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胸腺的X线诊断与临床鉴别诊断的探讨

2009-07-02 05:19孙洪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21期
关键词:胸腺婴幼儿

马 芳 孙洪波

[关键词] 胸腺; 婴幼儿; X线诊断与鉴别探讨

婴幼儿胸腺相对较大,影像表现不同,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右肺中叶综合征、纵隔肿瘤等)。给临床诊断和治疗误入歧途,容易给婴幼儿造成医原性损伤。因此,笔者总结近30年来婴幼儿右侧胸腺影增大的胸片64例的影像谢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目的在于提高对婴幼儿胸腺影增大或是其他病变的影像谢尤其是X线平片的鉴别,避免误诊误治。

1 资料与方法

本院近30年来婴幼儿右侧胸腺影增大的胸片64例。其中男42例,女22例。最小年龄9 d,最大年龄3岁。年龄段分别为9 d~3个月20例,4~6个月8例,7~12个月8例,23岁3例。以上病例均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咳速、发烧(38℃~38.5℃)而摄仰卧前后位胸片,24例做了胸部CT平扫检查。

2 结果

2.1 39例中1例曾提示右肺叶综合征可能,另1例不能除外纵隔肿瘤,此2例进一步CT检查均证实为胸腺影。39例X线胸部正位表现分3类:①如右上叶肺大叶实变,23例;②如纵隔肿瘤者15例,表现为右上纵隔边缘光滑之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肿块大小上下于第16后肋间,外缘最突出点位于肺野外侧带,几乎占据了2/3上肺野;③如右肺中叶综例合征者1例,表现为基底紧贴右心缘,尖端向外之三角形密度增高影。

2.2 胸部侧位表现为前纵隔上部气管前方密度增高,主动脉与心影分界不清。1例密度增高影伸向前肋膈角略偏后方,并见弧线形后缘。

2.3 CT表现胸腺影增大,密度均匀,无钙化。

3 讨论

3.1 正常胸腺位于前上纵隔,在主动脉弓、升主动脉、肺动脉流出道前方,左侧头臂静脉下方及心脏、大血管根部以上。CT扫描一般在3~5个层面可以看到胸腺组织,最大层面位于主动脉弓平面[2、3]。

3.2 婴幼儿胸腺较发达,多数婴幼儿正常胸腺藏于纵隔内,少数婴幼儿由于胸腺过度发达而突出于纵隔边缘之外,为了与藏于纵隔内的相区别,以往对正常突出于纵隔边缘之外的胸腺多以肥大或/和增大来形容。李欣等[1]指出,1~3岁胸腺发育旺盛,而3岁以下正常较多突出纵隔外,3岁以后则少见。

3.3 CT密度分辨率高,可直接显示纵隔内胸腺、血管、脂肪等组织结构,对判断正常胸腺与胸腺区病变有很高价值。①在实际工作中,每天众多婴幼儿患者更多应用的还是X线平片,只是需要鉴别或更进一步检查才做CT;②CT检查的费用及多次放射线照射家属难以接受的。因此,应熟悉婴幼儿胸腺的各种影像表现,尤其是X线平片表现。

3.4 本组39例,右上叶肺大叶实变23例,右肺中叶综例合征者1例,纵隔肿瘤者15例。按胸腺形态分型,前2类应属帆型,后者属圆型。帆型胸腺曾有报道误诊右上叶大叶性肺炎、右上叶肺不张者,圆型凸出于纵隔的胸腺误诊为纵隔肿瘤,而手术者,给患儿造成极大痛苦。

3.5 胸腺呈圆型凸出于纵隔需与纵隔肿瘤鉴别。本组15例均摄胸部正侧位和胸部CT扫描检查,胸部正侧位片共同特点是突出于右上纵隔的圆形肿块,肿块边缘光滑清楚,密度均匀,内无钙化,主动脉影显示不清。CT显示前上纵隔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突向右侧肺野,上、外、下缘光滑清楚,内缘与左侧胸腺相连,CT值与左侧胸腺相等,密度均匀,无钙化,无脂肪密度。对本类型的鉴别:①首先是定位,主动脉影显示不清说明肿块位于前纵隔;②肿块的密度是否均匀与有无钙化;③结合婴幼儿胸腺发育与形态的特点,一般平片是能确定胸腺或其他病变的,必要时可以辅以CT检查进一步名确诊断;④本组15例纵隔肿瘤样改变病例均未使用激素治疗,分别于1个月后(9例)、2个月后(4例)、半年后(2例)胸部X线平片复查,显示胸腺阴影不同程度缩小。

3.6 临床医生必须根据婴幼儿的症状、体征结合X线平片表现,必要时可以辅以CT检查进一步名确诊断,方可避免误诊误治。

总之,胸腺是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的器官,正确认识婴幼儿胸腺的影像特点,是诊断与鉴别胸腺影或其他临床疾病的基础,最后结合临床综合分析,明确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童林军,王恭宪,沈天真,等.正常胸腺的CT表现.中国影像杂志,1996,4(4):193195.

[2] 童林军,程永德,王恭宪,等. 正常胸腺及胸腺肿块的CT、MRI表现.上海医学,1995,18(5):307310.

猜你喜欢
胸腺婴幼儿
无创吸痰法在婴幼儿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家政服务员应如何发现并应对婴幼儿异常情况
长期递增负荷运动对胸腺激素表达的影响
首份人类胸腺细胞图集问世
英利用人类干细胞重建完整胸腺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甲状腺胸腺肿大1例
聊聊胸腺囊肿应该怎样治疗?
胸腺虽“小” 决定衰老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