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涛
美术教育家尹少淳说过: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综合性质的人类活动之一。青少年与生俱来就热爱艺术,他们对世界还只有淡淡认识的时候就开始了涂鸦和歌舞。一个发育正常的孩子,无论出生怎样的环境,最初的涂鸦都可以带给他们无比的快乐。新的基础教育理念要求课堂焕发出师生的生命活力,如何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值得我们每一位美术教师去研究与探索。为此,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在此与同仁们交流。
一、开放
美术课堂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开放学生美术活动的空间,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让学生真正领会美源于生活,并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1. 开放命题形式
命题创作首先必须限定一个题目,然后围绕题目进行美术创作。难度太大或脱离生活的命题往往会使学生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适当改变传统的由教材、教师命题的方法,把命题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教师出“母题”,再由学生出“子题”。如人教版第14册“说谈脸谱”一课,教师可以以“脸谱造型”为主题展开讨论,启发学生自由拟题,于是作业时就有“鸡蛋壳、画纸、蔬果”等画具出现,一大批各具情趣的命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很好地激发了他们创新的欲望。又如“蔬果设计”一课教学时,学生在自由出题时更是如鱼得水,自己准备了大量的蔬菜和水果,有的往蔬菜上涂抹,有的利用水果拼贴一些小动物的形象。
2.开放题材形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育在中学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和制作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在教学时,教师应在题材、形式的表现上营造较为宽松的氛围,能促进学生乐于参与美术活动。
例如在部分设计制作课单元,可以激发学生从自己身边感兴趣的事情做起,如“给自己最喜欢看的一部电影画一张宣传画”、“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日用品,然后把不满意的地方改变一下,重新设计并画出来”。这些形式比起美术课本里的纹样设计、二方连续设计等有趣得多。在制作新年贺卡时可以让学生运用刮色、涂蜡、撒盐、吹色、压印等技法,使学生在变化莫测的游戏中,达到兴奋点。
3.开放教学内容
教师要开放课堂活动空间,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写生课不妨带学生去热闹的街心公园、农贸市场去观察生活中千姿百态的人物特征;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链、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欣赏课,可组织学生参观一个画展,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美术课上所学的美术知识指导欣赏活动。
4.开放教学程序
大胆突破低—中—高学年级的学段界限,采用有序、无序的教与学有机结合,互补共存。例如在低年级可以大胆引导学生观察透视和空间现象,培养他们的空间知觉感;可以灵活结合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光与色彩的关系、色彩的情感与冷暖等,引导学生尝试大胆用水粉颜料表现变化的笔触和变化的色彩。学生同样感到新奇而快乐,作业效果也会令人吃惊:太阳的火红姣艳、彩虹的七色眩目……
5.开放评价标准
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心智及创造力的成长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而且使教师明确学生表现自我时的需要并给与激励和支持。
在教学评价时改变传统用“一个标准”去套学生画的内容、形式,作品评价不作硬性统一,因人而异,实行学生自评、互评,体现主体地位。教师点评时语言要幽默、精彩、风趣,让学生把你的点评听进心里去。在优秀作业上写“心灵手巧”、“魔幻色彩”、“独具匠心”等给学生成功的喜悦;在表现一般的作业上写上“别泄气”、“慢慢来”、“相信下一张会很精彩”等激励性语言,相信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开放的导向、激励、反馈、调节作用。
二、沟通
1.加强学科间的沟通
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是现代课程改革的趋势,美术课也要打破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壁垒,突破学科界限,统整学生的知识,把美术与相关的学科如音乐、语文、历史等学科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学习过程的多元化,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方式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欣赏美术名作;借助语言文字的描述可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对音乐的欣赏可以使画面充满韵律感。在教学中可以巧妙利用美术与语文学科联系,进行故事插画、日记画、诗配画……;与音乐学科联系:制作会跳舞的小纸人、线的交响乐……;与生物学科联系,表现有趣的昆虫、我和动物交朋友……。这一堂堂与其他学科沟通、联系的教学内容,是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转换的一种有机结合,更是美术教学内容更新的一种好方法。
2.加强课内、外的沟通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青少年跟周围世界隔绝开来,这一点多么重要,我竭尽努力,使在初中阶段的所有学期里,都让周围世界、自然界不断地以鲜明的形象、画面、知觉和表像来滋养学生的意识。”
如在第十五册第九课“从布贴服装开始”一课学习时,课前让学生搜集、阅读与服装有关系的图片和光盘,让学生熟悉服装设计的相关知识和内容。课上再结合教师的画图来讲解,同时讲解人体的相关比例知识,使学生知道服装设计的基本常识。这样学生才会知道如何下笔,才能设计出有效的、新颖的作品来。
此外还要尽量为学生多提供表现的机会,如学校定期举行手抄小报、校园美术节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热点话题:“环保和我有关”、“我与e网”、“学校体育节和我”等,促进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思考,主动参与,让学生有内容可画,有感而发。
三、合作
孔子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合作的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统一的相互影响、相互依靠、共同激励、竞争提高的过程。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同桌合作”、“前后四人合作”以及“男女生合作”的形式,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交叉活动的自由空间。
因为我们常会发现这样一些情况:有的同学想象力很丰富,但动手能力较差;有的同学制作精细,但思路狭窄,如果让这两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则是最佳的组合了。即使两者水平相当,在合作中也能得到启发,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
同时有些活动题材、内容,需要搜集大量的材料,可组织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如“插花”、“版面设计”、“画脸”等创作,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搜集材料:你准备花泥,我准备鲜花,我们一起来完成一束艺术插花;尝试四个人合作设计一块别致的版面;相互给对方装饰一个有趣的脸面等。在愉快的合作氛围中,在友情浓郁的氛围中,消除表现的顾虑,快乐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审美情趣,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集体的智慧胜过个人,从而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合作的好品德。这样一来,作业的时间相对缩短,作业的质量却提高了,何乐而不为?
没有教师心灵的参与,课堂就会像没有雨水的春日,燥寒而缺少滋润;没有教育实践的参与,教育研究就会像行将干涸的一潭秋水,沉闷而无活力。人生需要写意,教育更需要写意,如何用心去写意教学,凸显学生个性,把美育的艺术与生命的艺术合二为一,将是我们二十一世纪每个美术教师的毕生追求!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