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兰
摘要: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体教学质量。通过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商品学课程的特点进行分析,展示高职商品学实践教学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商品学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注重课堂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真实业务结合起来设计课题,培养学生职业能力。通过以上途径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实际操作的能力。
关键词:高职;商品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0023002お
1研究背景
商品学课程是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物流管理等经管类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获得商品使用价值的基本知识,掌握研究商品价值的方法和途径。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由于所涉及知识和生活密切相关,为了让学生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将实践教学的方法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必要。在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加入WTO后,我国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造就一批能与国际接轨,既懂专业,有商品知识,又能熟练地将理论运用到具体实际中去的人才。
2高职商品学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2.1高职教育的特点
(1)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能够学习和运用高新技术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产经营与管理中的实际技术问题,能够与科技和生产操作人员正常交流,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和指导操作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为此,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围绕和针对职业岗位的需求组织和实施教学。
(2)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在教学要求上不必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只掌握本专业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即可,而应该强调本专业技能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所学理论基础知识在实际中的适用性。无论理论基础还是实践技能都应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实际应用为重点。培养的人才在实践能力上要比本科生强,理论基础的功底要比中专生扎实。总之,培养的人才既不是“本科压缩型”,也不是“简单操作型”,而是“高层次应用型”。
(3)实践教学内容必须贯穿高等职业教育的全过程。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个过程,应将理论与实践、知识和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践教学必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首先,应根据不同的专业合理确定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第二,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穿插进行,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对实践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三,在主要课程之后安排一次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个单一的问题。第四,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随时随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讲授,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边学边做,教、学、做合一。
2.2商品学学科特点
(1)实践性。首先,商品学理论来源于客观的商品学实践;其次,商品学理论最终将在实践中运用。商品学中很多理论只有学生进行实践,才能很好地理解。商品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能满足商品化社会的技术开发、经济增长、扩大内需、开源节流等时代需求,发挥对社会经济生活的指导作用和服务功能。在创建实践性教学体系过程中,商品学教学有必要进行课程改革,能为实现改革课程结构、开发实践教学、加强课程建设、培养应用人才的教育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2)复杂性。市场上的商品种类众多,更新换代快,使得商品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展,这也决定了商品学的复杂性。一个中型零售企业要经营上万个商品品种,一个大型企业要经营十万个左右的品种。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必备的商品知识,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3)综合性。商品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涉及政治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美学、物理学、化学及各种专门的工程技术学和计算机科学等。
(4)前沿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纲要。商品流通需要一直不断地变化发展,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商品学能够从理论与实践角度不断更新研究领域,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体现学科前沿性。例如商品、资源与环境问题是近几年出版教材的新课题,从资源特征、环境保护、生命周期、绿色革命等现实出发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新问题。只有具备足够的商品学知识,才能紧密关注商品经营和流通的变化,以适应时代潮流。
2.3高职高专商品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观念:没有及时更新高职教育观念、全面推广“以职业活动行为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学”的理念,而是过多地强调学科的完整性,难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2)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导,实践教学仅是理论教学的辅助,课程结构难以体现商品学学科专业的职业性、技术性和实用性,课程设计尚未与“设定职业岗位、培养职业能力、设计情境活动、适应生产环境”相对应。
(3)教学过程:教学大纲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为指导思想,教学方案是以组织完整学科为标准学案,教学过程是以传授理论基础为主线的商品知识,实践教学是以验证商品质量特性为主要目的。
(4)学习过程:学生被动学习,抽象思维,理论观点照本宣科,实践课程生搬硬套,跟着教师思路走,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如商品分类及分类体系、商品成分、结构与性能、商品包装与养护等知识点会使学生听之无味、去之可惜,从而缺乏对商品的整体认识。
3高职商品学实践教学思路与方法
3.1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培养在商品学教学的过程中尤为重要,因为对于商品的检验首先是感官的检验,如果这种能力达不到要求,商品的检验结果将会收到很大的影响。在我们的生活中商品遍布任何一个角落。我们应该教育学生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源随时随地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而在高职院校中学生地实际操作能力是一种适应社会需求的必备能力,否则在学生地求职过程中将会受到很大地影响。感官检验是要通过现象推断本质,如果仅仅停留在对商品地生产日期、生产厂家、执行的标准代号和品牌等是远远不够的。当然观察能力地培养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要靠学生在实验实训环节精心设计,结合实际地课题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对问题进行解决。
我国各地商场和超市商品极为丰富,给商品学地实践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在某些实训项目上可以借用这些社会资源。安排学生在某些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多种类别的商品,结合所学知识对商品进行鉴别,也是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一次很好的社会锻炼。这样既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地对商品的感官检验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商品学的积极性,又可以节约学校的实验实训费用。
一些高职院校自己建立了实训中心,这样给学生提供了更为便利和丰富的实训条件,真正让学生的动眼动手能力的提高落到实处。这样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3.2注重课堂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1)实验前预习。实验前预习是实验课的准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关系着实验课的成败。因此,在实验课前,应向学生布置实验任务,告诉学生与实验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等,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准备。
(2)实验前准备。实验前准备工作可以由教师来做,如各种纺织纤维的准备等;也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如材料的选取、试剂的配制等;学生也可对整个实验方案提出自己的看法,重新设计。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而且也使其对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能够更好地达到实验目的。(3)实验过程的指导。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时刻观察每位学生的操作,及时掌握课堂动态。然后,在教师的组织下 ,学生按组分别讲解各自的实验过程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4)实验报告的撰写。学生应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能够体现出学生对商品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对操作技能的掌握以及对待实验的态度等。
(5)实验报告的批阅。教师通过批阅实验报告,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实验过程中学生有疑问的地方进行解答,对学生的建议进行分析,最后对整个实验活动进行归纳总结。
3.3与真实业务结合起来设计课题,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商品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大胆探索用于创新的能力。要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必须具有创新能力,否则任何工作将会裹足不前。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要和实际的业务结合起来。比如购买一些食品通过感官检验和理化检验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老师可以讲明要求,具体方案如何设计要给同学们足够的空间。这样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是单纯只会做些机械劳动,而是通过设计最优方案达到最佳效果。
4高职商品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意义
首先是职业素质需求。企业岗位设置和专业素质要求是高职教育的风向标。高职高专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就业是学生、家长和学校都非常关注的问题,为了学生不要让“毕业就意味着失业”的情况发生,同时也是为了学校未来的发展,学校必须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加强。
其次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实践性教学模式和书本式教学模式相比,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可以获得明显的提高,能利用常见的商品学技术方法,掌握一定的专业操作技能。在教学环节中强调商品学的实践性,本质上来讲是强调学生参与的重要性,学生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会直接影响到商品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没有学生的参与,即使学生被动地接受了再多的知识也不能灵活地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经济、管理活动当中去。
高职商品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只要教师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努力,在形式上、内容上定能不断创新,实践教学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