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晟 李 谦 李文秀
摘要:从电视语言的构成入手,对电视语言四个构成部分各自的信息传递方式、优点和缺陷作了较详实分析,以期对电视新闻工作者在使用电视语言时能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电视语言;直接信息;间接信息
中图分类号:G2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0024902お
在多年的实践工作中,我们发现从事电视新闻工作的人,很容易把电视新闻的理解浅显化,即“电视+新闻”。不错,“电视”只是新闻的载体,但是,如果把载体和内容有机地融合,相信我们的工作会比现在更出色,更有成效。怎样才能做到“融合”?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摸索到,要想做好的“电视”新闻,必须首先了解“电视语言”。
什么是“电视语言”?初学者往往会认为是“画面+解说”。实际上,电视语言至少有以下四个部分组成:画面语言,解说语言,现场语言和字幕语言。
1画面语言
画面语言,它是用纪实拍摄与画面编辑的手段传递直接、有效信息的语言方式,是我们最常用,也是最能迅速掌握的电视语言。我们的新闻,有别于其它媒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视觉形象传递有效信息。换言之,就是“让人看的”。既然要“让人看”,那么首要的就是要让观众“爱看”、“看的懂”。这里需要解释很多电视拍摄手法的运用,篇幅所限,就不详尽了。有必要提及的是,电视拍摄手法中的长镜头和跟、抓、抢拍的纪实画面是最具有电视语言特点的。因为这样的画面,其本身就富含信息量,极易表现被摄主体的内在情绪、心理及表向行为。所以要使用好画面语言,首先要重视长镜头及跟、抓、抢拍的拍摄技巧。
对于画面语言来说,拍摄只是完成了一半,真正可以传递有效信息,则必须经过“素材剪辑”这一程序。我们在画面剪辑时,最易犯的毛病就是,限于新闻时长的要求,把信息量大的画面剪碎,这样一来,必然会影响画面语言的连贯性和真实感。当然,3秒、5秒的画面剪在一起,也能形成逻辑链,受众也能理解。但是过多过密的剪辑点,势必损害画面真实性,现在的观众不仅内行,而且挑剔。看到这样一连串画面,一定会认为是电视台加工了的,并不是它完全真实的再现。所以,我们应尽可能地保留信息量大的连贯画面。当然,这对前期拍摄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解说语言
解说语言在信息学院范畴内,属于间接信息,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解说词、画外音、旁白等。在电视行当中,关于“声画”的争论由来已久。“声”与“画”的关系,孰重孰轻,我们不敢妄自断论,只是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做出一个适当的解释。我们认为,解说词是为画面服务的,也就是说,画面是第一位的,解说词是第二位的,是画面的补充。在我们自己的新闻稿上,就尽可能不使文字从画面的一开始一直铺到结尾去,也尽可能地避免堆砌辞藻,而是尽我所能地采用口头话表达方式,尽我所能地让文字通顺,让人听的懂、听的顺耳。更重要的是,我们尽可能地去做到“你看不懂的,我不说”。所以,电视新闻的文稿很有可能就不是一片完整的文章,有时上、下段落都难以连贯,只有当文字与画面相结合时,才能完整表达作者意图。
然而,遗憾的是,现在的审稿机制,却往往是责任编辑只看文字内容而没有顾及与画面的结合。这应该说是有驳于电视客观规律的。
现在的新闻采写方式也令人无奈,包括我们在内,也经常是先写稿,然后再根据文字内容把画面往里填。这样的操作方式,对我们的新闻质量来说,应该是有不好影响的。
电视是一门视听艺术,有人做过这样的一个调查:人们对电视节目的感受,80%来自视觉。同时,“可视性”本身,就是我们不同于广播、报纸的独特优势,以画面语言为本位,辅以解说语言,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浑然一体,应该是我们每一个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3现场语言
现场语言包括现场实况录音、记者现场口头叙述、提问,以及与采访对象的对话等,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同期声”。
