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伟
[摘 要]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发展,对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改善社会的投资结构与财富结构、降低企业的财务负担、维护金融业的平稳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大力发展证券投资基金,以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关键词]投资基金 经济 发展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90年至1997年,从第一支基金的诞生起,总计发行72支基金,募集资金66亿元;第二阶段:1997年至2003年,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发展跃上新的台阶,基金规模扩张为112支,基金净资产达到1600多亿元;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设立基金近500支,基金净资产约2万亿元。伴随基金业的发展,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基金业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证券投资基金在经济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需要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
看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发展历程:最早期是靠原始积累,实现不断扩大再生产;后来出现合伙、股份制,一定程度地解决了大规模投资和分担市场风险的难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的财富出现剩余,开始产生投资欲望。精明的商人捕捉到这一机会,公开募集社会大众的资金,集合为一个大规模的社会公共型的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为此而公开发行股票,建立专门的股票交易场所买卖股票,使投资者的进入与退出变得简单而顺畅)。但是普通投资者还是遇到一个难题:选择投资哪个行业?哪个行业的哪家公司?这的确是专业性很强的问题。于是证券投资基金的时代到来集合公众投资者的资金,交给专业投资人士,由他们作为“中介人”,运作管理公众资金,为普通投资者做出投资选择。因此说,证券投资基金的诞生就是为了满足社会经济的扩大再生产的需要。
至2007年末,美国股票市值约18 万亿美元,证券投资基金持有约 10 万亿美元以上,占总市值的约60% ;中国沪深两市股票流通市值总计约10 万亿人民币,仅公募证券投资基金就持有约 3.2 万亿元,约占总流通市值的 30% 。该数据足以证明,证券投资基金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中坚力量,成为各类企业的主要投资者,为美国,也为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直接的资本支持。按照经济学最朴素的原理,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都需要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扩大生产规模、改进生产工艺、创新生产技术、制造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等等)这需要资本的不断投入,证券投资基金正是这一投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正是证券投资基金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源动力,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最直接的动力源泉之一。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的证券市场的规模和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其规模和水平应该会获得未来新的巨大发展,从而保证我国经济在未来能够持续、稳定、高速的增长。
经济的增长不仅是生产的扩大,还需要消费的增长,从而实现生产与消费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否则,两者的失衡就会造成生产的过剩或者不足,反过来阻碍经济的发展。普通民众把自己剩余的资金通过证券投资基金投入于生产中,推动了生产的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反过来又增加了社会公众投资者的收入,提高了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水平,生产与消费的协同增长,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
二、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财务负担
企业通过始发、增发、配发股票等形式,向证券投资基金出售证券化资产,近乎零成本地获得大量发展所需的资金,从而大大减轻企业通过银行贷款或者发行债券筹集资金还本付息的财务负担,并由此降低企业的负债率,提高企业财务的信用等级,改善企业的市场形象,有利于其对外业务的拓展。尤其是中国原有的一些老的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原因,资产负债率很高,财务风险很大,难以获得信用资金的支持。很多此类企业就是受困于资金问题,难以革新、难以发展,有的还遭遇生存危机。国外的基金管理人从中看到机会,向它们中有潜力的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使其在新的资金的支持下获得新生,并发展为富于生命力与竞争力的公司,既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又使自我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这样的例子在中国的资本市场比比皆是。
三、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我国的金融资产结构和金融业的稳定
金融业向来被认为是国家的命脉行业,它的健康、稳定和发展直接关系整个国民经济。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金融业发展很不均衡。三十年前,我国的金融业仅有银行业,银行业似乎成为金融业的代名词。金融服务业的水平极度低下,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后,保险、信托、证券、基金等新的金融服务业开始逐步出现,但是人们对它们的认识还处在起步阶段,其自身的发展水平也尚未成熟。尤其投资基金业,从九十年代后期才正式出现,人们对它的认识还不够,其自身的价值也需要实践的磨砺、检验和证明。相对我国的经济总量,投资基金的规模还太小。截止到2007年底我国公募基金资产总值约计3.27万亿人民币,私募基金估计近万亿人民币,合计不过5万亿。但是同期银行存款余额为17万亿。同期的美国基金规模超过10万亿美元,近一半的美国家庭持有基金,基金资产占美国公民金融资产的比例超过40%。
相比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金融体系至今依然过分依赖于银行业,各类企业的融资也多依赖于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模式,融资成本较高,效率较低,抬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影响其竞争力,进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而且这种过分偏向单一的金融体系,在结构上也存在先天不足:银行业要过度承受经济波动的风险,并影响到整个金融业的安全;高风险的产业和企业难以得到资金的支持,不利于创新型经济的发展;缺乏有效的金融业的竞争,影响金融业效率的提高。因此,中国经济的新一轮增长需要大力发展投资基金业,并以此来带动证券业、保险业的发展,逐步形成我国相对均衡的金融体系,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健康的发展。
