴台旅游、开放两岸直接三通,不只使得昔日剑拔弩张的两岸对峙局势得以大大缓和,对双方、特别是台湾经济亦是利好多多。这是金融风暴中台湾经济能够挺住、并逐渐复苏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两岸关系也成为马英九一年间“殚精竭虑、多方思考”,顶住在野党压力,着墨最力、收效最大的一步好棋。马政府提出的“外交休兵”政策也得到众多民众肯定,48%的受访者满意一年来“外交休兵”的成果,仅25%民众感到不满。
当然,两岸关系的这一改善与台湾方面的期待、特别是台湾民众的顾虑相比,依然有着不小的差距,两岸关系仍然充满变数。在两岸当政者间热烈互动之际,台湾民众对大陆疑虑不减反增,对“统一”前景日趋恐惧,是对双方执政者、尤其大陆执政者的强烈警示。大陆方虽仍常常释出善意,但平等心态仍需调适。两岸关系下一步该如何发展?空间会有多大?是否会如马英九所期待的能在政治议题上有所进展?换句话说,到了明年此时回顾马团队执政两周年时,两岸关系是否会有如此政绩可以一说?这些都无定论。
除了上述两岸和解动作之外,马氏也做了许多蓝绿和解的动作。尤为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一改优柔寡断的“乖乖男”姿态,力排众议,任用昔日李登辉“台独”信徒赖幸媛出掌与大陆关系最为重要的政务官——陆委会主委,曾引发一片哗然与强烈反弹。许多蓝营人士纷纷指责“太不可思议”、“会是一场噩梦”:有台商痛批马英九的两岸政策“根本是骗人的”,甚至某些深蓝人士高举标语到“总统”府前强烈抗议。
其实,马英九的立场非常清楚。他不只要彰显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两岸关系底线,更要彰显他要当全台湾民众的“马首”,而不只是蓝营支持者的首领,并以此消弭蓝绿对抗、族群撕裂、实现政治和解。不只如此,他不惜放下身段,一年间多次提出与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举行会谈,以实现“双英会”。只可惜,昔日蓝绿裂痕过深,处于明显劣势的民进党难以平和相对。
至于马英九一贯的清廉、开明、不骄不矜的个人素养,身陷贪官丛中的大陆民众观感尤其不错,评分自然不低。人们期待台湾能在清腐肃贪、清明政治上为华人社群作出榜样。
相对于长达4年的任期,或者是马英九所期盼的8年连任,马时代还只是刚刚开始,因此还无法做出准确、恰当的评判。这里的评说权当马同学的“一年级学期评语”。人们都在关注着台湾的民主实验,关注着马同学的表现,希冀在那里能交出一份更好的成绩单,以证明华人在实现人类文明进步的共同追求与梦想上毫不逊色!(2009年第11期《马英九,扬鞭蹇行整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