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论糖尿病病机

2009-07-02 05:29孙耀民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14期
关键词:病机葡萄糖调节

孙耀民

【关键词】 糖尿病病机;中西医结合论

糖尿病属祖国医学中“消渴”范畴。随着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变、精神物质生活的改变及人类趋于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渐递增趋势,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也成为医学界人士临床攻克的难题。

消渴病是以多饮多尿多食,身体消瘦或尿甜为特征的病症,消渴之名,首见于《内经》。《灵柩•五变》篇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金匮要略》中提出三消症状及治疗,《外台秘要•消渴》篇中引《中今录验》说:渴而饮水多,小便多,有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宋代以后,将本病依三多症状之轻重不同分上中下三消,热伤肺阴,则津液干枯,不能散布,故多饮而烦渴不止,谓之上消,热伤胃阴,则胃炎炽盛而善饥多食,肌肉消瘦,谓之中消,热伤胃阴,则肾阴不足,精气亏虚,固摄无权,精微不藏,多尿而频,或尿如脂膏,谓之下消。

消渴病因除与体质因素外,还与下列因素有关:a过食甘类体肥而致。如《素问•奇病论篇》中: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肉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b嗜酒致消渴。如《千金方》云:“凡积久饮酒,未有不成消渴者。C精神因素诱发消渴,《河间六书》云:消渴者,耗故精神,过违其度之所成也。《灵柩•五变》篇云:其心刚,刚则多想,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髋及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瘴。此为五志过极,皆从火化,热盛伤阴,而致消渴。d房事不节,精虚肾燥,为消渴。如《诸病源侯论》云:”房事过度,致令肾气虚耗,下焦生热,热则肾燥,燥而渴,肾虚不得传致水液,故随饮而小便频多,此病发病闪素尤其为嗜酒食甘美,精神因素发病者为多,无论七情、房劳、厚味饮酒等,其病机均为积热伤阴,阴虚火旺,耗伤肺脾胃肾诸脏。

现代医学中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失调性疾病,胰岛功能相对或绝对不足,分1、2型,以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和继发性水电介质紊乱,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所以以限糖、降糖为主要方法。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糖异生是葡萄糖供能储能的主要代谢途径。正常代谢需多种酶的参与,酶含量可受内分泌系统来完成。

人是一个有机体,与自然界不可分割,有着完善的调节机制,保持内外环境平衡,其中,下丘脑一腺垂体一内分泌腺的正负反馈系统。人体五脏六腑,腺体都有化学感受器。当血糖过低时,就通过调节系统引起分解代谢,正常范围内的糖异生对维持机体血糖水平的稳定,保证机体组织得到足够的血糖供应有重大意义。三大调节机制就有个度的范围,超过了度就引起质变,长期过量的糖异生,通过负反馈抑制了机体的合成代谢,肝脏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以保证伞身特别对大脑的供应,肝脏对糖的调节就是依赖糖原的合成与分解,胰岛素是促进合成代谢和促进葡萄糖跨膜转运的激索,胰岛索分泌不足,糖原不能合成,糖不能被机体利用,就表现出血糖升高,尿糖增高的表现。

长期酗酒的人发病率高,是因为乙醇饮料在一定条件可引起酸中毒。肝是乙醇的主要氧化场所,乙醇在胞液中被醇脱氢酶催化生成乙醛,后者在线粒体醛脱氢酶催化下生成乙类酸,三羧酸循环因缺乏草酰乙酸而关闭,乙酸难以彻底氧化,同时线粒体内NADH增多,抑制了三羧酸循环中,依赖NADH的脱氧酸,使该循环进一步受抑制,加剧草酰乙酸的不足,造成磷酸烯醇或丙酮酸合成受阻,糖异生受抑制,而导致酒后后血糖暂时降低,而其后糖异生加剧。

2型糖尿病主要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关系密切。感染应激缺乏体力活动,多次妊娠、分娩等均是其诱闲。因血糖的升高,大量葡萄糖从肾脏排出致渗透压升高,阻碍肾小管对水的吸收,大量水分排出形成多尿。因多尿丢失水分而出现口渴、多饮,因胰岛素不足使体内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而自尿中丢失,为补偿损失的糖分,多有饥饿,从而致食欲亢进,易饥多食,体内的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蛋白质、脂肪,消耗过多加之失水引起体重降低,乏力消瘦。当病情加重时,大量脂肪分解物酮体升高,超过了外周组织排用量,血中酮体升高,超过了体内酸碱调节能力,PH下降出现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也可引起慢性并发症。

参 考 文 献

[1] 王光辉.中医内科临证备要.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149153.お

猜你喜欢
病机葡萄糖调节
一种用于自控调节行程的螺杆调节结构设计
一种用于自控调节行程的螺杆调节结构设计
医生手术后“豪饮”葡萄糖注射液 一般人能喝吗
糖尿病患者能吃氨基葡萄糖吗
超/亚临界水中还原糖分解特性
平均税率、标准税率与收入分布对个人所得税累进性的影响
调节日光
燥邪致泻说
《伤寒论》恶寒症探微
糖尿病从脾论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