可以说,这种语言是电视语言的本性。恰如其分地运用好现场语言,能给观众以直接的声音,使我们的新闻更具真实感、现场感。
前几年,我们拍摄了《土地变股资,农民成股东》这一新闻专题片,片中大量运用了记者和被采访者的对话,表现出了当地农民对一项新生的改革政策即欢迎又怀疑,即期待又犹豫的真实心理;而改革者本身也存在着信心百倍却又阻力重重的矛盾心理。片中通过大量的现场语言,真实地表现了农业改革过程中各方面的心理状态。而对文稿本身,记者则着墨不多。
这样的新闻不仅现场感强,观众觉得真实可信,同时也充分表现了新闻媒体的客观立场。同时,在画面语言方面,为了避免在采访中常遇见的静音谈话方式,视觉容易枯燥、乏味,取而代之的是在进行中交谈。
在多种语言的有机配合和灵活运用下,这篇稿件让人较为满意,获得了当年的湖北省新闻奖二等奖。
《会场内外,人民的嘱托》是我们十年前的新闻作品,全片用的几乎都是现场语言,通过对马路上的行人和武汉剧院里正在开会的人大代表之间的交错采访,让人民的声音和人民代表的声音,不断的交替,观众会自然而然的发现,路上的行人和会场里的人大代表,关注的问题是高度一致,这不正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最佳体现吗?这个时长不到一分钟的现场短消息,获得了当年市人大好新闻一等奖。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现场语言不包括声音部分的音乐和效果音响。因为即便是现场拍摄中随同画面一同录下的音乐或其它声响,也不能作为一种语言在片中发挥作用,它只能起到一种背景效果、气氛渲染的作用。
4字幕语言
字幕语言是对画面语言、现场语言起补充作用的语言方式,有时也可以作为解说语言的补充。所以,有时候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补充语言。
字幕语言对观众来说并不陌生。在收看新闻时,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解说词在进行的同时,画面中会出现一行或几行字幕(注:这里不包括目前通行的,新闻中屏幕下方滚动的文字性新闻)。
字幕语言分为三种:一种是解说词用字幕形式出现,一般见于数字较多,或较为复杂的、不易听懂的文字解说;一种是对画面的解释,这种最为常见,比如被采访者讲话的内容,用字幕表现出;再比如,一两个、或一两行字提示画面中不易被看见、或者看不懂的局部。获得湖北省新闻奖的系列新闻专题片《思想解放东南行》中有几个片子,就大量运用了字幕语言,我们看到湖南卫视晚间新闻中就出现过几次这样的现象:一则新闻中完全没有解说词,全部是用精炼的字幕语言交代新闻内容。这样的表现手法,新颖独特,能够很好地调动观众的收视兴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一种字幕语言不附属于解说和画面,能独立表达信息。它告诉了人们另外的事情或这则新闻在文稿和画面中没有涉及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字幕语言不再是其它语言形式的补充,而是新闻内容和信息的补充了。我们的作品《沉重的童年》,就大量运用了这一较为少见的字幕语言表现方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以上的三种方式,也就是字幕语言的功能与作用。
总而言之,字幕语言除了说明画面信息、事件的时间和地点之外,还能通过简单的几个字起到画龙点睛、神来之笔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提供其它语言形式所涉及不到的信息。现在,特别是在刚刚兴起的民生新闻类栏目中,字幕语言的运用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广泛,越来越重要。但是,如何更恰当、准确的运用,任然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分析和总结。想用好它,我们认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电视语言的运用,千变万化,绝不是我们的一篇小文所能囊括的。在实践中,关键是要有意识地运用电视语言,要协调好画面语言、解说语言、现场语言和字幕语言之间的关系,根据新闻内容,有意识地调整主次。当然,在电视语言中,还包括灯影色调语言、图表语言、特技语言和主持人语言等等,由于篇幅所限,文中不一一涉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