四、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善我国的投资结构
计划经济模式导致我国经济的发展完全靠国家积累投资,国家成为社会单一的投资主体。近三十年的改革与发展,使这一投资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投资主体开始多元化,民间投资开始成为新增投资的生力军,民营经济勃发旺盛的生命力。按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只要国有经济能够掌控国民经济的命脉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就改变不了,不必在意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量上的多少。引导、鼓励民间投资的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政策。而且,民营资本在某些行业和领域(比如服务业、加工过制造业等)也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反应敏锐、效率较高)。因此要大力发展民间投资。投资基金业的发展就是发展民间投资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源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中国的出口业受到明显冲击,08年下半年我国的出口额是月环比负增长,较去年同期的同比增幅明显大幅度降低,下一步还可能出现同比负增长,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开始显现,09年上半年可能还要持续低迷的状态。“出口”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可能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难以恢复到此前年均增长30%的高水平,因此要保证我国经济未来的较高的增长速度,投资和消费两驾马车必须实现同比更高速度的增长,以弥补出口拉动力不足的缺口。扩大民间投资的数量和比例是当然之选。笔者认为,大力发展投资基金业也是目前特别有效的手段和措施之一。
民间财富的分散程度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是世界上少有的,可以用于投资的资产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发展中国家的众多普通民众的手里也只是一个很小的数字。然而巨大的人口数字却使得民间可投资的资金总额成为一个天文数字,目前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已经达到20万亿左右。有着勤俭持家的历史传统的中国人投资欲望非常强烈,某种程度上远远超过消费欲望。个体的零散的资金在目前竞争激烈的社会化大生产背景下,很难依靠个人自我,直接投资办实业。购买股票、债券又遭遇选择与决策的难题,因为普通投资者既不能以专家的眼光分析研究企业的财务报表,也不太可能直接不计成本和投资额度(本来很小)亲临企业进行考察,因而极大的限制了并抑制了普通民众的投资热情。证券投资基金可以解决这一难题,满足中国普通民众的投资需求。由专家理财,集合民间的资金,以专业的眼光和经验,为证券投资基金的持有人做出投资选择。民间资金通过基金这一媒介,沟通了企业和普通投资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证券投资基金的不断发展,就会使源源不断的、越来越多的民间资金投入社会生产中,民间资金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例得以提升,改善了我国的投资结构。
五、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我国的财富结构
目前中国贫富两极分化的程度非常严重,按照国际通行的基尼系数的标准,我国已经早就越过了联合国确定的0.4的警戒线,而且贫富差距还在继续拉大,超过了世界上所有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贫富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部分人的仇富心态开始显现,这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有悖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理想。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虽然不是平均富裕),而不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造成目前过大的贫富差距以及差距继续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分配不公,腐败现象,社会竞争环境不公平等,但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掘得第一桶金的富人们,靠各种投资收益,滚雪球般地不断膨胀着自我的财富,是他们最大化地分享了中国经济过去三十年高速发展的成果。有人估算,目前20%的富人占有了整个中国社会财富的80%。仅仅靠农业生产和工资薪金收入的普通民众,消费节余后的财富积累非常缓慢,分享的改革发展的成果实在有限。所以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富人手里,贫富差距拉大。
要改善财富结构,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就要加快增加普通民众的收入,有效手段之一就是让普通民众也能获得资产性收益,从而分享发展的成果,加快其走向富裕的速度,以逐步缩小贫富差距,逐步实现“纺锤状”的财富分布结构。即富人和穷人都很少,居于纺锤的两端,中产阶层居多,居于中部。长远的目标是共同富裕。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到:“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正是阐述了这一精神。
证券投资基金使普通民众以有限的私人资产高效投资于各种产业成为可能,使普通民众也能获得资产性收益,并可以一定程度地避免:社会财富过度集中于少数富人手里、使国家经济或其中的某些领域操控在个别人手里、威胁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安全、进而影响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体制。加快发展投资基金业,虽然可能出现私人财富的较快增长,致使公有制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相对比例降低,但最终实现的依然是社会民众共有各种企业的资产,共享资产收益的成果,可谓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崭新形式,也没有背离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而且这种更直接具体的“公有制形式”更有利于培养社会公众(基金持有人)的主人翁责任感,使之对所共同持有的“资产”更富有责任心、积极性、主动性。为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综上所述,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发展,必将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完善证券投资基金的立法,加强对证券投资基金业的法律监管,以保证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健康发展,是关乎改革与发展的大事,是中国经济、社会未来能否健康、持续、高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